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06239发布日期:2021-02-20 17:2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医院临床使用的动态血压检测仪使用频率较高,由于动态血压检测仪需要患者随身佩戴,所以需要将动态血压检测仪装入携带包内,便于患者携带;由于医院人流量大,目前临床使用的动态血压监测仪携带包单一、深蓝色、重复使用且透气性差的尼伦布材质,且只能放置动态血压监测仪的主机,血压袖帯直接接触患者的手臂皮肤,患者长时间佩戴袖带,袖带摩擦皮肤易造成皮肤破溃,或有引起交叉感染的危险,给医护工作造成不便,患者也不易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主要目的是避免血压监测仪的使用者细菌感染。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便携部和护理部;所述便携部包括便携包和第一覆盖体,所述便携包用于承装血压监测仪,所述第一覆盖体覆盖于袖带的内表面;所述护理部包括连接管和柔性材料的填装体,所述填装体内填装有酒精,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填装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覆盖体,用于将酒精引流至所述第一覆盖体,所述连接管设有手阀。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7]
可选的,所述护理部还包括增压体,所述增压体包括活塞缸、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活塞缸,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填装体,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缸的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塞缸的底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覆盖体,所述手阀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管。
[0008]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设有单向阀,用于防止酒精反流。
[0009]
可选的,所述活塞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活塞缸底壁之间的距离。
[0010]
可选的,所述第一覆盖体的表面分布有多根渗液管,每一根所述渗液管的管壁分布有多个出液孔,多根所述渗液管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
[0011]
可选的,所述便携部还包括第二覆盖体,所述第二覆盖体覆盖于袖带的外表面。
[0012]
可选的,所述便携部还包括第三覆盖体,所述第三覆盖体包裹于压力管。
[0013]
可选的,所述便携部还包括便携袋,所述便携袋设置于所述便携包的外侧,所述填装体放置于所述便携袋内。
[0014]
可选的,所述第三覆盖体包裹于所述连接管。
[0015]
可选的,所述便携包的外表面设有透明的放置袋。
[0016]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7]
携带血压监测仪的患者,袖带缠紧于患者手臂。为了防止不同患者使用同一袖带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将第一覆盖体设置于手臂和袖带之间。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手阀,并挤压填装体,填装体中的酒精被挤出至连接管内,进而被挤出至第一覆盖体,被挤出的酒精沿第一覆盖体的表面扩散,蔓延至整个第一覆盖体。当患者感觉到第一覆盖体中的酒精量足够时,关闭手阀。再经过一段时间再次重复上述动作。经过上述操作,使用酒精定期对袖带所包裹的手臂皮肤进行消炎杀菌、防止患者感染。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中第一覆盖体和第二覆盖体的位置示意图。
[0021]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便携包1、第一覆盖体2、填装体3、手阀4、增压体5、活塞缸6、活塞7、活塞杆8、第一连接管9、第二连接管10、单向阀11、渗液管12、第二覆盖体13、第三覆盖体14、便携袋15、填装口16、袖带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其包括:便携部和护理部;便携部包括便携包1和第一覆盖体2,便携包1用于承装血压监测仪,第一覆盖体2覆盖于袖带17的内表面;护理部包括连接管和柔性材料的填装体3,填装体3内填装有酒精,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填装体3,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覆盖体2,用于将酒精引流至第一覆盖体2,连接管设有手阀4。
[0025]
血压监测用护理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0026]
携带血压监测仪的患者,袖带17缠紧于患者手臂。为了防止不同患者使用同一袖带17而造成的交叉感染,将第一覆盖体2设置于手臂和袖带17之间。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手阀4,并挤压填装体3,填装体3中的酒精被挤出至连接管内,进而被挤出至第一覆盖体2,被挤出的酒精沿第一覆盖体2的表面扩散,蔓延至整个第一覆盖体2。当患者感觉到第一覆盖体2中的酒精量足够时,关闭手阀4。再经过一段时间再次重复上述动作。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经过上述重复操作,使用酒精定期对袖带17所包裹的手臂皮肤进行消炎杀菌、防止患者感染。
[0028]
具体的,柔性材料的填装体3采用硅胶材质,便于人们揉捏填装体3,并挤出酒精。填装体3设有酒精填装口16,填装口16安装有塞子。
[0029]
具体的,连接管采用硅胶材质,便于人们根据自身需要,弯折连接管。
[0030]
具体的,手阀4采用hlbf-50背压阀。
[0031]
具体的,第一覆盖体2采用无纺布材质,无纺布具备一定的被浸润性,便于酒精沿第一覆盖体2扩散;而且酒精易挥发,也不会长期粘附于袖带17包裹的皮肤表面。
[0032]
具体的,便携包1采用无纺布材质,成本低廉,对患者实行一人一用,成本不会很高。
[0033]
具体的,便携包1设有背带,背带搭接于患者的肩部,便于患者携带。
[0034]
具体的第一覆盖体2的两侧分别通过按扣扣合于袖带17的边缘。
[0035]
具体的,当血压监测完毕,可以将第一覆盖体2和袖带17分离,从而废弃第一覆盖体2或者对第一覆盖体2进行消毒。
[0036]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护理部还包括增压体5,增压体5包括活塞缸6、活塞7和活塞杆8,活塞7滑动连接于活塞缸6,活塞杆8固定连接于活塞7,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9的一端连接于填装体3,另一端连接于活塞缸6的侧壁,第二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于活塞缸6的底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覆盖体2,手阀4连接于第一连接管9。
