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喂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8405发布日期:2021-06-25 16:3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喂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用喂药瓶。



背景技术:

儿科学属临床医学科目,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它是一门研究小儿至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在儿科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儿童对药物接受能力较差,经常需要医护人员将药物溶解于喂药瓶中以便于儿童服用,因此喂药瓶是儿科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设备之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所使用的儿科喂药瓶分为开口式以及封闭式两种,开口式结构盛装药液后容易被好奇心重的儿童打翻造成药液流失;封闭式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儿童喂药时间较长,经常需要中途停止以等待患儿将口中药液咽下,同时需要对儿童嘴部流出的药液进行擦干,导致停下后需要频繁开合喂药瓶的瓶盖以防止药液倾洒,使用不便,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儿科用喂药瓶,设置可自动封闭药液通道的喂药瓶,在喂药过程中通过握持瓶体上两组把手以实现药液从瓶体中导出,从而在松开把手后通过弹簧支撑定位环与定位孔相互错开,从而实现停止喂药状态下导液盖的自动封闭过程,对药液防护性更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儿科用喂药瓶,包括瓶体和导液盖,所述导液盖固定于所述瓶体顶端开口处,所述导液盖顶部设置有吸嘴,所述吸嘴与所述导液盖通过两组左右对称的定位孔相连通,所述瓶体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底端铰接于所述瓶体侧壁上的把手,所述把手顶端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限位槽,该限位槽内穿设有撑杆,且该限位槽两侧的撑杆上均设置有防止撑杆从限位槽中脱出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内侧的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导液盖为一瓶盖状结构,所述撑杆横向穿入该导液盖内,且所述撑杆内侧一端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内径与所述定位孔错位分布。

采用上述一种儿科用喂药瓶,在使用过程中,将底盖从所述瓶体底端旋下,而后翻转瓶体并将混合后的药液从瓶体底端倒入,而后通过底盖将瓶体封闭,需要对患者进行喂药时,医护人员握持瓶体并按压两侧把手,通过把手底端与瓶体的铰接作用支撑把手顶端向内侧移动,同时通过把手推动撑杆向导液盖内滑移,所述撑杆外侧的弹簧受压产生压缩,同时撑杆带动定位环向内侧移动,当定位环内圈与定位孔产生重合时,所述瓶体内的药液可依次通过定位环和定位孔进入吸嘴内,从而将药液通过吸嘴导入患者口中;需要停止喂药时,医护人员松开两组把手,通过弹簧复位以带动撑杆和定位环向外移动,从而将定位环与定位孔错开,以对导液盖的药液供给通道关闭,从而实现喂药瓶的自动封闭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导液盖两侧均设置有容置孔,所述撑杆贯穿所述容置孔且与该容置孔间隙配合,两组所述容置孔内均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内径与所述撑杆外侧壁相贴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直径与所述定位环内圈直径相等,且所述弹簧的压缩行程大于所述定位环内圈半径与外圈半径之差。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环为橡胶材质圆环,且所述定位环顶部与所述导液盖内顶部相贴紧。

作为优选,所述瓶体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顶部固定有圆柱状凸台,该凸台顶端延伸到所述瓶体底端内侧,且所述底盖通过该凸台与所述瓶体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为一向外突出状弧形结构,且两组把手底端外侧均设置有内凹状弧形防滑槽。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自动封闭药液通道的喂药瓶,在喂药过程中通过握持瓶体上两组把手以开启定位孔,从而实现药液从瓶体的导出动作,同时在松开把手后通过弹簧支撑定位环与定位孔再次错开,从而实现停止喂药时导液盖的自动封闭过程,对药液防护性更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撑杆的俯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瓶体;101、底盖;102、容积刻度;2、导液盖;201、定位孔;3、吸嘴;4、辅助组件;401、把手;401a、限位槽;401b、防滑槽;402、撑杆;402a、限位杆;403、弹簧;404、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用喂药瓶,包括瓶体1和导液盖2,导液盖2固定于瓶体1顶端开口处,导液盖2顶部设置有吸嘴3,吸嘴3为硅胶奶嘴结构,吸嘴3与导液盖2通过两组左右对称的定位孔201相连通,瓶体1两侧均设置有辅助组件4,辅助组件4用以调整定位孔201的封闭或开启状态。

辅助组件4包括底端铰接于瓶体1侧壁上的把手401,把手401顶端设置有横向贯穿的限位槽401a,该限位槽401a内穿设有撑杆402,该限位槽401a高度为撑杆402直径的2倍,且该限位槽401a两侧的撑杆402上均设置有防止撑杆402从限位槽401a中脱出的限位杆402a,限位杆402a纵向长度大于限位槽401a纵向宽度,限位杆402a内侧的撑杆402上套接有弹簧403,导液盖2为一瓶盖状结构,该导液盖2与瓶体1通过热熔胶粘接固定,撑杆402横向穿入该导液盖2内,且撑杆402内侧一端设置有定位环404,定位环404内径与定位孔201错位分布。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导液盖2两侧均设置有容置孔,撑杆402贯穿容置孔且与该容置孔间隙配合,两组容置孔内均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内径与撑杆402外侧壁相贴紧,以防止瓶体1内药液从撑杆402与导液盖2相接处泄漏,定位孔201直径与定位环404内圈直径相等,且弹簧403的压缩行程大于定位环404内圈半径与外圈半径之差,确保定位环404可移动到定位孔201正下方,从而将定位环404和定位孔201组成的药液通道连通,定位环404为橡胶材质圆环,且定位环404顶部与导液盖2内顶部相贴紧,瓶体1底部设置有底盖101,底盖101顶部固定有圆柱状凸台,该凸台顶端延伸到瓶体1底端内侧,且底盖101通过该凸台与瓶体1螺纹配合,便于通过取下底盖101以将药液从瓶体1底端倒入瓶体1内,把手401为一向外突出状弧形结构,且两组把手401底端外侧均设置有内凹状弧形防滑槽401b,便于医护人员按压该防滑槽401b带动两条把手401向内侧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底盖101从瓶体1底端旋下,而后翻转瓶体1并将混合后的药液从瓶体1底端倒入,而后通过底盖101将瓶体1封闭,需要对患者进行喂药时,医护人员握持瓶体1并按压两侧把手401,通过把手401底端与瓶体1的铰接作用支撑把手401顶端向内侧移动,同时通过把手401推动撑杆402向导液盖2内滑移,撑杆402外侧的弹簧403受压产生压缩,同时撑杆402带动定位环404向内侧移动,当定位环404内圈与定位孔201产生重合时,瓶体1内的药液可依次通过定位环404和定位孔201进入吸嘴3内,从而将药液通过吸嘴3导入患者口中;需要停止喂药时,医护人员松开两组把手401,通过弹簧403复位以带动撑杆402和定位环404向外移动,从而将定位环404与定位孔201错开,以对导液盖2的药液供给通道关闭,从而实现喂药瓶的自动封闭动作;

通过设置可自动封闭药液通道的喂药瓶,在喂药过程中通过握持瓶体1上两组把手401以开启定位孔201,从而实现药液从瓶体1的导出动作,同时在松开把手401后通过弹簧403支撑定位环404与定位孔201再次错开,从而实现停止喂药时导液盖2的自动封闭过程,对药液防护性更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