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94269发布日期:2021-07-09 11: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


背景技术: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当然如果病人的排尿系统出现了问题,即无法正常自主进行排尿,则就需要通过医生借助导尿设备进行排尿,否则膀胱内部的尿液积攒过多对膀胱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就出现了护理包这种导尿辅助设备,但是现有的一次性使用护理包储蓄空间受限制,护理人员必须时刻关注尿袋的储蓄情况给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医生给病人固定护理包时大都采用胶粘的方法,从病人的身上摘下护理包时对病人的皮肤也会损害。
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9009641a公开了一种泌尿系统治疗用一次性使用导尿包,包括导尿管和分支管,所述导尿管的下端连接有管塞,且管塞的中间内部设置有孔洞,所述分支管的上端包裹在管塞的外表面,所述流量控制壳体的内侧安装有滚动轮,且滚动轮的中间内部贯穿有转轴,所述分支管的下端连接有尿袋,且尿袋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尿袋的下端中间镶嵌连接有放液嘴,且放液嘴的外侧设置有放液嘴帽。该泌尿系统治疗用一次性使用导尿包,设有分支管,可以同时连接2个尿袋,增加了液体的储蓄空间,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尿袋的频率。
4.该发明存在的缺点:
5.1、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的肌肉组织松弛,患者在移动时尿袋容易滑落,不仅提高感染的风险,还会污染床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
6.2、固定带影响患者血液循环,导致患者下肢麻痹甚至导致部分组织坏死。
7.因此,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了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的一次性使用导尿包患者在移动时尿袋容易滑落,不仅提高感染的风险,还会污染床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包括若干弧形架,弧形架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带和若干粘胶带,连接带上固定设有背粘面,粘胶带端部均设有粘贴面,弧形架上挂有限位钩,限位钩上固定连接有与弧形架弧度相适配的垫板,垫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橡胶板底面两侧对称设有挡板,挡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透明塑料片,橡胶板上开有限位孔,橡胶板上设有尿袋,尿袋上端连通设有输送管,输送管自由端连接有导尿管。
10.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限位钩挂在弧形架内侧面,将粘胶带上的粘贴面粘合
在连接带上的背粘面上,将弧形架固定在患者大腿上,将尿袋放置在橡胶板上,将导尿管插进患者尿道实现导尿功能,挡板之间设有透明塑料片可以观察尿袋是否溢出,及时更换尿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固定带,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一次性使用导尿包患者在移动时尿袋容易滑落,不仅提高感染的风险,还会污染床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设置弧形架,适应大腿形状,使用过程更舒适,更方便患者行走,尿袋放置在橡胶板上,不会轻易掉落,有效避免二次感染的问题。
13.进一步,所述输送管与导尿管连接部位设有吸附罩,吸附罩内设有高吸水树脂。对于一些男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的肌肉组织松弛,存在导尿管与尿道贴合不紧密的问题,这样导致在导尿过程中尿液侧漏,造成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设置吸附罩,利用高吸水树脂,吸侧漏尿液,解决因为侧漏造成的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的问题。
14.进一步,所述尿袋底部设有出尿孔,出尿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封盖。当尿袋装满后取下尿袋,打开端盖,通过出尿孔放出尿液。
15.进一步,所述挡板上均开有限位槽,透明塑料片嵌入设置在限位槽内。限位槽用于安装透明塑料片,拆装方便,利于对透明塑料片的清洁。
16.进一步,所述垫板位于弧形架内侧,垫板内表面设有海绵体。海绵体接触患者大腿,使使用更舒适。
17.进一步,所述导尿管外壁开有引流槽,引流槽延伸至吸附罩内部。引流槽用于解决侧漏问题,能更准确起到引导作用,侧漏的尿液通过引流槽进入吸附罩,防止尿液造成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中弧形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中弧形架部分的俯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中导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弧形架1、连接带2、粘胶带3、限位钩4、垫板5、橡胶板6、挡板7、限位槽8、透明塑料片9、限位孔10、尿袋11、输送管12、导尿管13、吸附罩14、出尿孔15、封盖16、粘贴面17、背粘面18、引流槽19。
24.一次性尿道口护理包,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下均匀设置的四根弧形架1,弧形架1端部分别设有连接带2和若干粘胶带3,粘胶带3微弹性材质,可以伸缩,连接带2上固定设有背粘面18,粘胶带3端部均设有粘贴面17。
25.如图2和图3所示,弧形架1上端挂有限位钩4,限位钩4上固定连接有与弧形架1弧度相适配的垫板5,垫板5位于弧形架1内侧,垫板5内表面设有海绵体。海绵体接触患者大腿,使使用更舒适。垫板5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板6,橡胶板6底面两侧对称设有挡板7,挡板7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透明塑料片9,挡板7内侧均开有限位槽8,透明塑料片9嵌入设置在限位
槽8内。限位槽8用于安装透明塑料片9,拆装方便,利于对透明塑料片9的清洁。橡胶板6上开有限位孔10。
26.橡胶板6上设有尿袋11,尿袋11上端连通设有输送管12,输送管12自由端连接有导尿管13。输送管12与导尿管13连接部位设有吸附罩14,吸附罩14 内设有高吸水树脂。对于一些男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的肌肉组织松弛,存在导尿管13与尿道贴合不紧密的问题,这样导致在导尿过程中尿液侧漏,造成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设置吸附罩14,利用高吸水树脂,吸侧漏尿液,解决因为侧漏造成的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的问题。导尿管13外壁开有引流槽19,引流槽19延伸至吸附罩14内部。引流槽19用于解决侧漏问题,能更准确起到引导作用,侧漏的尿液通过引流槽19进入吸附罩14,防止尿液造成二次感染。
27.尿袋11底部设有出尿孔15,出尿孔15上可拆卸连接有封盖16,出尿孔15 位于限位孔10内,当尿袋11装满后取下尿袋11,打开端盖,通过出尿孔15放出尿液。
28.具体工作过程:在使用时,将限位钩4挂在弧形架1内侧面,将粘胶带3 上的粘贴面17粘合在连接带2上的背粘面18上,将弧形架1固定在患者大腿上,患者大腿与垫板5上的海绵体贴合,保证使用舒适,将透明塑料片9插进限位槽 8内,将尿袋11放置在橡胶板6上,将导尿管13插进患者尿道实现导尿功能,透明塑料片9可以观察尿袋11是否溢出,及时更换尿袋11,在输送管12和导尿管13连接部位设有吸附罩14,吸附罩14内设有高吸水树脂,导尿管13外壁开有引流槽19,引流槽19延伸至吸附罩14内部。对于一些男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患者的肌肉组织松弛,存在导尿管13与尿道贴合不紧密的问题,这样导致在导尿过程中尿液侧漏,造成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设置吸附罩14,利用高吸水树脂,吸侧漏尿液,解决因为侧漏造成的二次感染和污染床单的问题。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采用固定带,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一次性使用导尿包患者在移动时尿袋11容易滑落,不仅提高感染的风险,还会污染床单,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问题。
3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