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3821发布日期:2021-02-03 13:0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


背景技术:

[0002]
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它是肝内外各种疾病所引起的胆红素代谢障碍的综合性病理过程,是临床常见的一个重要症状和体征,可由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见于肝胆系疾病,亦可见某些急性传染病、代谢病、血液病、先天性疾病等。
[0003]
目前现有的黄疸治疗灯通常是由一个支架支撑,用于照射患病婴儿,但现有的支架大都是通过可伸缩和旋转来调节的,灯头的自由度较小,且灯头的光照范围也是不可控的。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包括主灯体和设置在主灯体周侧的若干个辅助灯体,所述辅助灯体与主灯体的连接处设有铰接机构,并通过所述铰接机构铰接固定,所述主灯体的一侧面设有若干个灯珠,所述灯珠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灯珠的外部设有灯罩,所述灯罩与所述主灯体固定连接,所述主灯体的另一侧中间位置处设有软管安装座,所述软管安装座与所述主灯体固定连接,所述软管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鹅颈管,所述鹅颈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夹,所述定位夹上固定连接有软管连接座,所述鹅颈管与所述软管连接座固定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铰接机构包括铰接座和y形连接杆,所述铰接座与y形连接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y形连接杆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片,所述铰接座的外侧壁上对应第一阻尼片处设有第二阻尼片,所述第一阻尼片与第二阻尼片阻尼滑动。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贯穿第二阻尼片和第一阻尼片,所述第二阻尼片、第一阻尼片均为橡胶材质。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灯体的周侧设有倾斜的环形安装部,所述铰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外侧壁上。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灯体包括灯体外壳、灯管和反光板,所述灯管安装在所述灯体外壳的内侧,且与所述灯体外壳卡合固定,所述反光板的安装在所述灯体外壳内靠近所述灯管的底部,所述反光板与所述灯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y形连接杆与所述灯体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灯管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灯体的表面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主灯体固定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灯体的数量为6~8个,且所述辅助灯体呈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主灯体的外部。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通过设置圆盘形的主灯体,主灯体周侧设置角度可调节的辅助灯体,主灯体通过鹅颈管连接,可以万向调节主灯体的角度,方便对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且辅助灯体与主灯体之间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可以任意转动辅助灯体与主灯体之间的角度,随转随停,可以调节辅助灯体的角度,从而改变治疗灯的光照范围,能够根据患者数量以及使用环境的大小,来调节所需的光照范围。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中主灯体和辅助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主灯体;101、环形安装部;11、灯罩;12、散热片;13、软管安装座;14、灯珠;2、辅助灯体;21、灯体外壳;22、灯管;23、反光板;3、铰接机构;31、铰接座;311、第一阻尼片;32、y形连接杆;321、第二阻尼片;4、鹅颈管;5、定位夹;51、软管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儿科的便于调节的黄疸治疗灯,包括主灯体1和设置在主灯体1周侧的若干个辅助灯体2,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的连接处设有铰接机构3,并通过铰接机构3铰接固定,主灯体1的一侧面设有若干个灯珠14,灯珠1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灯珠14的外部设有灯罩11,灯罩11与主灯体1固定连接,主灯体1的另一侧中间位置处设有软管安装座13,软管安装座13与主灯体1固定连接,软管安装座13上固定连接有鹅颈管4,鹅颈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夹5,定位夹5上固定连接有软管连接座51,鹅颈管4与软管连接座51固定连接。
[002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一个圆盘形的主灯体1,主灯体1上安装有多个定向照射的灯珠14,并在主灯体1周侧设置角度可调节的辅助灯体2,辅助灯体2上安装有灯管22,灯管22与灯珠14均发射蓝色的灯光,光疗可使胆红素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易溶于水,由肾脏排出,可用于治疗黄疸,主灯体1通过鹅颈管4连接,可以万向调节主灯体1的角度,方便对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且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通过铰接机构3铰接,其中铰接机构3包括相互铰接的铰接座31和y形连接杆32,且铰接座31和y形连接杆32之间设置橡胶阻尼片,可以任意转动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的角度,随转随停,可以调节辅助灯体2的角度,从而改变治疗灯的光照范围,能够根据患者数量以及使用环境的大小,来调节所需的光照范围。
[0022]
在图1和图2中:包括主灯体1和设置在主灯体1周侧的若干个辅助灯体2,主灯体1的另一侧中间位置处设有软管安装座13,软管安装座13与主灯体1固定连接,软管安装座13
上固定连接有鹅颈管4,鹅颈管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夹5,通过设置一个圆盘形的主灯体1,并在主灯体1周侧设置角度可调节的辅助灯体2,主灯体1上设置鹅颈管4,并通过软管安装座13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一个定位夹5,在使用时,可以将定位夹5夹持固定在床边的栏杆上或者输液杆上,然后转动鹅颈管4,使光照范围处于合适的位置,方便对光照角度进行调节,对患者进行照射。
[0023]
在图2中:主灯体1的表面设有散热片12,散热片12与主灯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散热片12,可以增大主灯体1的散热效果,利于热量的消散。
[0024]
在图3中:主灯体1的周侧设有倾斜的环形安装部101,铰接座31固定安装在环形安装部101的外侧壁上,辅助灯体2包括灯体外壳21、灯管22和反光板23,灯管22安装在灯体外壳21的内侧,且与灯体外壳21卡合固定,反光板23的安装在灯体外壳21内靠近灯管22的底部,反光板23与灯体外壳21固定连接,y形连接杆32与灯体外壳21固定连接,灯管2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环形安装部101,将多个辅助灯体2安装在主灯体1的周侧,通过调节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的角度,可以改变辅助灯体2的照射角度,从而改变治疗灯的光照范围。
[0025]
具体的,辅助灯体2的数量为6~8个,且辅助灯体2呈中心对称分布在主灯体1的外部,通过设置6~8个辅助灯体2,用于辅助照射,扩大光照范围,能够用时对多个患者实施光疗。
[0026]
在图4中:铰接机构3包括铰接座31和y形连接杆32,铰接座31与y形连接杆3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y形连接杆3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阻尼片321,铰接座31的外侧壁上对应第一阻尼片311处设有第二阻尼片321,第一阻尼片311与第二阻尼片321阻尼滑动,转轴贯穿第二阻尼片321和第一阻尼片311,第二阻尼片321、第一阻尼片311均为橡胶材质,可以任意转动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的角度,随转随停,可以调节辅助灯体2的角度,从而改变治疗灯的光照范围,能够根据患者数量以及使用环境的大小,来调节所需的光照范围。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可以将定位夹5夹持固定在床边的栏杆上或者输液杆上,然后转动鹅颈管4,使光照范围处于合适的位置,方便对光照角度进行调节,对患者进行照射,其中,灯管22与灯珠14均发射蓝色的灯光,光疗可使胆红素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易溶于水,由肾脏排出,可用于治疗黄疸,在需要调节时,可以万向调节主灯体1的角度,方便对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且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通过铰接机构3铰接,可以任意转动辅助灯体2与主灯体1之间的角度,随转随停,可以调节辅助灯体2的角度,从而改变治疗灯的光照范围,能够根据患者数量以及使用环境的大小,来调节所需的光照范围。
[0028]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