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236发布日期:2021-02-20 17:2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


背景技术:

[0002]
医院临床使用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使用频率较高,由于动态心电图检测仪需要患者随身佩戴24小时,所以需要将动态心电图检测仪装入携带包,便于患者携带;
[0003]
而目前临床使用的动态心电图检测仪携带包:通常采用透气性差的尼伦布材质,导致患者使用体验差,且不能针对所有患者进行使用,通用性差,且易造成交叉感染,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包括主体和导联线套,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右侧设有开口,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且位于开口的右侧设有系带,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且位于开口的左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和系带配合使用,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且位于系带的右侧设有镂空窗口,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左侧设有透明插袋,所述主体的前端面上侧左右对称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固定安装有背带,所述主体的前端面下侧左右对称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背带活动贯穿通孔,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对称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一端均和通孔连通,前后设置的所述盲孔相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滚珠,所述滚珠活动卡接在盲孔内,前后设置的所述盲孔相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设有夹紧块,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设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左端活动贯穿壳体,所述限位轴上设有弧形凹槽,左侧的所述背带活动贯穿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右侧的所述背带活动贯穿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魔术贴,所述导联线套靠近主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魔术贴,所述导联线套靠近电极端的一端分为十个套体,且十个套体上均设有第四魔术贴。
[0006]
优选的,所述主体为上端开口的兜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系带为弹性材料制成。
[0008]
优选的,所述夹紧块远离背带的一端为弧形。
[0009]
优选的,所述限位轴活动贯穿壳体的一端均设有操作手柄。
[0010]
优选的,所述主体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标识颜色进行使用,可选择红、蓝、黑、白、粉相应的标识颜色进行使用。
[0011]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前后对称设有凹槽,所述限位轴上且位于凹槽内腔固定安装有挡板。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
能医用便携包,主体为材质选用新一代环保材料无纺布,导联线套为透明优质pvc材质,具有透气防水、环保、柔韧、价格便宜等,主体为一次性物品,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且成本低,佩戴时透气防水,患者易接受,主体中设有夹紧块、滚珠、弹簧和限位轴,实现背带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进行调整长度,针对所有患者的使用,通用性好,同时患者的使用体验好,提高患者的恢复,解决了透气性差的尼伦布材质;且患者使用体验差,不能针对所有患者进行使用,通用性差,消毒不到位,会发生交叉感染,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联线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主体、2-导联线套、3-系带、4-卡扣、5-镂空窗口、6-透明插袋、7-连接块、8-背带、9-壳体、10-通孔、11-盲孔、12-弹簧、13-滚珠、14-夹紧块、15-限位轴、16-弧形凹槽、17-第一魔术贴、18-第二魔术贴、19-第三魔术贴、20-第四魔术贴、21-操作手柄、22-凹槽、2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包括主体1和导联线套2,主体1的上端面右侧设有开口,开口的作用是用于置放动态心电图检测仪的主机,请参阅图2,主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开口的右侧设有系带3,系带3通过针织方式固定在主体1上,系带3能够跨过主体1的开口的上方,和卡扣4相互连接,以固定动态心电图检测仪的主机,主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开口的左侧设有卡扣4,卡扣4和系带3配合使用,主体1的上端面且位于系带3的右侧设有镂空窗口5,镂空窗口5的作用是用于穿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导联线,并更好的观察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的运作情况,主体1的上端面左侧设有透明插袋6,透明插袋6用于插装标示卡,可将患者姓名和住院号记录在卡片上,方便医务人员的辨别和操作,主体1的前端面上侧左右对称设有连接块7,连接块7上均固定安装有背带8,背带8用于患者背在身上以及固定在腰上,会使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更稳固的固定,主体1的前端面下侧左右对称设有壳体9,壳体9的作用是用以对背带8进行固定,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调整背带的长度,实现通用性,便于使用,实用性差,能更好的对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固定,便于患者使用,请参阅图3,壳体9上贯穿设有通孔10,背带8活动贯穿通孔10,壳体9的内腔前后对称设有盲孔11,盲孔11的一端均和通孔10连通,前后的盲孔11相远离的侧壁上均固定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作用是给予滚珠13动力,卡接在弧形凹槽16内,对限位轴15进行固定,从而限位轴15挤压夹紧块14,实现对背带8进行固定,弹簧12的一端设有滚珠13,滚珠13活动卡接在盲孔11内,前
后的盲孔11相靠近的一端均活动设有夹紧块14,壳体9的内腔活动设有限位轴15,限位轴15的左端活动贯穿壳体9,限位轴15上设有弧形凹槽16,左侧的背带8活动贯穿壳体9的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17,右侧的背带8活动贯穿壳体9的一端设有第二魔术贴18,第一魔术贴17和第二魔术贴18相互配合使用,将背带绕过患者的腰部,取合适的长度进行固定,从而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稳固的固定在患者身上,同时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身形大小,进行调整背带8的长度,请参阅图4,导联线套2靠近主体1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三魔术贴19,其中第三魔术贴19也可以为拉链、粘扣、按扣、暗扣或者磁石等,用以将导线固定,导联线套2靠近电极端的一端分为十个套体,且十个套体上均设有第四魔术贴20,依靠第四魔术贴20分别包裹并覆盖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端。
[0020]
具体而言,主体1为上端开口的兜结构。
[0021]
具体而言,系带3为弹性材料制成,便于使用。
[0022]
具体而言,夹紧块14远离背带8的一端为弧形,便于限位轴15对夹紧块14进行挤压,使固定牢固。
[0023]
具体而言,限位轴15活动贯穿壳体9的一端均设有操作手柄21,便于操作限位轴15。
[0024]
具体而言,主体1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标识颜色进行使用,可选择红、蓝、黑、白、粉相应的标识颜色进行使用,危重患者采用红色标识的便携包,急症患者采用蓝色标识的便携包,非急症病人男性患者采用黑色标识的便携包,女性采用白色色标识的便携包,14岁以下儿童采用粉色标识的便携包,充极大的方便了医务人员辨别病情和临床操作,方便医务人员的辨别和操作。
[0025]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9的内腔前后对称设有凹槽22,所述限位轴15上且位于凹槽22内腔固定安装有挡板23,避免限位轴15与壳体9脱离。
[002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彩色多功能医用便携包,使用此装置时,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通过开口装入主体1内,通过系带3和卡扣相互配合使用,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进行固定,透明插袋6内部插装标示卡,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仪导联线穿过镂空窗口5,患者通过背带8将装置背在身上,患者的双臂贯穿背带8,向左拉动限位轴15,背带8活动贯穿壳体9,根据患者的身形调整背带8的长度,调整到合适的长度向右推动限位轴15,限位轴15挤压夹紧块14,夹紧块14对背带8进行固定,同时滚珠13卡接到弧形凹槽16内,即限位轴15固定,然后将背带8绕过患者的腰部,根据患者的腰部大小,通过第一魔术贴17和第二魔术贴18将背带8固定在腰部,实现装置的稳固固定,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背带8的长度。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
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