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2187发布日期:2021-02-26 18:56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诊疗约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现有的癫痫病人在发病后,常常会伴随着非意识性的抖动、抽搐等症状,在对此类病人治疗时,需要将其进行固定再进行治疗,现有的约束装置通常是将病人通过绑带绑在病床上,这样的约束装置十分不够快捷方便,容易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治疗癫痫病人通常采用绑带固定的方式,这样的约束方式不够快捷方便,容易耽误病人的治疗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包括主体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承载床及其底面四个拐角处固定的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底面均固定有万向自锁轮,所述承载床两侧外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栏杆,所述承载床两侧外壁关于其中心面对称均开设有两个一号滑槽,四个所述一号滑槽两侧内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一号限位槽,所述承载床一侧外壁关于其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二号滑槽,两个所述二号滑槽两侧内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二号限位槽,所述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结构相同;
[0006]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承载板及其一侧外壁固定的滑杆,所述承载板通过滑杆与承载床两侧外壁开设的一号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通过滑杆与承载床短边一侧外壁开设的二号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顶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承载板顶面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两侧内壁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板,所述一号弧形板一端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插接块,所述一号弧形板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缓冲外筒,所述缓冲外筒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内筒,所述缓冲内筒顶面与缓冲外筒内底面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所述缓冲内筒底面固定有二号弧形板,所述承载板顶面对应插接块所在位置处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所述二号限位块底面与弹簧槽内壁之间固定有四号弹簧,所述承载板外壁对应两个弹簧槽所在位置处均开设有三号滑槽,所述三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二号限位块外壁固定连接的控制杆,所述滑杆外壁对应一号限位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两个所述一号限位块相对面之间固定有二号弹簧,两个所述一号限位块内壁均固定有延伸至承载板外壁外的钢丝绳,两个所述钢丝绳位于承载板外部端固定有拉板,所述拉板外壁滑动套接有与承载板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筒,所述限
位筒外壁关于其轴线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所述拉板底面与承载板外壁之间固定有三号弹簧,所述拉板顶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拉杆。
[0007]
进一步在于:所述移动槽的宽度大于拉杆的直径,通过将移动槽的宽度设置成拉杆的直径,能够保证拉杆能够沿着移动槽移动至承载板外壁上。
[0008]
进一步在于:所述弹簧槽的深度大于二号限位块的宽度,通过将弹簧槽的深度设置成大于二号限位块的宽度,能够使得二号限位块能够完全收纳至弹簧槽内部,不影响插接块的插入与分离。
[0009]
进一步在于:所述弧形槽内壁与二号弧形板内壁均粘附固定有橡胶垫,通过在弧形槽的内壁与二号弧形板的内壁粘附固定有橡胶垫的结构,能够使得在对病人手臂和腿部进行夹持固定时,能够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0010]
进一步在于:所述缓冲外筒底端内壁固定有圆环,且所述缓冲内筒顶端外壁配套设置有与圆环卡合的凸块,通过在缓冲外筒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圆环以及在缓冲内筒的外壁设置有凸块的结构,能够使得在一号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缓冲外筒与缓冲内筒不会分离。
[0011]
进一步在于:所述栏杆与承载床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通过在栏杆与承载床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的结构,方便使用人员将病人移动至承载床顶面上。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
1、通过在承载床的长边两侧外壁开设有一号滑槽,在承载床短边一侧外壁开设有二号滑槽,在一号滑槽和二号滑槽的两侧内壁均通过滑杆滑动连接有承载板,在承载板的顶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在承载板的顶面一侧开设有转动槽,在转动槽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杆活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板,在一号弧形板的一侧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插接块,在一号弧形板的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缓冲外筒,在缓冲外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内筒,在缓冲内筒的顶面与缓冲外筒的内底面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在承载板的顶面对应插接块所在位置处开设有插接槽,在插接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弹簧槽,在两个弹簧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在二号限位块的内壁与弹簧槽的内壁之间固定有四号弹簧,在承载板的外壁对应两个弹簧