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8273发布日期:2020-12-25 08: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降温毯广泛应用于颅脑疾病术前、术后的亚低温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不退的病人,用于对病人进行全身降温。由于医用降温毯普遍体积较大,每次使用需要从设备存放处搬运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病房过道狭小,搬运不便,极大的占据了病房内的空间,影响医生的操作。且在冰毯使用过程中,需要患者起身离床或通过帮患者翻身等方式才能得以铺放,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家属及医生护士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降温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方便使用,同时能够避免医用制冷体因患者体重过大所发生破裂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降温装置,包括用以供患者降温使用的医用制冷体、与所述医用制冷体管路连接的制冷单元以及与所述制冷单元连接、用以供电并控制所述制冷单元的主控单元;

所述制冷单元的内部具有用于向所述医用制冷体循环提供冷却液的制冷管腔;所述制冷单元和所述医用制冷体通过水循环管路及自锁式水管接头连接;所述制冷单元和所述主控单元通过电缆及电缆接口插拔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冷管腔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分别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两侧的水冷头和换热装置;

所述水冷头的内部设有用以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路,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在通电时将所述冷却液管路内的冷却液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换热装置、以实现冷却液降温。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根紧邻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置的热管;所述热管的周侧连接有多根用以增大散热面的散热翅片。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朝向全部所述散热翅片设置的风扇。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管路呈s型管路。

优选地,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医用制冷体与所述水冷头之间、用以向冷却液提供动力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水冷头螺纹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医用制冷体包括冰帽、冰毯、冰袋中的一者或多者。

优选地,所述主控单元包括操作界面和用以向所述制冷单元供电的电能部。

优选地,所述自锁式水管接头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所述医用制冷体的水管具有所述公接头;所述制冷单元具有所述母接头。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降温装置包括医用制冷体、制冷单元和主控单元;其中,制冷单元和医用制冷体通过自锁式水管接头连接,制冷单元和主控单元通过电缆及电缆接口插拔连接。

医用制冷体用于供患者降温使用,常见的有冰毯、冰帽、冰袋等。制冷单元的内部具有用于向医用制冷体循环提供冷却液的制冷管腔,制冷管腔通过管路连接于医用制冷体。主控单元用于向制冷单元供电并控制制冷单元,包括制冷单元的开启关闭以乃至制冷效果。

上述医用降温装置将制冷单元和主控单元拆分并独立设置,二者之间通过电缆及电缆接口插拔连接,对于单独的制冷单元或单独的主控单元而言,其体积均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医用降温装置的整体体积,从而适用于现有的医用床,节省急诊病房的使用空间,实现病房狭小空间的最大利用;医用制冷体和制冷单元之间通过自锁式水管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省去设备搬运、患者起身等环节,方便患者的随时使用,为医生与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医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制冷体和制冷单元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医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01-病床、1-主控单元、2-制冷单元、21-半导体制冷片、22-水冷头、23-换热装置、231-热管、232-散热翅片、233-风扇、24-循环泵、31-冰毯、32-冰帽、4-水循环管路、7-自锁式水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医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用制冷体和制冷单元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医用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降温装置,包括用以供患者降温使用的医用制冷体;与医用制冷体通过自锁式水管接头7连接、用以向医用制冷体循环提供冷却液的制冷单元2;与制冷单元2连接、用以向制冷单元2供电并控制制冷单元2的主控单元1。

制冷单元2的内部设有制冷管腔,经制冷管腔降温后的冷却液进入医用制冷体内,冷却液吸收病人的热量后重新回到制冷管腔,这一过程可视为一个循环;回到制冷管腔内的冷却液再次进行降温冷却,从而进入下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降温装置采用水循环管路4及自锁式水管接头7连接制冷单元2和医用制冷体,实现制冷单元2和医用制冷体的可拆卸连接。

自锁式水管接头7可分别连接于水循环管路4的两端,实现水循环管路4分别与医用制冷体和和制冷单元2的可拆形连接;也可将水循环管路4的一端固定,仅在水循环管路4的另一端设置自锁式水管接头7,例如水循环管路4的一端固定连接医用制冷体,另一端通过自锁式水管接头7可拆卸地连接于制冷单元2。

