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15358发布日期:2021-04-27 13:4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闭式引流是心胸外科常用的治疗手段,应确保引流装置的稳定、安全和有效。理论上要求患者水封瓶平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

100cm,且保持直立,保证胸腔的密闭性,不能使空气进入胸腔,而引流管一般没入水封1

3cm。
3.目前,临床上常将引流瓶挂钩或系上绳子吊在床边,医院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瓶都是聚乙烯材料制成,虽然配有两根挂钩,但大多易断不牢没多少医务人员敢用,或者与床栏不配套挂不上只是个摆设;也有部分医务人员将引流瓶放于床下,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这样轻则发生引流瓶倾斜,引流管脱离水封,导致空气被负压吸入胸腔,若未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肺萎陷;重则造成引流瓶撞翻,导致引流管断裂,甚至从胸腔脱出,造成气胸等严重的并发症。
4.因此,针对患者的需求,就需要研发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对胸腔引流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胸腔引流瓶无固定措施或固定方式简陋,固定性能不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包括:
6.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呈圆柱形,其上扣设有圆环形装置盖;
7.一级固定件,一级固定件呈圆柱形,其上无盖;
8.一级固定件位于装置本体内侧,其外侧壁与装置本体内侧壁通过多组稳定弹簧固定连接;
9.一级固定件内设有可调式二级固定件,其底壁外侧设有平衡组件。
10.优选的,二级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为横置的l型板,其固定于一级固定件底壁内侧;
11.活动板包括长活动板和短活动板,长活动板为一矩形板,其与固定板的长板平行且其高度为固定板的2/5,长活动板上侧面与固定板上侧面在同一平面,且其与一级固定件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弹簧固定连接;
12.短活动板为一矩形板,其与固定板的短板平行且其高度为固定板的2/5,短活动板下侧面与一级固定件底壁内侧接触,且其与一级固定件内侧壁通过第二固定弹簧固定连接。
13.长活动板上侧壁与短活动板下侧壁之间留有缝隙。
14.优选的,平衡组件包括互相匹配的圆弧形卡扣和活动球,圆弧形卡扣与一级固定件底面固定连接,活动球嵌入圆弧形卡扣内。
15.优选的,平衡组件设有4组,相邻两组角度为90度。
16.优选的,圆弧形卡扣缺口直径小于活动球直径。
17.优选的,活动球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与装置本体底部内壁接触。
18.优选的,稳定弹簧设有8组,相邻两组角度为45度。
19.优选的,装置本体底部外侧为橡胶材料制成。
2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2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其稳定弹簧的使用,使得其在受到外力时,胸腔引流瓶能保持水平方向的稳定,不会发生大幅度的偏移进而侧翻倾倒。
2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其平衡组件的使用,使得一级固定件受到较大的外力时,能通过平衡组件的移动来保持一级固定件的直立状态,避免引流瓶发生侧翻,进而导致引流管脱落甚至断裂。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胸腔引流固定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放置槽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引流瓶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装置本体
ꢀꢀꢀꢀꢀꢀꢀꢀꢀ
2、一级固定件
ꢀꢀꢀꢀꢀꢀꢀ
10、装置盖
ꢀꢀꢀꢀꢀꢀꢀ
二级固定件
29.21、平衡组件
ꢀꢀꢀꢀꢀꢀꢀꢀ
201、稳定弹簧
ꢀꢀꢀꢀꢀꢀꢀ
202、圆弧形卡扣
ꢀꢀ
203、活动球
30.204、固定板
ꢀꢀꢀꢀꢀꢀꢀꢀꢀ
205、活动板
ꢀꢀꢀꢀꢀꢀꢀꢀꢀ
2051、长活动板
ꢀꢀꢀ
2052、短活动板
31.2053、第一固定弹簧
ꢀꢀ
2054、第二固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踝关节训练仪,包括:
33.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呈圆柱形,其上扣设有圆环形装置盖10;
34.一级固定件2,所述一级固定件2呈圆柱形,其上无盖;
35.所述一级固定件2位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侧,其外侧壁与所述装置本体1内侧壁通过多组稳定弹簧201固定连接;
36.所述一级固定件2内设有可调式二级固定件20,其底壁外侧设有平衡组件21。
37.实际使用时,将胸腔引流装置放于床边或床下,保证水封瓶平面低于胸腔出口平面60

