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1681发布日期:2021-04-13 20: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移动设备,具体说是一种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或过程。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备受世界关注。为了摸清中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3.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

(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4.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国内市场上关于失能老人平台间辅助转移的设备十分少见,极个别的同类产品仍采用粗犷式的如同吊机般吊起老人,从而实现转移,该方式缺乏设计、不够人性化、操作不够便利、成本高、价格不菲。而周边产品如坐便椅应用场景单一,不能解决多平台辅助转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现结合实践经验,并经过不断改进,特提供一种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包括水平的踏板和踏板左右两侧支撑的定向轮,两侧定向轮平行设置,且可自由转动,两侧定向轮顶部分别设置有踩踏式滑轮抱死脚踏,踏板的后侧两端分别通过水平支撑杆支撑有万向轮,踏板与两条水平支撑杆之间支撑有三条腿的三角支架,支架内设置有竖直的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升降部分中间部位套有腿垫,腿垫为弧面朝上的瓦形板,且在中间部位设置有套在电动推杆装置升降部分中间部位的支撑套筒,支撑套筒的一侧侧壁贯穿并拧有手动升降调节开关,电动推杆装置升降部分顶端与身体支架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身体
支架以电动推杆装置升降部分顶端为中心,主体部分的两端先水平向后弯折再竖直向上向前弯折,最后身体支架两端斜向前闭合连接,分别形成左右对称的c字形腋下支架结构,以及连接两侧c字形腋下支架结构的斜向前延伸的倒u形操作者握把结构,电动推杆装置升降部分顶端上方的身体支架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相对位置的两侧腋下支架弯曲部位相对一面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插槽,背垫通过两侧竖直插在插槽内,操作者握把中间部位设置有电动升降控制开关,电动推杆装置通过电动升降控制开关、电源开关与可充电小电瓶电连接,可充电小电瓶位于两侧定向轮之间的踏板内。
7.进一步地,两侧的腋下支架上分别套有弯曲的软性材料制成的腋垫,腋垫通过腋垫拉链连接形成套在各侧腋下支架上的筒形结构。
8.进一步地,电动推杆装置包括固定在三角支架内的电动推杆和电动推杆推杆上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支撑套筒套在升降杆的中间部位,升降杆的中间部位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的固定孔,手动升降调节开关的螺纹柱部分对应插在其中的固定孔内。
9.进一步地,背垫设置有多个镂空的透气口。
10.进一步地,腋垫为织物缝合后内部填充海绵制成。
11.进一步地,操作者握把上套有防滑橡胶筒。
12.进一步地,升降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多条竖直插在三角支架内的导向杆。
13.本实用新型根据护工专业化转移半失能老人时所用的姿势和方法,即对用户大腿根部和腋部施力(使其重心适当前倾)并保证臀部主要面积的悬空,通过设计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实现一名普通操作者省时省力完成半失能老人在不同平台间的辅助转移,达到安全高效的效果;第二,本实用新型在应对不同平台高度差的调节上采用了手动(以机械螺丝旋拧卡限的原理,实现老人上位移机前的腿垫高度调节)+电动(以可充电小电瓶供电、电动推杆施力的原理,完成老人上位移机后的腋垫、腿垫同步高度调节)的调节方式。
14.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比较的优点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辅助转移的方式(老人姿势)新颖且多样化,符合专业化护理,更安全高效;
16.(2)本实用新型在应对不同平台高度差的调节上采用手动+电动的调节方式,更加灵活、易操作;
17.(3)本实用新型经过专业化设计,造型简洁大方,具有美感,符合老人心理诉求;操作流程优化,用户体验更佳;结构简单,材料实惠,升降技术成熟,使得成本低廉,性价比更高。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4.本实施例提供了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请一并参照说明书附图中图1

