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

文档序号:24995460发布日期:2021-05-11 14:4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



背景技术:

内镜导管可消毒反复使用,内镜导管每次装到包装袋内送去消毒以及消毒之后从包装袋内拿出来时,都存在打结的情况,在消毒前和消毒后使用时必须好好捋一捋才能顺,造成了时间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需研究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以克服前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可以让内镜导管按序盘圈后送去消毒以及消毒后再按序盘圈,方便下一次拿出来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包括套筒和盘圈筒,套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一,套筒的另一端为套入端,盘圈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二,盘圈筒的另一端为被套入端,套入端套装于被套入端内,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为盘圈空间,翼板一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一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尾端的卡持部一,翼板二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二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头端近侧的卡持部二,卡持部一和卡持部二相向且相错位,手柄一和手柄二反向且相错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持部一上开有卡槽一,卡持部二上开有卡槽二,所述卡槽一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二,卡槽二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一。采用卡槽的形式卡内镜导管,方便内镜导管的安装和拆卸;卡槽朝向的设计,可防止卡在卡槽一处的内镜导管在盘圈时脱出卡槽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轴向外扩形成挡板,盘卷筒和翼板二位于翼板一及挡板之间。防止套筒与盘卷筒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筒的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连接筒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筒的内壁有与外螺纹吻合的内螺纹。连接牢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翼板一、手柄一、卡持部一、盘圈筒、翼板二、手柄二、卡持部二、连接筒和挡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套筒、翼板一、手柄一和卡持部一一体成型,盘圈筒、翼板二、手柄二和卡持部二一体成型,连接筒和挡板一体成型。采用塑料材质,取材方便,成本低;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简便,结构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的有益效果如下:

(1)可以让内镜导管按序盘圈后送去消毒以及消毒后再按序盘圈,方便下一次拿出来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的使用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2为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的分解平面示意图。

图4为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套筒1,盘圈筒2,翼板一3,翼板二4,盘圈空间5,手柄一6,卡持部一7,卡槽一7a,手柄二8,卡持部二9,卡槽二9a,连接筒10,挡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4,所述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包括套筒1和盘圈筒2。套筒1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一3,套筒1的另一端为套入端。盘圈筒2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二4,盘圈筒2的另一端为被套入端,套入端套装于被套入端内。翼板一3和翼板二4之间为盘圈空间5。翼板一3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一6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尾端的卡持部一7。翼板二4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二8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头端近侧的卡持部二9。卡持部一7和卡持部二9相向且相错位,手柄一6和手柄二8反向且相错位。所述卡持部一7上开有卡槽一7a,卡持部二9上开有卡槽二9a,卡槽一7a的尺寸大于卡槽二9a的尺寸,卡槽一7a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二4,卡槽二9a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一3。卡持部一7和卡持部二9均为两个夹臂,卡槽一7a和卡槽二9a位于相应的两个夹臂之间。

所述套筒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连接筒10,连接筒10的轴向外扩形成挡板11,盘卷筒2和翼板二4位于翼板一3及挡板11之间。所述连接筒10的外径小于套筒1的内径,连接筒10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筒1的内壁有与外螺纹吻合的内螺纹。

所述套筒1、翼板一3、手柄一6、卡持部一7、盘圈筒2、翼板二4、手柄二8、卡持部二9、连接筒10和挡板11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取材方便,成本低。套筒1、翼板一3、手柄一6和卡持部一7一体成型,盘圈筒2、翼板二4、手柄二8和卡持部二9一体成型,连接筒10和挡板11一体成型,制作简便,结构牢固。

使用时,将内镜导管头端近侧(内镜导管头端较粗,可连接电刀)卡在卡持部二9的卡槽二9a内,拉直内镜导管,顺时针旋转手柄二8,这样整个内镜导管就能顺利盘在盘圈筒2上,内镜导管盘圈完成后的尾端卡在卡持部一7的卡槽一7a内,然后一起包装送去灭菌消毒,由于内镜导管按序盘圈后才送去消毒,不存在打结情况,在消毒之前不再需要进行捋顺,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消毒时,将内镜导管取下,将连接筒10拆下,及分离套筒1和盘圈筒2,同时进行灭菌消毒。内镜导管和本收纳器灭菌消毒后再安装好本收纳器,再重复操作前述方法,将内镜导管盘圈在盘圈筒2上,并且一起用洁净包装包装好。使用时,直接将本收纳器连带盘圈的内镜导管一起从洁净包装内取出,将导管头端从卡槽二9a上取下并连接电刀直接递给医生操作,内镜导管不会缠绕打结,不再需要捋顺之后才能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盘圈内镜导管时,手柄一6和手柄二8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往相反的方向施力,保证内镜导管顺利顺利盘圈。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盘圈筒,套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一,套筒的另一端为套入端,盘圈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二,盘圈筒的另一端为被套入端,套入端套装于被套入端内,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为盘圈空间,翼板一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一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尾端的卡持部一,翼板二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二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头端近侧的卡持部二,卡持部一和卡持部二相向且相错位,手柄一和手柄二反向且相错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一上开有卡槽一,卡持部二上开有卡槽二,卡槽一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二,卡槽二的开口端朝向翼板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轴向外扩形成挡板,盘卷筒和翼板二位于翼板一及挡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的外径小于套筒的内径,连接筒的外壁有外螺纹,套筒的内壁有与外螺纹吻合的内螺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翼板一、手柄一、卡持部一、盘圈筒、翼板二、手柄二、卡持部二、连接筒和挡板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套筒、翼板一、手柄一和卡持部一一体成型,盘圈筒、翼板二、手柄二和卡持部二一体成型,连接筒和挡板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包括套筒和盘圈筒,套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一,套筒的另一端为套入端,盘圈筒的一端沿轴向外扩形成翼板二,盘圈筒的另一端为被套入端,套入端套装于被套入端内,翼板一和翼板二之间为盘圈空间,翼板一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一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尾端的卡持部一,翼板二的两侧分别有手柄二和用于卡持内镜导管头端近侧的卡持部二,卡持部一和卡持部二相向且相错位,手柄一和手柄二反向且相错位。本实用新型的螺盘式内镜导管收纳器可以让内镜导管按序盘圈后送去消毒以及消毒后再按序盘圈,方便下一次拿出来用,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湘;陈继华;邝丽荷;黄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15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