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0367发布日期:2021-06-22 15:2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icc置管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picc导管置管后维护时,需测量患者的上臂围数,使用卷尺,一方面,量取位置容易移动、不同测量人员的量取位置常常不同,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使其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测量操作不便、测量速度慢,同时使用透明敷贴覆盖穿刺周围部分区域后,仍有部分导管及输液接头暴露在外,一方面有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影响患者活动,且有脱管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对picc导管有效固定,及不便快速精确测量患者臂围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臂套,臂套上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观察窗,臂套上开设有两个位于观察窗前方且沿左右方向排布的通孔,臂套上设有可遮盖通孔的保护布,臂套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测量尺,臂套后侧拆卸连接有可缠绕在臂套外侧的辅助带,辅助带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观察窗、塑料板、通孔和保护布,不仅便于观察患者的穿刺点处是否出现红肿等现象,也能够对picc导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管路打折或脱管,设有的测量尺,辅助带和刻度线,不仅便于对患者肘横纹以上10cm进行处定位,也便于对患者臂围快速精确测量,同时查看患者手臂是否发生水肿,便于及时对患者及时治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臂套1,臂套1上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观察窗2,臂套1上开设有两个位于观察窗2前方且沿左右方向排布的通孔3,臂套1上设有可遮盖通孔3的保护布4,臂套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测量尺5,臂套1后侧拆卸连接有可缠绕在臂套1外侧的辅助带6,辅助带6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刻度线7。

为了便于将臂套1固定在患者的手臂上,所述的臂套1的上端设有第一魔术贴8,臂套1的下侧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8粘合的第二魔术贴9。

为了能够对患者穿刺点进行保护,所述的观察窗2内设有与其内壁接触的塑料板10,塑料板10为透明材质。

为了使保护布4能够更好对通孔3进行遮挡,所述的保护布4的自由端设有魔术子贴11,臂套1上设有可与魔术子贴11粘合的魔术母贴12。

为了便于辅助带6的拆卸,所述的臂套1后侧设有左右方向的安置块13,安置块13上设有开口朝左的母扣14,辅助带6的右端固定有可插入母扣14内的子扣15。

为了能够便于保持患者手臂处的透气性,所述的臂套1内壁上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海绵层1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臂套1缠绕在患者的手臂上,且上侧的测量尺5设置为10cm,同时将测量尺5的零刻度与患者的肘横纹处对齐,同时使患者的穿刺点处正对观察窗2,且在观察窗2内设有透明材质的塑料板10,能够便于观察患者穿刺点的情况,同时将picc导管和正压接头穿过对应侧的通孔3,对其进行固定,避免管路打折和脱管的现象发生,调整好臂套1的位置后,将第一魔术贴8和第二魔术贴9粘合在一起,能够对患者手臂进行更好的保护;

需要测量患者的臂围时,首先将辅助带6经子扣15插入母扣14中,将辅助带6安装在臂套1上,由于辅助带6的位置设置在测量尺5的10cm处,且测量臂围是对患者肘横纹以上10cm处进行测量,随之拉动辅助带6缠绕在患者的手臂上,通过刻度线7将患者臂围读出来,便于查看患者的手臂是否发生水肿,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然后使保护布4对通孔3进行遮挡,将魔术母贴12和魔术子贴11粘合在一起,使保护布4对picc管路进行保护;

不再对患者手臂进行保护时,首先使魔术母贴12和魔术子贴11解除粘合状态,使保护布4不再对通孔3进行保护,随之将picc管路和正压接头从通孔3内抽出,不再对picc管路进行固定,随之将第一魔术贴8和第二魔术贴9解除粘合状态,将臂套1从患者的手臂上取下,最后,按压子扣15使子扣15从母扣14中抽出,将辅助带6从臂套1上拆卸下来保存,便于下次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观察窗、塑料板、通孔和保护布,不仅便于观察患者的穿刺点处是否出现红肿等现象,也能够对picc导管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管路打折或脱管,设有的测量尺,辅助带和刻度线,不仅便于对患者肘横纹以上10cm处进行定位,也便于对患者臂围快速精确测量,同时查看患者手臂是否发生水肿,便于及时对患者及时治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臂套(1),其特征在于,臂套(1)上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观察窗(2),臂套(1)上开设有两个位于观察窗(2)前方且沿左右方向排布的通孔(3),臂套(1)上设有可遮盖通孔(3)的保护布(4),臂套(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测量尺(5),臂套(1)后侧拆卸连接有可缠绕在臂套(1)外侧的辅助带(6),辅助带(6)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刻度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套(1)的上端设有第一魔术贴(8),臂套(1)的下侧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8)粘合的第二魔术贴(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2)内设有与其内壁接触的塑料板(10),塑料板(10)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布(4)的自由端设有魔术子贴(11),臂套(1)上设有可与魔术子贴(11)粘合的魔术母贴(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套(1)后侧设有左右方向的安置块(13),安置块(13)上设有开口朝左的母扣(14),辅助带(6)的右端固定有可插入母扣(14)内的子扣(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套(1)内壁上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海绵层(16)。


技术总结
一种PICC专用可测臂围安全护臂,有效的解决了无法对PICC导管有效固定,及不便快速精确测量患者臂围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且开口朝右的臂套,臂套上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观察窗,臂套上开设有两个位于观察窗前方且沿左右方向排布的通孔,臂套上设有可遮盖通孔的保护布,臂套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前后方向的测量尺,臂套后侧拆卸连接有可缠绕在臂套外侧的辅助带,辅助带上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刻度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吴帅;赵蓓蓓;李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9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