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三号滑槽,在三号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二号限位块外壁固定连接的控制杆的结构,通过在滑杆的外壁对应限位槽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且在凹槽的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在两个一号限位块之间固定有二号弹簧,在两个一号限位块的内壁均固定有延伸至承载板外部的钢丝绳,在钢丝绳的最外端固定有顶面固定有拉杆的拉板,在拉板的外壁滑动套接有与承载板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筒,能够快速的对不同身高以及身材的发病病人进行固定约束,解决了现有采用绑带对病人进行约束从而影响治疗时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约束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爆炸图。
[0019]
图中:100、主体机构;110、承载床;120、一号滑槽;121、一号限位槽;130、二号滑
槽;131、二号限位槽;140、栏杆;150、支撑腿;160、万向自锁轮;200、夹持机构;210、承载板;211、弧形槽;212、转动槽;213、插接槽;220、一号弧形板;221、插接块;222、缓冲外筒;223、一号弹簧;224、缓冲内筒;225、二号弧形板;230、滑杆;231、凹槽;232、一号限位块;233、二号弹簧;234、钢丝绳;235、三号弹簧;236、限位筒;237、移动槽;238、拉板;239、拉杆;240、二号限位块;241、四号弹簧;242、控制杆;250、弹簧槽;260、三号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诊疗用的约束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00和夹持机构200,主体机构100内部滑动连接有夹持机构200,主体机构100包括承载床110及其底面四个拐角处固定的支撑腿150,四个支撑腿150底面均固定有万向自锁轮160,承载床110两侧外壁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栏杆140,承载床110两侧外壁关于其中心面对称均开设有两个一号滑槽120,四个一号滑槽120两侧内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一号限位槽121,承载床110一侧外壁关于其中心面对称开设有两个二号滑槽130,两个二号滑槽130两侧内壁均等距开设有多个二号限位槽131,一号限位槽121与二号限位槽131结构相同;
[0022]
夹持机构200包括承载板210及其一侧外壁固定的滑杆230,承载板210通过滑杆230与承载床110两侧外壁开设的一号滑槽120内壁滑动连接,承载板210通过滑杆230与承载床110短边一侧外壁开设的二号滑槽130内壁滑动连接,承载板210顶面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211,承载板210顶面一侧开设有转动槽212,转动槽212两侧内壁通过轴杆转动连接有一号弧形板220,一号弧形板220一端底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插接块221,一号弧形板220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缓冲外筒222,缓冲外筒222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内筒224,缓冲内筒224顶面与缓冲外筒222内底面之间固定有一号弹簧223,缓冲内筒224底面固定有二号弧形板225,承载板210顶面对应插接块221所在位置处开设有插接槽213,插接槽213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弹簧槽250,两个弹簧槽250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二号限位块240,二号限位块240底面与弹簧槽250内壁之间固定有四号弹簧241,承载板210外壁对应两个弹簧槽250所在位置处均开设有三号滑槽260,三号滑槽260内部滑动连接有与二号限位块240外壁固定连接的控制杆242,滑杆230外壁对应一号限位槽121所在位置处开设有凹槽231,凹槽231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一号限位块232,两个一号限位块232相对面之间固定有二号弹簧233,两个一号限位块232内壁均固定有延伸至承载板210外壁外的钢丝绳234,两个钢丝绳234位于承载板210外部端固定有拉板238,拉板238外壁滑动套接有与承载板210外壁固定连接的限位筒236,限位筒236外壁关于其轴线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237,拉板238底面与承载板210外壁之间固定有三号弹簧235,拉板238顶面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拉杆239。
[0023]
移动槽237的宽度大于拉杆239的直径,通过将移动槽237的宽度设置成拉杆239的直径,能够保证拉杆239能够沿着移动槽237移动至承载板210外壁上,弹簧槽250的深度大于二号限位块240的宽度,通过将弹簧槽250的深度设置成大于二号限位块240的宽度,能够使得二号限位块240能够完全收纳至弹簧槽250内部,不影响插接块221的插入与分离。
[0024]
弧形槽211内壁与二号弧形板225内壁均粘附固定有橡胶垫,通过在弧形槽211的内壁与二号弧形板225的内壁粘附固定有橡胶垫的结构,能够使得在对病人手臂和腿部进行夹持固定时,能够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0025]
缓冲外筒222底端内壁固定有圆环,且缓冲内筒224顶端外壁配套设置有与圆环卡合的凸块,通过在缓冲外筒222的底端内壁设置有圆环以及在缓冲内筒224的外壁设置有凸块的结构,能够使得在一号弹簧223的弹力作用下缓冲外筒222与缓冲内筒224不会分离,在栏杆140与承载床110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通过在栏杆140与承载床110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的结构,方便使用人员将病人移动至承载床110顶面上。
[0026]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人员将约束装置移动至发病的病人身边,将病人抬至承载床110表面上,根据病人的身高大小将承载床110两侧的夹持机构200沿着一号滑槽120滑动至合适位置处,然后将拉杆239沿着移动槽237滑动至与承载板210的外壁贴合,在二号弹簧233的弹力作用下,两端的一号限位块232向外延伸与一号滑槽120两侧内壁开设的一号限位槽121卡接固定,然后将病人的手臂对准弧形槽211,然后翻转一号弧形板220,使得插接块221与插接槽213内部二号限位块240卡合固定,在一号弹簧223的弹力作用下二号弧形板225对病人的手臂进行夹持固定,在病人情绪稳定后,通过控制杆242沿着三号滑槽260移动,将插接块221从插接槽213内拔出,将拉杆239移动至限位筒236的顶端,方便下次使用,整个操作完成。
[002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28]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