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5406发布日期:2021-04-13 22:38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神经内科经常遇到全身不能动或者部分身体不能动的患者,比如脊髓型颈椎病、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全身或者部分肢体瘫痪的患者,这些患者在诊断检查时,需要在不同的体位状态下进行检查。
3.在对全身不能动或者部分身体不能动的患者进行诊断所需的检查时,需要医生和患者时刻调整自己的位置,增加了医护人员与和患者的检查劳累度,同时现有的托举机构中的护栏无法收起,导致患者无法变成坐的状态。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解决了在对患者神经内科的检查时,需要医生和患者时刻调整自己的位置,增加了医护人员与和患者的检查劳累度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底框;
7.连接框,所述连接框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框内壁的两侧之间;
8.托举组件,所述托举组件设置于所述底框内壁的底部与连接框内壁的顶部之间;
9.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框的顶部;
10.两个保护组件,两个所述保护组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
11.头枕,所述头枕设置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
12.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的底部;
13.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的底部。
14.优选的,所述托举组件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框内壁的底部,所述伸缩气缸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架。
15.优选的,所述托举组件还包括连接块和固定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转轴与所述升降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
16.优选的,所述升降架通过滑柱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所述滑柱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17.优选的,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通过连轴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杆。
1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件内壁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
头。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通过万向轮移动该装置至指定位置,然后启动液压伸缩杆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支撑,防止其自己发生移动,使患者躺在支撑板上,然后启动伸缩气缸,从而使顶升杆上升,从而带动连杆上升,而连杆与升降架转动连接,所以连杆上升使升降架的角度变小,即将连接框顶升,从而使支撑板上升,从而对患者进行托举,支撑板上开设有凹槽,用于存放折叠后的护杆,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或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护杆,从而使转动杆发生转动,当转动杆转动至直角时,插头会插进卡块的插孔内,从而将其固定,从而对患者进行保护,当需要将其放下时,向上按压按压件,从而使插头脱离卡块的插孔,从而将护杆按下,按压时按压件会挤压复位弹簧,从而使其产生形变获得一个反向弹力,使按压件在不受力时,返回原位。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23.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底框,2、连接框,3、托举组件,31、伸缩气缸,32、顶升杆,33、升降架,34、连接块,35、固定块,36、连杆,37、滑槽,38、滑柱,39、缓冲弹簧,4、支撑板,5、保护组件,51、转动杆,52、连轴,53、连接件,54、护杆,55、卡块,56、复位弹簧,57、按压件,58、插头,6、头枕,7、万向轮,8、液压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包括:底框1;
27.连接框2,连接框2滑动连接于底框1内壁的两侧之间,连接框2与底框1均只有一面开口;
28.托举组件3,托举组件3设置于底框1内壁的底部与连接框2内壁的顶部之间,托举组件3用于对患者进行托举;
29.支撑板4,支撑板4固定连接于连接框2的顶部,支撑板4上开设有凹槽,用于存放折叠后的护杆54;
30.两个保护组件5,两个保护组件5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板4顶部的前侧和后侧,保护组件5用于对患者进行保护,或者对装置进行移动;
31.头枕6,头枕6设置于支撑板4顶部的一侧,头枕6用于放置患者的头部,为软垫材料;
32.万向轮7,万向轮7固定连接于底框1的底部,通过万向轮7移动该装置至指定位置;
33.液压伸缩杆8,液压伸缩杆8固定连接于底框1的底部,启动液压伸缩杆8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支撑,防止其自己发生移动。
34.托举组件3包括伸缩气缸31,伸缩气缸31固定连接于底框1内壁的底部,伸缩气缸31的顶部设置有顶升杆32,顶升杆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6,连杆3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升降架33,使患者躺在支撑板4上,然后启动伸缩气缸31,从而使顶升杆32上升,从而带动连杆36上升,而连杆36与升降架33转动连接,所以连杆36上升使升降架33的角度变小,即将连接框2顶升,从而使支撑板4上升,从而对患者进行托举。
35.托举组件3还包括连接块34和固定块35,连接块34通过转轴与升降架33转动连接,固定块35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7,连接块34和固定块35的数量均为四个,分别与升降架33的八个端连接,升降架33分为四个升降杆,升降杆之间通过连杆36转动连接,连接块34和固定块35分别固定在底框1和连接框2的内壁上。
36.升降架33通过滑柱38与滑槽37滑动连接,滑槽37内壁的一侧与滑柱38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39,在下降时,升降架33的角度会变大,从而通过滑柱38挤压缓冲弹簧39,从而使缓冲弹簧39拥有一个反向力,从而达到缓冲的作用。
37.保护组件5包括转动杆51,转动杆51通过连轴52与支撑板4转动连接,转动杆5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接件53,连接件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杆54,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或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护杆54,从而使转动杆51发生转动,当转动杆51转动至直角时,插头58会插进卡块55的插孔内,从而将其固定,从而对患者进行保护,转动杆51有多个,而只有一个转动杆51上套设有卡块55,连接件53也只有一个特殊。
38.转动杆5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55,连接件53内壁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6,复位弹簧5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件57,按压件5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头58,当需要将其放下时,向上按压按压件57,从而使插头58脱离卡块55的插孔,从而将护杆54按下,按压时按压件57会挤压复位弹簧56,从而使其产生形变获得一个反向弹力,使按压件57在不受力时,返回原位。
3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0.首先通过万向轮7移动该装置至指定位置,然后启动液压伸缩杆8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支撑,使患者躺在支撑板4上,然后启动伸缩气缸31,从而使顶升杆32上升,从而带动连杆36上升,而连杆36与升降架33转动连接,所以连杆36上升使升降架33的角度变小,即将连接框2顶升,从而使支撑板4上升,支撑板4上开设有凹槽,用于存放折叠后的护杆54,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或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护杆54,从而使转动杆51发生转动,当转动杆51转动至直角时,插头58会插进卡块55的插孔内,当需要将其放下时,向上按压按压件57,从而使插头58脱离卡块55的插孔,从而将护杆54按下,按压时按压件57会挤压复位弹簧56。
4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神经内科检查用托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2.通过万向轮7移动该装置至指定位置,然后启动液压伸缩杆8从而对该装置进行支撑,防止其自己发生移动,使患者躺在支撑板4上,然后启动伸缩气缸31,从而使顶升杆32上升,从而带动连杆36上升,而连杆36与升降架33转动连接,所以连杆36上升使升降架33的角度变小,即将连接框2顶升,从而使支撑板4上升,从而对患者进行托举,支撑板4上开设有凹槽,用于存放折叠后的护杆54,当需要对患者进行保护,或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时,拉动护杆
54,从而使转动杆51发生转动,当转动杆51转动至直角时,插头58会插进卡块55的插孔内,从而将其固定,从而对患者进行保护,当需要将其放下时,向上按压按压件57,从而使插头58脱离卡块55的插孔,从而将护杆54按下,按压时按压件57会挤压复位弹簧56,从而使其产生形变获得一个反向弹力,使按压件57在不受力时,返回原位。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