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部荧光导航手术用的染料注射辅助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3347发布日期:2021-03-23 10:5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胃部荧光导航手术用的染料注射辅助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胃部荧光导航手术用的染料注射辅助鞘管。



背景技术:

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外科导航技术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前哨淋巴结清扫定位方面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效果。近年随着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设备上成功运用,学者们发现icg近红外光成像具有更好的组织穿透性,在可见光下能够比其他染料更好地识别肥厚脂肪组织内的淋巴结,使icg荧光成像引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成为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另外,icg在重建器官以及胃肠吻合口血运评估方面的报道也日渐增多。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目前临床实践中关于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

由于本技术方案中仅仅只需要对浆膜下层进行穿刺,在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夹持穿刺针进行引导性穿刺,以避免穿刺的针头刺穿胃壁对患者造成伤害。这种操作方式需要凭借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控制,对施术者要求较高,不利于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限定穿刺深度以便于本术式普及的一种辅助鞘管,降低操作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胃部荧光导航手术用的染料注射辅助鞘管包括包裹针筒的鞘壁,所述鞘壁包括针筒进入的粗孔和针头伸出的细孔,所述细孔至粗孔处依次带有半球笼套和滑移柱,所述半球笼套包括伸出细孔的长颈和带有牙槽的开合罩,所述滑移柱与开合罩的接触部位带有齿部,所述齿部与牙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反自锁角,且滑移柱的径向两侧加工有竖向的棱柱,相邻棱柱之间形成有竖向的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有凸柱,所述凸柱固定连接于鞘壁,且滑移柱与鞘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开合罩的径向两侧加工有竖槽,所述竖槽内间隙配合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长度大于竖槽的长度,且限位柱与鞘壁一体制造。

进一步,所述反自锁角使滑移柱偏转的位移为相邻棱柱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棱柱之间的间距小于针筒的宽度,所述凸柱之间的间距大于针筒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凸柱的上端带有第二反自锁角,且棱柱的顶端与凸柱的底端均为光滑的水平面。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棱柱正对于凸柱,所述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滑槽位于凸柱上方,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扭簧位于滑移柱远离半球笼套的一侧。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反自锁角进行滑移柱的偏转,在受到压力时带动针头回缩,限定了穿刺深度,提升了安全性和降低了操作难度。

2、本技术方案利用扭簧进行力矩储备,便于针筒的自适应收缩,对医护人员有提示作用。

3、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半球笼套限制穿刺针的位移,降低了穿刺针晃动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剖图;

图2为图1中半球笼套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滑移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鞘壁1、针筒2、粗孔3、细孔4、半球笼套5、长颈6、开合罩7、扭簧8、棱柱9、凸柱10、限位柱11、滑移柱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3所示:一种胃部荧光导航手术用的染料注射辅助鞘管包括包裹针筒2的鞘壁1,鞘壁1包括针筒2进入的粗孔3和针头伸出的细孔4,细孔4至粗孔3处依次带有半球笼套5和滑移柱12,半球笼套5包括伸出细孔4的长颈6和带有牙槽的开合罩7,滑移柱12与开合罩7的接触部位带有齿部,齿部与牙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反自锁角,且滑移柱12的径向两侧加工有竖向的棱柱9,相邻棱柱9之间形成有竖向的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有凸柱10,所述凸柱10固定连接于鞘壁1,且滑移柱12与鞘壁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其中反自锁角的加工参数与公告号为cn208290411u的技术方案相同。

请参考图2,开合罩7的径向两侧加工有竖槽,所述竖槽内间隙配合有限位柱11,所述限位柱11的长度大于竖槽的长度,且限位柱11与鞘壁1一体制造,竖槽的深度大于凸柱10的长度。反自锁角使滑移柱12偏转的位移为相邻棱柱9之间的间距,棱柱9之间的间距小于针筒2的宽度,所述凸柱10之间的间距大于针筒2的宽度,棱柱9与凸柱10的两端均为光滑的水平面。

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棱柱9正对于凸柱10,所述弹性件自然状态时滑槽位于凸柱10上方,所述弹性件为扭簧8,扭簧8位于滑移柱12远离半球笼套5的一侧。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进行胃部造影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将针筒2穿过鞘壁1内部,当针筒2穿过鞘壁1内部时,由于棱柱9之间的间距小于针筒2之间的宽度,所以当针筒2接触带有棱柱9的滑移柱12时,滑移柱12的棱柱9与凸柱10持续挤压,当凸柱10处于固定的情况下滑移柱12在第二反自锁角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偏转,此时滑移柱12的滑槽正对凸柱10,针筒2通过滑移柱12带动半球笼套5下行。

下行中的滑移柱12逐渐穿过凸柱10,从而使扭簧8进行蓄力,而半球笼套5的竖槽沿限位柱11进行滑动,当半球笼套5滑动至最大行程时(即开合罩7接触鞘壁1的最低端),此时针筒2连接的针头伸出半球笼套5的长颈6,且在这个过程中滑移柱12的齿部接触开合罩7的牙槽。

由于开合罩7的牙槽与齿部之间带有第一反自锁角,所以在医护人员持续施加推注力的同时滑移柱12产生转动(开合罩7不转动的原因在于开合罩7的竖槽始终滑动连接于限位柱11,限位柱11避免了开合罩7周向转动,而当半球笼套5运动至最大行程后,鉴于竖槽的深度大于凸柱10的长度,此时与凸柱10滑动连接的滑移柱12处于自由状态),此时滑移柱12偏转为棱柱9与凸柱10相抵,即使有拉簧的回复力量,滑移柱12此时被限位。

当医护人员在注射过程时,若半球笼套5的长颈6部与患者胃壁接触,即半球笼套5产生挤压力,在这种挤压力下半球笼套5上行,当半球笼套5的开合罩7与滑移柱12重新接触后,滑移柱12产生回位偏转(也是第一自锁角的作用)从而使滑移柱12的滑槽正对凸柱10,在拉簧的作用下滑移柱12上行,同时上行过程中的滑移柱12通过间隙小于针筒2的棱柱9带动针筒2上行,避免了针头将胃部打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