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01510发布日期:2021-01-23 11:4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电凝钩在电凝工作时会产生烟雾,这个烟雾会对手术视野造成干扰,影响正常的手术进程。目前的解决方式是通过置入其他的吸引装置来进行烟雾的清除,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置入额外的器械,对人体的损伤大,且医生需要操作的器械增多,不利于提高手术效率。
[0003]
所以,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电凝钩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影响视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凝钩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影响视线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凝钩自身吸除烟雾,避免额外器械置入的技术效果。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所述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一吸引接头;杆体,所述杆体连接在握持部上,且所述杆体包括:杆主体,所述杆主体的内部具有一个吸引腔;其中,所述吸引腔的第一端和吸引接头连通;所述吸引腔的第二端连接设置有钩体,且吸引腔相对于钩体的方向具有开口,并通过开口使得钩体方向产生的烟雾沿吸引腔排出。
[0006]
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上连接设置有一电源线,且所述电源线沿所述杆体和所述钩体连接。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线穿设在所述杆主体的吸引腔中。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杆主体为绝缘材质。
[0009]
作为优选,所述杆主体具体为有机玻璃材质。
[0010]
作为优选,所述钩体相对于所述杆体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为绝缘材质。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杆体和所述握持部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杆主体的部分穿设在所述握持部内,以使得杆主体的吸引腔和吸引接头连通。
[0012]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13]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杆体进行优化,设计出一个吸引腔,在吸引腔外连一个负压源时,可以对钩体电凝时产生烟雾进行吸附,使得烟雾不会影响手术视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凝钩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影响视线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凝钩自身吸除烟雾,避免额外器械置入的技术效果。
[0014]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源线从杆主体的吸引腔内走线,有利于提高对电源线的保护,也使得杆体在置入人体时顺畅。
[0015]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钩体设置为铰接形式,通过在握持部上设置施力柄,在杆体上设置推杆和连杆,通过施力柄对推杆作用,使得推杆推动连杆运动,最后使得连杆带
动钩体转动,达到钩体相对于杆体角度可调节的目的。解决目前临床中电凝钩的角度相对固定,对于特殊角度下的粘连等的分离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
[0016]
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杆主体设置为绝缘材质,同时也可以将推杆和连杆设置有绝缘材质,使得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避免出现漏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的轴侧向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钩体和杆体平行时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钩体和杆体垂直时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0021]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杆和钩体连接时的俯视向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杆体的尾端的主视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1、握持部;11、施力柄;12、吸引接头;13、电源线;2、杆体;21、杆主体;211、缺口;212、第一限位槽;213、第二限位槽;22、推杆;23、连杆;231、护板;3、钩体;3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通过对杆体2进行优化,设计出一个吸引腔,在吸引腔外连一个负压源时,可以对钩体3电凝时产生烟雾进行吸附,使得烟雾不会影响手术视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凝钩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影响视线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凝钩自身吸除烟雾,避免额外器械置入的技术效果。
[0025]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6]
实施例一
[0027]
一种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参考说明书附图1,吸引器一体式电凝钩包括:握持部1、杆体2以及钩体3;其中,吸引腔的第一端和握持部1上的吸引接头12连通;吸引腔的第二端连接设置有钩体3,且吸引腔相对于钩体3的方向具有开口,并通过开口使得钩体3方向产生的烟雾沿吸引腔排出。
[0028]
握持部1,参考说明书附图1和6,握持部1上设置有吸引接头12、电源线13以及施力柄11;吸引接头12用来连接外部的负压源,使得杆体2内的吸引腔可以吸附烟雾。电源线13穿设在杆主体21的吸引腔中,且电源线13沿杆体2和钩体3连接,为杆体2的电凝供电。施力柄11活动设置在握持部1上,施力柄11和推杆22连接,并通过施力柄11使得推杆22带动钩体3转动。
[0029]
杆体2,参考说明书附图2-5,杆体2连接在握持部1上,优选整个杆体2为绝缘材质,且为透明装,避免漏电危险,便于观察杆体2内的情况,如采用有机玻璃。杆体2包括:杆主体21、推杆22以及连杆23;其中,推杆22和受力柄连接,推杆22伸缩运动,通过连杆23和第二限位槽213使得钩体3做转动运动。
[0030]
杆主体21,杆主体21的内部具有一个吸引腔;杆主体21的吸引腔相对于推杆22和钩体3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2和第二限位槽213,第一限位槽212为直槽,第二限位槽213
为一个弧槽;通过第一限位槽212和第二限位槽213限制推杆22和钩体3的运动轨迹。为了便于安装和加工,优选杆主体21由两部分组合构成,以使得吸引腔可以敞开,便于零部件的安装。
[0031]
推杆22,推杆22穿设在杆主体21的吸引腔中,连杆23的两端分别铰接连接推杆22和钩体3,通过推杆22使得钩体3相对于杆主体21转动。
[0032]
具体来说,电源线13在杆主体21内,沿着推杆22和连杆23和钩体3连接,为了避免电源线13干扰钩体3的转动,优选电源线13和推杆22和/或连杆23固定连接,使得电源线13可以随动;同时可以在推杆22和连杆23上设置护板231,用来保护和限制电源线13的位置。
[0033]
钩体3,参考说明书附图3-4,钩体3在通电时可以用来电凝。钩体3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位,第一个连接点位为钩体3和连杆23之间铰接,使得钩体3受连杆23的作用;第二个连接点位为钩体3和杆主体21之间铰接,使得钩体3受连杆23作用时,可以沿第二个连接点位转动。
[0034]
具体来说,钩体3的部分位于杆主体21的吸引腔内侧;且杆主体21相对于钩体开设有缺口211,通过缺口211使得钩体3可以相对于杆主体21转动。钩体3相对于杆体2之间设置有垫片31,垫片31为绝缘材质,且具有隔热的作用,如采用聚四氟乙烯片。
[0035]
工作原理:
[0036]
在钩体3电凝工作产生少量烟雾时,可以通过吸引接头12为吸引腔连接上一个负压源,使得烟雾可以顺着吸引腔被吸附出。
[0037]
通过将钩体3设置为铰接连接在杆主体21上,且在杆主体21内设置推杆22,利用受力柄带动推杆22,利用推杆22使得钩体3相对于杆主体21的角度改变,使得钩体3的角度可调;其中,为了缩小杆主体21的尺寸的同时,可以保持钩体3较大的转动角度,在杆主体21上相对于钩体3的转动平面上设置缺口211,使得钩体3可以摆脱杆主体21的限制。
[0038]
技术效果:
[0039]
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杆体进行优化,设计出一个吸引腔,在吸引腔外连一个负压源时,可以对钩体电凝时产生烟雾进行吸附,使得烟雾不会影响手术视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凝钩工作时产生的烟雾影响视线的技术问题;达到电凝钩自身吸除烟雾,避免额外器械置入的技术效果。
[0040]
2、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电源线从杆主体的吸引腔内走线,有利于提高对电源线的保护,也使得杆体在置入人体时顺畅。
[0041]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钩体设置为铰接形式,通过在握持部上设置施力柄,在杆体上设置推杆和连杆,通过施力柄对推杆作用,使得推杆推动连杆运动,最后使得连杆带动钩体转动,达到钩体相对于杆体角度可调节的目的。解决目前临床中电凝钩的角度相对固定,对于特殊角度下的粘连等的分离造成困难的技术问题。
[0042]
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杆主体设置为绝缘材质,同时也可以将推杆和连杆设置有绝缘材质,使得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安全,避免出现漏电的问题。
[0043]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4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