100cm,正常使用即可。
38.使用时,首先根据引流瓶尺寸大小不同分别拉动长活动板2051和短活动板2052使其与l型固定板204形成的容纳腔大于引流瓶的尺寸,随后放入引流瓶,松开活动板205,由于在第一固定弹簧2053和第二固定弹簧2054的作用下长活动板2051和短活动板2052分别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回复,直至抵住引流瓶的外壁,使引流瓶能够固定于二级固定件20内;
39.若患者亲属或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不经意碰倒胸腔引流固定装置,装置本体1会发生震动或是移动,一级固定件2放置于装置本体1内,震动会先经过稳定弹簧201的
减震,外侧小幅的震动经减震后对一级固定件2几乎不会产生影响;即便有大幅的震动或晃动在经稳定弹簧201减震后对一级固定件2产生影响,使一级固定件2产生偏移或是侧翻的趋势,其底部的平衡组件21会通过活动球的转动来校正其重心,使其保持直立,或是产生小幅的滑动,随后在稳定弹簧201的作用下回归稳定;稳定弹簧201与平衡组件21双重稳定保障下,避免外界的不确定力导致引流管脱离水封平面,导致患者引发并发症的问题。
40.所述二级固定件20包括固定板204和活动板205,所述固定板204为横置的l型板,其固定于所述一级固定件2底壁内侧;
41.所述活动板205包括长活动板2051和短活动板2052,所述长活动板2051为一矩形板,其与所述固定板204的长板平行且其高度为所述固定板204的2/5,所述长活动板2051上侧面与所述固定板204上侧面在同一平面,且其与所述一级固定件2内侧壁通过第一固定弹簧2053固定连接;
42.所述短活动板2052为一矩形板,其与所述固定板204的短板平行且其高度为所述固定板204的2/5,所述短活动板2052下侧面与所述一级固定件2底壁内侧接触,且其与所述一级固定件20内侧壁通过第二固定弹簧2054固定连接。
43.所述长活动板2051上侧壁与所述短活动板2052下侧壁之间留有缝隙。
44.二级固定件20采用l型的固定板204与两块互相交错开的的长活动板2051和短活动板2052组合使用的方式,使其在实际使用时具备了与市面上多种多样的引流瓶都能够匹配使用的目的,而长活动板2051和短活动板2052之间留有缝隙,使其运动互不干扰。
45.具体的,所述平衡组件21包括互相匹配的圆弧形卡扣202和活动球203,所述圆弧形卡扣202与所述一级固定件2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球203嵌入所述圆弧形卡扣202内;采用圆弧形卡扣202与活动球203配合使用的方式来达到稳定放置槽2的目的,在受到外力时,活动球可以通过其在圆弧形卡扣202内部的转动或小幅位移来保持放置槽2的直立状态,其后配合稳定弹簧201使放置槽2回归初始状态
46.具体的,所述平衡组件(21)设有4组,相邻两组角度为90度;从相互垂直的四个方向分解掉外来力,保持平衡。
47.具体的,所述圆弧形卡扣202缺口直径小于所述活动球203直径;通过圆弧形卡扣202与活动球203的直径差来确保活动球203不会脱出圆弧形卡扣202。
48.具体的,所述活动球20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与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内壁接触;活动球203采用金属材质使其更耐磨耐用。
49.具体的,所述稳定弹簧(201)设有8组,相邻两组角度为45度;8组稳定弹簧201使得胸腔引流固定装置稳定性更强,从多个角度分解外来力,最大限度减缓外来力的震动。
50.具体的,所述装置本体1底部外侧为橡胶材料制成;橡胶材料可以加大装置本体1与底面的摩擦力,使其放于地面是更稳固不易移动。
5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