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

文档序号:24752203发布日期:2021-04-20 23:49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


背景技术:

2.随着甲状腺外科技术逐渐发展,美容微创的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自1997年h
ü
scher施行腔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并获得成功以来,腔镜甲状腺手术已经发展进入了成熟期。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此手术方式。因为其手术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已逐渐成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及低度恶性的甲状腺肿瘤的重要方式。
3.然而颈部并没有自然间隙,手术操作空间较小,对于肿瘤的暴露较难。腔镜甲状腺拉钩的产生,在不增加颈部创伤,不影响颈部美容的情况下,可以解决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肿瘤显露困难的问题,使视野暴露清晰,从而使手术操作顺利。现在常规的腔镜甲状腺拉钩的拉钩头端均为针尖样,主要利于从颈部外侧皮肤刺入,进而进入甲状腺手术术腔内。然而甲状腺拉钩进入甲状腺术腔后,在进行手术时需要多次调整和牵拉的过程中,针尖样的拉钩头端对甲状腺周围脏器组织包括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喉返神经,气管,食管及颈部肌肉等都有可能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大出血,声音嘶哑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既往有其他专利提出在腔镜甲状腺拉钩的针尖样头端,加用保护帽去减少前述甲状腺周围脏器组织损伤的发生。然而此种拉钩也有缺陷,因为此拉钩为分体式,虽然可能减少了尖端对甲状腺周围脏器组织损伤的风险,而保护帽体积小,在手术调整过程中,极易脱落,很难寻找,严重者可能其误丢在患者体内的严重医疗事故。因此急需发明改进一种无创伤一体式的腔镜甲状腺拉钩,从而减少乃至规避此种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本实用的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可以保护甲状腺周围脏器,减少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
5.本实用新型是用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包括连接杆和拉钩头,所述拉钩一端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刺穿结构。在拉钩头的一端设计刺穿结构是为了方便在手术过程中拉钩可以顺利的刺穿皮肤进入手术区域,通过拉动拉钩头即可将颈前肌群拉开,从而暴露甲状腺结节的病灶部位,开阔手术视野方便手术。
7.进一步,所述拉钩头为u型结构,所述拉钩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过渡部和刺穿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刺穿部转动连接有所述刺穿结构。将拉钩头设计为u型结构是为了方便拉钩头钩住颈前肌群将之拉起撑开,另外将刺穿结构转动连接在刺穿部上,此转动的方向是刺穿结构相对于拉钩头可进行翻转,也就是刺穿结构可以折叠起来与拉钩头(刺穿部)重合,此设计的目的是防止拉钩头刺穿皮肤进入手术区域后刺穿
结构会对甲状腺周围脏器造成损伤。具体地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使手术视野开阔避免不了要操作拉钩将颈前肌群拉开,但由于刺穿结构带有刺尖在操作拉钩的过程中为防止刺穿结构对甲状腺周围好的脏器造成损伤,所以将刺穿结构设计为可翻转的结构(通过腔镜分离钳可操作翻转刺穿结构),此设计的目的是保护甲状腺周围脏器,防止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
8.进一步,所述刺穿结构与所述刺穿部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将刺穿结构设计成与刺穿部处于一条直线上,此设计的目的是使刺穿结构刺穿皮肤后,可以顺利的带动拉钩头一起直线进入手术区域,使拉钩头进入手术区域更加容易。
9.进一步,所述刺穿结构为穿刺针,此设计使得刺穿结构更加容易刺穿皮肤进入甲状腺手术腔内。
10.进一步,所述刺穿部靠近所述刺穿结构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穿刺结构的容纳槽。刺穿结构翻转折叠后可以进入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可以完全容纳下所述刺穿结构,通过容纳槽将刺穿结构隐藏在容纳槽内,可以防止刺穿结构的尖部刺到甲状腺周围好的脏器导致脏器损伤,此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手术过程中甲状腺周围的脏器不受到损伤。
11.进一步,所述穿刺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刺穿部上。螺纹连接件包括螺栓、螺帽和垫片,通过螺栓、螺帽和垫片配合连接即可以使刺穿结构安装在拉钩头(刺穿部)上,同时也可以对刺穿结构转动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当刺穿结构与拉钩头之间转动连接的过于松弛时则不方便操作拉钩头刺穿皮肤,这时可以将螺帽拧紧从而使刺穿结构与拉钩头之间转动连接的紧一点,便于操作;当刺穿结构与拉钩头之间转动连接的过于紧时,则在拉钩头进入手术区后不方便刺穿结构旋转折叠进入容纳槽中,从而可能对周围脏器造成损伤,这时可将刺穿结构与拉钩头的转动连接调送一点,便于刺穿结构转动折叠进入容纳槽内。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为了方便操作拉钩头进入甲状腺手术腔,在连接杆上远离拉钩头的一端设置了手柄,手术时操作手柄即可将拉钩刺入甲状腺内钩住颈前肌群,然后拉动手柄即可将颈前肌群拉开暴露手术区,此设计即使得拉钩头进入手术区更加方便,又使得拉动甲状腺区的颈前肌群更方便。
13.进一步,所述手柄上均匀的设置有防滑槽,设计防滑槽可以防止操作拉钩时打滑,利于手术进行。
14.进一步,所述拉钩头所在平面与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30