[0037]
在上一实施方式中,每一次挤出填装体3的酒精量是人为把握的。挤出的酒精量多了,可能会使第一覆盖体2过度浸润,使用者可能会因手臂粘附较多液体,而感觉不适;挤出的酒精量少了,起不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使用者需要对手臂进行消炎时,打开手阀4,并拉动活塞杆8,带动活塞7自活塞缸6的底部向上滑动,并越过第一连接管9的另一端,这时揉捏填装体3,将填装体3内的酒精少量挤出至活塞缸6,使酒精充满活塞7和活塞缸6之间的空间。然后关闭手阀4,推动活塞杆8,将活塞缸6内的酒精挤出至第一覆盖体2。
[0039]
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第一连接管9的另一端和活塞缸6底壁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即活塞缸6能够容纳酒精的体积是确定的,这样就可以对第一覆盖体2所接收的酒精进行定量,避免挤出的酒精量过多或者过少。
[0040]
具体的,活塞7、活塞缸6和活塞杆8采用塑料材质,首先塑料的密度较金属小,避免使用者背负较重的部件,行动不便。而且,活塞缸6采用透明的塑料材质,便于观察活塞7在活塞缸6内滑动的位置。
[0041]
具体的,手阀4设置于第一连接管9的中部。
[0042]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管10设有单向阀11,用于防止酒精反流。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因为再次拉动活塞杆8,带动活塞7自活塞缸6的底部向上滑动时,活塞缸6内的气压降低,第二连接管10内残留的酒精可能会反流回活塞缸6。这样,一方面,活塞缸6计量酒精的作用失去意义,另一方面也影响第二连接管10内的酒精顺利挥发至第一覆盖体2。而单向阀11避免了流出活塞缸6的酒精再流回活塞缸6。
[0044]
具体的,单向阀11采用研磨卡套单向阀11,结构形式为固定球球阀,连接形式为卡套。
[0045]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活塞7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管9的另一端和活塞缸6底壁之间的距离。
[0046]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当活塞7抵于活塞缸6的底壁时,第一连接管9不会连通
至活塞缸6内的上半部分空间,避免第一连接管9内的酒精流动至活塞缸6内的上半部分空间,避免酒精阻碍活塞7向活塞缸6内上半部分空间滑动过程的顺利进行。
[0047]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覆盖体2的表面分布有多根渗液管12,每一根渗液管12的管壁分布有多个出液孔,多根渗液管12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管10的另一端。
[0048]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多根渗液管12分布于第一覆盖体2的表面,使流出第二连接管10的酒精能够同步到达不同位置的渗液管12,然后同步经多个出液孔流出至第一覆盖体2。相对于上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避免了酒精积存于第一覆盖体2的同一区域,提高了酒精的扩散速度,使第一覆盖体2同步浸润。
[0049]
具体的,多根渗液管12的一端彼此连接在一起,然后插接于第二连接管10的另一端。当患者血压监测完成,将渗液管12的一端和第二连接管10的另一端相互脱离,第二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9、增压体5继续给下一个患者使用,而第一覆盖体2和渗液管12就可以废弃。
[0050]
具体的,渗液管12采用pvc软管材质,价格便宜、成本低,质地柔软,不会影响袖带17感应手臂血压。
[0051]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携部还包括第二覆盖体13,第二覆盖体13覆盖于袖带17的外表面。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覆盖体13采用无纺布材质。对于血压监护仪的使用者而言,需要佩戴袖带17进行日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袖带17会接触各种病菌携带体,所以使用第二覆盖体13覆盖袖带17的外表面,可以避免袖带17直接接触病菌,当血压监测完毕,可以将第二覆盖体13和袖带17分离,从而废弃第二覆盖体13或者对第二覆盖体13进行消毒。
[0053]
具体的,第二覆盖体13的两侧分别通过按扣扣合于第一覆盖体2的边缘。
[0054]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携部还包括第三覆盖体14,第三覆盖体14包裹于压力管。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三覆盖体14采用无纺布材质,第三覆盖体14设有拉链,拉链的长度和压力管的长度相等,以使压力管完全包裹于第三覆盖体14内侧。血压监测仪在使用过程中,便携包1一般固定设置于腰间,压力管的一端连接于血压检测仪,另一端连接于袖带17,压力管弯曲搭接于使用者的脖颈处。为了避免压力管先后接触不同使用者的脖颈,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第三覆盖体14包裹压力管,当血压监测完毕,可以将第三覆盖体14和压力管分离,从而废弃第三覆盖体14或者对第三覆盖体14进行消毒。
[0056]
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携部还包括便携袋15,便携袋15设置于便携包1的外侧,填装体3放置于便携袋15内。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便携袋15通过针织线缝制于便携包1的外侧,便于填装体3放置于便携袋15内,便于填装体3和血压监测仪一体携带。
[0058]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覆盖体14包裹于连接管。
[0059]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连接管的一端位于便携包1,另一端位于袖带17,和压力管的两端位置相同,为第三覆盖体14包裹连接管提供了条件。第三覆盖同时包裹连接管和压力管,连接管和压力管同时弯曲搭接于使用者的脖颈,不阻碍使用者进行日常生活。
[0060]
具体的,当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时,第三覆盖体分为两部分,
依次包裹第一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10。
[0061]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便携包1的外表面设有透明的放置袋。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放置袋通过针织缝制于便携包1的外表面,放置袋采用透明的pvc材质,便于将使用者的信息插放于放置袋内,便于医生实时观察患者的病情。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