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0210发布日期:2020-12-04 15:1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领域,肛门排气是判断肠套是否通畅、能否进食的依据,但是肛门排气如果不是气味过于明显,只有排气的人知晓;但是对于婴儿或者当时不能真确辨别或表达自己行为的人,医护人员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才能知晓病人是否排气。

目前临床对病人肛管观察都是将肛管插入病人的直肠内,将排气端放入盛水的容器内,观察气泡来推测排气的效果,如cn203693561u所述的,包括通过排气管连接的进气端和观察端,观察端为一个透明的观察球,观察球内置观察液,排气管的排气孔没入观察液液面以下。由于医护人员不能实时的对病人的排气情况进行观察,因此对于病人是否排气不能进行准确的判定。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医护人员不需要实时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防忽略排气情况,能有效观察到患者是否排气。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相通的肛管、医用单向阀和集气袋,所述肛管的进气端头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还包括外容器以及所述外容器中设置的观察液,所述集气袋没于所述观察液中,所述集气袋设置有配重块和/或所述外容器的内腔设置有挡片,所述集气袋穿设于所述挡片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挡片不高于所述观察液的液面高度设置。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集气袋存入气体膨胀后漂浮于观察液的液面上。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为硬质材质。通过这样的设计,避免因软质材质的因素,导致外容器跟随集气袋的膨胀而产生形变,观察液的液面高度升高不明显。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的端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有气体止回阀,所述气体止回阀与所述外容器内的空气相通。通过这样的设计,方便及时排除外容器内的空气,同时外容器外部的空气回流不了外容器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医用单向阀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盖中。通过这样的设计,外容器可以形成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外容器意外倾倒观察液迅速泼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为硬质材质,所述外容器敞口设置,所述外容器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医用单向阀的安装架。通过这样的设计,医用单向阀可以固定于安装架上,更加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透明设置。通过这样的设计,更加便于医护人员查看观察液是否上升,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排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医护人员查看观察液是否上升,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排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外容器上设置有挂钩或提手。通过这样的设计,方便医护人员放置外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肛管排气观察装置结构合理,通过将集气袋没入外容器内的观察液中,当患者排气时,集气袋膨胀挤压观察液,外容器内的观察液液面升高;医用单向阀可防止集气袋内的气体倒灌回肛管,保持集气袋的膨胀,从而确保观察液的液位始终处于升高状态,便于护士随时查看患者排气状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医护人员实时观察排气装置,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失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容器;11、安装架;12、密封盖;13、柔性观察袋;14、敞口盒;15、多孔挡片;2、集气袋;21、配重块;3、医用单向阀;4、肛管;41、进气孔;5、观察液;6、挂钩;7、刻度线;8、提手;9、气体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相通的肛管4、医用单向阀3和集气袋2,肛管4的进气端头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41;还包括外容器1以及外容器1中设置的观察液5,集气袋2没于观察液5中,集气袋2内设置有配重块21,且配重块21与患者排出的气体不相反应或吸收。

医用单向阀3的出气口与观察液5的液面相邻。

外容器1为非透明硬质材质,外容器1敞口设置,外容器1设置有用于放置医用单向阀3的安装架11。

外容器1上设置有提手8。

外容器1的内壁上设置有刻度线7。

实施例1使用时,将外容器1通过提手8悬挂于病床旁的挂钩或者输液架上,集气袋2穿过安装架11没入观察液5中,医用单向阀3放置于安装架11上,肛管4的进气端头插入患者的直肠内;医护人员通过外容器1的敞口处记录观察液的液面高度于刻度线7的位置。当患者排气时,气体通过进气孔41进入肛管4,再通过医用单向阀3后进入集气袋2内,从而集气袋2膨胀挤压观察液5,外容器1内的观察液5受压液位升高。医用单向阀3可防止集气袋2内的气体倒灌回肛管4,从而确保了集气袋2始终处于膨胀状态,观察液5的液位高度始终处于升高状态,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查看,并不需要医护人员实时盯着肛管排气观察装置。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外容器1的内腔设置有多孔挡片15,多孔挡片15与观察液5的液面齐平。

集气袋2穿设于多孔挡片15中。

外容器1的端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2,密封盖12设置有气体止回阀9。

医用单向阀3密封设置于密封盖12中。

外容器1为透明材质。

外容器1上设置有挂钩6。

实施例2使用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当患者排气时,集气袋2膨胀挤压观察液5,外容器1内的观察液5受压液位升高并高于多孔挡片15的位置,外容器1内的空气从气体止回阀9中排出。

实施例2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整体密封设计,相比实施例1不需担心无意碰倒外容器1导致观察液5快速泼洒出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并相通的肛管、医用单向阀和集气袋,所述肛管的进气端头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还包括外容器以及所述外容器中设置的观察液,所述集气袋没于所述观察液中,所述集气袋设置有配重块和/或所述外容器的内腔设置有挡片,所述集气袋穿设于所述挡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不高于所述观察液的液面高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为硬质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的端口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设置有气体止回阀,所述气体止回阀与所述外容器内的空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单向阀密封设置于所述密封盖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敞口设置,所述外容器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医用单向阀的安装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透明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设置有刻度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设置有挂钩或提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相通的肛管、医用单向阀和集气袋,肛管的进气端头上设置有若干进气孔;还包括外容器以及外容器中设置的观察液,集气袋没于观察液中,集气袋设置有配重块和/或外容器的内腔设置有挡片,集气袋穿设于挡片中。上述肛管排气观察装置结构合理,医护人员不需要实时盯着肛管排气观察装置,即可有效观察到患者是否排气。

技术研发人员:钱宇英;朱玲;仲秋菊;钱晓;夏红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1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