3。
25.如图1

3所示,该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转移辅助设备,包括水平的踏板10和踏板10左右两侧支撑的定向轮11,两侧定向轮11平行设置,且可自由转动,两侧定向轮11顶部分别设置有踩踏式滑轮抱死脚踏14,踏板10的后侧两端分别通过水平支撑杆支撑有万向轮12,踏板10与两条水平支撑杆之间支撑有三条腿的三角支架,支架内设置有竖直的电动推杆装置9,电动推杆装置9升降部分中间部位套有腿垫7,腿垫7为弧面朝上的瓦形板,且在中间部位设置有套在电动推杆装置9升降部分中间部位的支撑套筒15,支撑套筒15的一侧侧壁贯穿并拧有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即带旋钮的螺纹柱),电动推杆装置9升降部分顶端与身体支架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身体支架以电动推杆装置9升降部分顶端为中心,主体部分的两端先水平向后弯折再竖直向上向前弯折,最后身体支架两端斜向前闭合连接,分别形成左右对称的c字形腋下支架3结构,以及连接两侧c字形腋下支架3结构的斜向前延伸的倒u形操作者握把2结构,操作者握把上套有防滑橡胶筒,电动推杆装置9升降部分顶端上方的身体支架设置有电源开关5,电源开关5相对位置的两侧腋下支架3弯曲部位相对一面分别设置有竖直的插槽,背垫4通过两侧竖直插在插槽内,背垫4设置有多个镂空的透气口,还可以在背垫4设置柔软的靠垫等,操作者握把2中间部位设置有电动升降控制开关1,电动推杆装置9通过电动升降控制开关1、电源开关5与可充电小电瓶13电连接,可充电小电瓶13位于两侧定向轮11之间的踏板10内。
26.为了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两侧的腋下支架3上分别套有弯曲的软性材料制成的腋垫,腋垫通过腋垫拉链6连接形成套在各侧腋下支架3上的筒形结构,腋垫为织物缝合后内部填充海绵制成,腋垫也可以采用橡胶等材料,主要起到缓冲、与使用者接触舒适的目的。
27.电动推杆装置9包括固定在三角支架内的电动推杆901和电动推杆901推杆上端固定连接的升降杆902,支撑套筒15套在升降杆902的中间部位,升降杆902的中间部位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竖直排列的固定孔903,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的螺纹柱部分对应插在其中的固定孔903内,升降杆902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多条竖直插在三角支架内的导向杆904,通过导向杆904进一步保证升降的平稳性。电动推杆装置9如无锡市力耐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推杆,预设极限开关、滚珠丝杆、霍尔感应器等,型号有:la1

la2

la3

la4;输入电压:12vdc/24vdc;最大负载:3500n(推/拉)约等于357公斤;最大速度:20mm/sec

空载;行程:50
~600mm

(客制行程);防护等级:ip65

;工作环境温度:

40℃到70℃。
28.位移机主要应用于半失能老人不同平台间的辅助转移,产品需要一名操作者。以将半失能老人从床平台转移至马桶平台如厕为例,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29.a.将位移机(即本实用新型)推至床沿;
30.b.调节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将腿垫8降至最低状态;
31.c.扶起半失能老人至坐在床沿;
32.d.将老人的双脚放置于踏板10上方;
33.e.辅助老人前倾至腋下支架3在老人腋下合适位置;
34.f.扶住老人,向上调节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将腿垫7升至贴合老人大腿根部,然后拧紧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固定腿垫7;
35.g.微调老人姿势至最佳状态;
36.h.移动位移机至马桶边缘;
37.i.打开5电源开关(即紧急制动);
38.j.操作电动升降控制开关1,适当整体调整老人臀部高度,与马桶高度相匹配,坐上马桶;
39.k.关闭5电源开关(紧急制动);
40.l.再次调节手动升降调节开关8,将腿垫7降至最低状态;
41.m.将老人的双脚从踏板10上移下;
42.n.辅助老人移下腋下支架3,微调老人在马桶上的状态至舒适;
43.o.老人如厕,完成任务。
44.其中l至n的步骤可略去,老人直接在位移机上坐在马桶如厕,用户可自由选择。上身力量不佳可在上位移机后在背部插入背垫4。
45.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床到轮椅、沙发以及室外等场景中,工作基本过程同上。针对半失能老人的身体状况,位移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模式:
46.(1)助力缓行模式:仅腋下支架3
47.(2)半辅助转移模式:腋下支架3+腿垫7
48.(3)全辅助转移模式:腋下支架3+腿垫7+背垫4
49.当然,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