采用上述设置,可根据病患的数量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灵活地、有选择性地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和其他需要医用制冷体的地方配备医用制冷体,实现医用制冷体的随时使用,减小医用制冷体来回搬运的不便。举例来说,医用制冷体例如冰毯31可提前铺设于各个病床01,省去设备搬运、患者起身等环节,方便患者的随时使用,为医生与患者提供最大的便利。病人需要冰毯31降温时,通过水循环管路4及自锁式水管接头7快速连接冰毯31与制冷单元2;病人不需要冰毯31降温时,将冰毯31与制冷单元2快速断开,冰毯31无需取下,而制冷单元2可与其他医用制冷体连接,或搬运至其他病床01或病房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医用降温装置采用电缆及电缆接口插拔连接制冷单元2和主控单元1,实现了二者的独立,单独的制冷单元2和单独的主控单元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医用降温装置,具有更小的体积和质量,可放置于医疗床下方的预留空间,节省急诊病房的使用空间,实现病房狭小空间的最大利用。同样,当某一病床01或病房需要较多的设备时,上述制冷单元2和主控单元1可方便搬运并放置于相应的病床01或病房内,提高设备利用率。其中,一个主控单元1可设置多个电缆及电缆接口,方便同时将多个制冷单元2连接于同一主控单元1,尤其适用于同一病床01或相邻病床01需要使用多个医用制冷体的状况。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降温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降温装置采用半导体换能制冷方式,制冷管腔包括半导体制冷片21和分别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21两侧的水冷头22和换热装置23。

其中,水冷头22和换热装置23在半导体制冷片21两侧各自形成封闭区域。水冷头22的内部设有用以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路,冷却液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医用制冷体内管路的入口和出口连通,形成首尾连接的闭合管路,冷却液在前述闭合管路内循环流动;半导体制冷片21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在通电的情况下,半导体制冷片21贴近水冷头22的一侧用于对冷却液管路内的冷却液制冷,换言之,用于将冷却液管路内冷却液的热量传递到半导体制冷片21的另一侧也即贴近换热装置23的一侧,实现换能冷却的作用;经半导体制冷片21传递至换热装置23的热量由换热装置23向外界迅速扩散。

针对换热装置23,可采用热管231和散热翅片232。热管231紧邻半导体制冷片21设置,热管231的两端即靠近半导体制冷片21的一端和远离半导体制冷片21的另一端之间温差大,热量可快速传导。热管231可设置为多根,有利于增大散热面积,进而提高散热效率;任意一根热管231的周侧连接有多根用以增大散热面的散热翅片232,热管231将从冷却液中交换的热能分散到散热翅片232上。

散热翅片231可为铜带、铝带等高散热性能材料。

为了更好的散热效果,换热装置23还包括朝向全部散热翅片232设置的风扇233,风扇233可正对全部散热翅片232设置,确保风扇233的工作范围覆盖全部散热翅片232。

如图2所示,针对水冷头22内部的冷却液管路,可设置为s型管路,增大水与水冷头5的接触面积,延长冷却液在冷却液管路内的流动路径,加速水的冷却,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制冷单元2还包括设置于医用制冷体与水冷头22之间、用以向冷却液提供动力的循环泵24。循环泵24的入水口与水冷头22螺纹密封连接,水冷头22中的冷却液通过循环泵24的入水口进入循环泵24,再从循环泵24的出水口泵入医用制冷体例如冰毯31内,冰毯31内的水通过管道重新流回水冷头22,由此形成冷却液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降温装置中,医用制冷体可设置为冰帽32、冰毯31、冰袋中的一者或多者。某一病床01的病人需要使用医用制冷体时,可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采用一个制冷单元2连接冰帽32、冰毯31、冰袋的一者,也可采用两个及以上的制冷单元2分别连接冰帽32、冰毯31、冰袋的多者或全部。

主控单元1可包括操作界面和电能部。电能部用于向制冷单元2供电,例如向制冷单元2内的循环泵24、风扇233供电。操作界面可包括循环泵24的开关、功率调节键钮,风扇233的开关、风速调节键钮等。

自锁式水管接头7包括母接头和公接头;医用制冷体的水管具有公接头;制冷单元2具有母接头,既方便在插拔连接医用制冷体与制冷单元2的过程无冷却液的流出,同时也方便多个医用制冷体与不同制冷单元2之间的交互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降温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