防水手术孔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6731发布日期:2021-03-02 17:4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防水手术孔巾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手术孔巾。


背景技术:

[0002]
微创手术中为了保证术中手术视野清晰,部分微创手术因需大量灌注液冲洗,这样术中常出现外漏严重,使手术单及术者衣裤浸湿、地面积水严重,甚至影响无菌效果,也增加术者及患者感染几率,同时手术过程易引起患者术中寒战、低体温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特别参与感染手术时术者衣裤浸湿,增加了手术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风险。目前常使用一次性无菌手术保护贴膜粘贴于手术野以防止灌流液的外渗,而这样的做法效果欠佳且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手术孔巾,可在微创手术中重复使用,能够避免灌流液外漏。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防水手术孔巾,包括:
[0006]
开有孔洞的防水巾;
[0007]
设于防水巾一侧的开口撑开朝向孔洞的接水袋;
[0008]
上部接有负压管和排水管的储水罐,排水管连接于储水罐和接水袋之间。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
接水袋的袋口设有将接水袋撑开的塑形条,接水袋为尺寸由袋口向袋底缩小的半圆锥状,排水管连接于接水袋底部。这样便于灌流液流入接水袋中,最终经排水管流入储水罐中。
[0011]
接水袋和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包括连接在接水袋底部的第一圆筒和与排水管连接的第二圆筒,第二圆筒设置有数个凸出于外表面的防止排水管松脱的防脱环。有效避免了排水管因人为粗心不注意而扯脱导致灌流液外漏。
[0012]
两个相邻的防脱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灌流液由排水管与接头连接处渗出。
[0013]
接水袋的袋口距离孔洞8~10cm。防水巾长宽为300cm
×
150cm。距离适中,在不影响手术情况下提高接水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0015]
使用该防水手术孔巾后,灌流液体可以流入接水袋中,从而避免了液体外漏造成手术人员职业暴露,液体流入接水袋中后也不会造成患者术中寒战、低体温等情况的发生。同时通过负压管可以及时排掉储水罐中的灌流液体,避免灌流液体残留在接水袋,降低了灌流液外漏的风险,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能够多次使用,可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防水手术孔巾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1、防水巾;2、孔洞;3、塑形条;4、接水袋;5、负压管;6、排水管;7、储水罐;8、连接头;9、防脱环;10、第一圆筒;11、第二圆筒;12、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防水手术孔巾,包括开有孔洞2的防水巾1、设于防水巾1一侧的开口撑开朝向孔洞2的接水袋4、上部接有负压管5和排水管6的储水罐7,排水管6连接于储水罐7和接水袋4之间。孔洞2设置为椭圆形,其长轴长度为30cm,短轴长度为12cm。接水袋4的袋口设有将接水袋4撑开的塑形条3;塑形条3采用铝条,缝制于接水袋的袋口。接水袋4为尺寸由袋口向袋底缩小的半圆锥状,排水管6连接于接水袋4底部。接水袋4的袋口到孔洞2的距离为8~10cm。防水巾1长宽为300cm
×
150cm。防水巾1及接水袋4均采用防水布。
[0021]
实施例2:
[0022]
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接水袋4和排水管6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头8。连接头8为变径接头,其包括大径端的第一圆筒10和小径端的第二圆筒11,第一圆筒10的端部固接于接水袋4底部。第二圆筒11与排水管6插接,第二圆筒11外设置有数个凸出于外表面防止排水管6松脱的防脱环9。两个相邻的防脱环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2;密封圈12为紧套于第二圆筒11外的橡胶圆环。
[0023]
上述两个实施例的防水手术孔巾在使用时,将防水巾1上的孔洞2对正患者所要手术的部位,设有接水袋4的一面朝上,连接好排水管6即可将灌流液接收入接水袋4中,进而存于储水罐7中,使用完后需对防水巾1和接水袋4清洗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