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便携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4480发布日期:2021-04-06 12:1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智能便携式消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便携式消毒器。



背景技术:

市场上销售的消毒类产品,其内部结构往往通过整合方式布局,如:相关的电气元件整合在一电路板上,以提高整体性,但这种布局结构不利于后期维护,若某个电气元件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体(其他电气元件和电路板),导致维护成本高,且拆装不方便;此外,不合理的布局会影响气流的输送,导致出风量少,风力弱且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智能便携式消毒器,结构简单合理、能集中送风、便于拆卸和消毒效率高的便携式消毒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便携式消毒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筒、pcb底座、导风壳、面罩和防尘盖,所述pcb底座安装在下筒顶部,且pcb底座上开设进风口;导风壳中设有排风扇安装架,排风扇安装架内设有风道,风道内安装排风扇和臭氧发生器,且臭氧发生器位于排风扇上方,面罩呈环状结构,其环状部分有若干个出风孔,面罩中部为出风口,进风口、风道与出风口相通;面罩内壁凸设有导向部,导向部开设导向孔,导向部上设有导向弹片,导向弹片末端设有通孔,防尘盖下方设有与导向孔、通孔相对应的导向柱、定位销,导向柱活动穿过导向孔,定位销前端插入通孔中。

进一步地,下筒内装有高压包和电源。

进一步地,pcb底座的外侧面呈锥形且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隔条,导风壳支承于隔条上形成进风口。

进一步地,pcb底座中部设有圆形凹槽,电路板安装在圆形凹槽中,通过导风壳与pcb底座的压合完成电路板的固定。

进一步地,排风扇安装架的风道两侧设有卡槽,臭氧发生器插入卡槽中。

进一步地,面罩环状部分的出风孔间隔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智能便携式消毒器,通过高压包接通电源后,触发臭氧发生器进行工作,利用排风扇的抽气作用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排风扇安装架的风道中,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发生反应,达到消毒作用,从面罩的出风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cb底座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风扇安装架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风扇安装架内腔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面罩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图1:1下筒、2pcb底座、3排风扇安装架、4面罩、5防尘盖。

图2:20隔条、21圆形凹槽、22导柱、23齿槽、24圆环形挡边、25半圆凹槽。

图3~图4:30支撑条凹槽、31齿形条、32导柱孔、33卡槽、34支撑柱。

图5:40出风孔、41导向弹片、42导向孔、43通孔、44凸块、45导向部。

图6:50导向柱、51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消毒器包括下筒1、pcb底座2、导风壳、面罩4和防尘套5,其中下筒1装有高压包和电源。

请参照图1~图2,pcb底座2安装在下筒1顶部,pcb底座2的外侧面呈锥形且外侧面上设有若干隔条20,隔条20形成的圆环外径与导风壳的排风扇安装架3内径配合,导风壳支承于pcb底座2隔条20上,使得pcb底座2与导风壳间隔安装形成进风口,pcb底座2中部设有圆形凹槽21,电路板安装在圆形凹槽21中,通过导风壳与pcb底座2的压合完成电路板的固定;pcb底座2的下方设有圆环形挡边24,圆环形挡边24外径与下筒1的内径配合,且圆环形挡边24均匀分布四个半圆凹槽25,通过pcb底座的圆环形挡边24外径与下筒1的内径配合、圆环形挡边24上的4个半圆凹槽25与下筒内壁的四个凸条配合,完成pcb底座2与下筒1的固定安装。

请参照图1~图4,导风壳套在排风扇安装架3外,面罩4安装在导风壳顶部,导风壳外侧面均匀分布若干出气孔,排风扇安装架3内的风道设计成方形,风道中安装排风扇和臭氧发生器,排风扇安装架3的风道两侧设有卡槽33,臭氧发生器插入卡槽33中,且臭氧发生器位于排风扇上方,pcb底座2进风口、排风扇安装架3的风道和面罩4中部出风口相通;pcb底座2上设有导柱22,排风扇安装架3的底部设有导柱孔32,pcb底座2的导柱22与排风扇安装架3底部的导柱孔32配合,与此同时pcb底座2上设有齿槽23,排风扇安装架3底部设有齿形条31,通过pcb底座2的导柱22与排风扇安装架3底部的导柱孔32配合、pcb底座2上的齿槽23和排风扇安装架3底部的齿形条31配合,完成pcb底座2与排风扇安装架3的固定安装;排风扇安装架3的风道内设有四个支撑柱34,排风扇的四个边角处分别加工四个通孔,通过支撑柱34分别插入通孔中完成排风扇的安装。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面罩4呈环状结构,其环状部分设有若干个出风孔40,出风孔40间隔成环形分布且间隔距离相等,面罩的内侧设有四个凸块44分别插入排风扇安装架3的四个支撑条凹槽30中,完成面罩4和排风扇安装架3的固定安装。

请参照图5~图6,面罩4内壁凸设有导向部45,导向部45开设导向孔42,导向部45上设有导向弹片41,导向弹片41末端设有通孔43,防尘盖5下方设有与导向孔42、通孔43相对应的导向柱50、定位销51,且防尘盖5下方设有与导向孔42、通孔43相对应的导向柱50、定位销51,防尘盖5的导向柱50活动穿过导向孔42,定位销51前端插入通孔43中,使防尘盖5安装在面罩中部的出风口中。

请参照图1~图6,智能便携式消毒器的防尘盖5按下后,防尘盖的定位销51促使导向弹片41向下移动形成变形,此时高压包和排风扇均接通电源,高压包触发臭氧发生器进行工作,在排风扇的抽气作用下,消毒器周围的空气循环通过pcb底座2的进风口进入排风扇安装架3的风道内,与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行反应,对空气进行消毒,消毒完毕的空气通过面罩4顶部的出风孔40排出;当停止消毒器工作时,释放防尘盖5,防尘盖5未受到压力的作用,导向弹片41由变形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导向弹片41推动防尘盖5的定位销51向上移动,此时防尘盖5恢复至初始位置,由此消毒过程结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