120
°
夹角。本申请优选的将拉钩头与连接杆成不锈钢一体化设计,且拉钩头所在平面与连接杆之间成90
°
设置,此设计在手术过程中,当甲状腺拉钩进入手术区后能够更有效的拉开颈前肌群,拉钩头不易与颈前肌群分离,而且不锈钢设计的拉钩结构更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5.进一步,所述拉钩连接杆与所述拉钩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不锈钢制作可以增加本实用的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的强度。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的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与普通的腔镜甲状腺拉钩相比,在手术过程中不增加创伤,不影响颈部美容,并且保证了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手术;
18.(2)通过在拉钩上设计刺穿结构使本实用的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刺穿皮肤进入手术区更加容易,并设计与刺穿结构相配合的容纳槽,使拉钩头进入手术区后刺穿
结构可以隐藏,避免了刺穿结构对甲状腺周围脏器的重要脏器、神经、血管等可能造成的损伤,减少了甲状腺手术的并发症发生,达到保护甲状腺周围脏器血管神经的目的,同时本实用的拉钩为一体式设计,无脱落风险,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位置处的放大图;
21.图3为图2的折叠状态图。
22.图中:1手柄、2连接杆、3拉钩头、4刺穿结构、31连接部、32过渡部、33刺穿部、33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作详细阐述:
24.实施例
25.如图1所示,一种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包括连接杆2、和拉钩头3,拉钩头3为u型结构,拉钩头3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31、过渡部32和刺穿部33,连接部31与连接杆2固定连,刺穿部33上转动连接有刺穿结构4(穿刺针),刺穿结构4与刺穿部33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所示,刺穿部33上靠近刺穿结构4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刺穿结构4的容纳槽331,容纳槽331可以完全容纳下刺穿结构4(即将刺穿结构4完全隐藏)。具体地刺穿结构4的端部开设有通孔,容纳槽331端部也开设有相同的通孔,然后通过螺栓、螺帽、垫片(螺纹连接件)的配合将刺穿结构4转动安装在容纳槽331内。
2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连接杆2和拉钩头3通过不锈钢材料一体化设计,并且将拉钩头3所在的平面与连接杆2设计成90
°
夹角,这样能够使本实用的拉钩更有效的拉开颈前肌群,拉钩头不易与颈前肌群分离,而且不锈钢设计的拉钩结构更稳定,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如图1所示,在连接杆2上远离拉钩头3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手柄1上均匀设有防滑槽,在通过手柄1操作拉钩拉起颈前肌群的过程中,防滑槽增可以加手部与手柄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
27.具体地,在使用本实用的无创伤一体式腔镜甲状腺拉钩进行手术时,在建立皮下颈前腔镜手术空间后,选取合适的颈前侧方穿刺点,将刺穿结构4(穿刺针)小心刺入皮肤,在腔镜的监视下,依照u型结构的拉钩头3的弯曲弧度,操作手柄1小心将拉钩头3全部进入到手术腔中,拉钩头3进入手术区域后,通过腔镜分离钳将刺穿结构4(穿刺针)翻转180
°
,使刺穿结构4折叠进入刺穿部33上的容纳槽331内,如图3所示;容纳槽331可以将刺穿结构4完全隐藏起来;然后将u型结构的拉钩头3勾住颈前集群,通过操作手柄1向体外方向拉动使颈前肌群被拉开撑起,暴露甲状腺的病灶部位,将手柄1固定在手术支架上即可顺利进行手术,并且可以随时按手术需要调节拉钩头3牵拉颈前肌群的位置和深度,手术完成后按u型结构的拉钩头3的弧度反向即可将拉钩整体退出手术区,本实用的拉钩采用一体化设计,手术中不会存在脱落的风险,更加安全,由于设计的可折叠刺穿结构4,使拉钩进入手术区更加顺利,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可折叠的刺穿结构4既能使拉钩进入手术区更加方便顺利,又能避免对甲状腺周围脏器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8.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凡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