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7143发布日期:2021-05-04 10:08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



背景技术: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癫痫患者在发病时通常意识丧失,可出现突然、强烈的肢体抽搐,同时会出现牙关紧闭、呕吐等,如果病人发作时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患者很可能会咬伤舌部,甚至出现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

癫痫患者发作时通常分为先兆期、强直期、阵挛期及惊厥后期,患者在强直期与阵挛期时不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强制控制,以免使患者肢体受伤,在患者进入惊厥后期时往往需要专人看护,防止患者再次发作,并且需要患者侧卧,以便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目前患者在侧卧时身体易晃动,导致平躺或趴着,容易堵住患者的口鼻,导致患者窒息,需要专人在一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扶持,增加了看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癫痫患者发作时体位无法固定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方向的床框,床框上端设有t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夹板下端面可与床框上端面接触,夹板下端铰接有摆杆,两个摆杆的自由端铰接有一个推杆,床框内设有置物板,置物板上端设有位于推杆后方的置物箱,置物箱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端贯穿置物箱且同轴设有齿轮,摆杆下端设有与齿轮啮合且可上下移动的齿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夹板的设置,便于患者保持侧卧状态,避免患者在无意识晃动时体位发生改变,避免患者仰卧或趴卧,便于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降低患者窒息的风险,减轻了看护人员的看护负担,气囊枕的设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拉绳与拉环的设置,便于看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提高看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前后方向的床框1,床框1上端设有t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3,夹板3下端面可与床框1上端面接触,夹板3下端铰接有摆杆4,两个摆杆4的自由端铰接有一个推杆5,床框1内设有置物板6,置物板6上端设有位于推杆5后方的置物箱7,置物箱7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端贯穿置物箱7且同轴设有齿轮9,摆杆4下端设有与齿轮9啮合且可上下移动的齿条10。

为了使转轴8转动,所述的转轴8上设有位于置物箱7内的拉绳11,拉绳11自由端贯穿置物箱7的右端且设有拉环12。

为了使对转轴8进行限位,所述的转轴8上同轴设有位于置物箱7内的棘轮13,置物箱7内设有可与棘轮13啮合且上下方向的棘爪14,棘爪14中部经前后轴向的连轴15与置物箱7铰接连接。

为了使棘爪14摆动,所述的棘爪14右端与置物箱7之间设有位于连轴15下方的弹簧片16,置物箱7右侧壁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滑动槽17,置物箱7内设有与滑动槽17滑动连接的t形杆18,t形杆18左端与棘爪14上侧接触。

为了对齿条10进行限位,所述的齿条10后端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19,置物箱7上设有与导向槽19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0。

为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支撑板2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的气囊枕2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夹板3下端面与窗框上端面接触;

癫痫患者在发作时进入惊厥后期时,看护人员使患者侧卧在支撑板2上,患者的头部位于气囊枕21上,向右拉动拉环12,拉环12经拉绳11带动转轴8顺时针转动,转轴8同时带动齿轮9与棘轮13顺时针转动,齿轮9经齿条10带动推杆5向上移动,推杆5经摆杆4带动两个夹板3的相背端向上摆动,同时,棘爪14在弹簧片16的作用下始终与棘轮13保持啮合;

当夹板3向上摆动到竖直状态时,停止拉动拉环12,两个夹板3的相对面分别与患者的前胸、后背接触,同时,棘轮13在棘爪14的作用下无法逆时针转动,两个夹板3的自由端无法相背摆动,患者在无意识晃动时体位不会发生改变,便于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避免患者被堵塞口鼻;

需要将患者从本装置上移下时,向左推动t形杆18,t形杆18带动棘爪14上端向左摆动,棘爪14下端同步向右摆动并挤压弹簧片16,棘爪14与棘轮13脱离啮合,使两个夹板3相背摆动,夹板3经摆杆4带动推杆5向下移动,推杆5经齿条10带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齿轮9经转轴8带动棘轮13逆时针转动,转轴8将拉绳11收入置物箱7内;

当夹板3下端面与床框1上端面接触时,上述运动停止,松开t形杆18,棘爪14下端在弹簧片16的作用下向左摆动并与棘轮13啮合,棘爪14上端带动t形杆18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可将患者从支撑板2上扶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夹板的设置,便于患者保持侧卧状态,避免患者在无意识晃动时体位发生改变,避免患者仰卧或趴卧,便于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降低患者窒息的风险,减轻了看护人员的看护负担,气囊枕的设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拉绳与拉环的设置,便于看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提高看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包括前后方向的床框(1),其特征在于,床框(1)上端设有t形的支撑板(2),支撑板(2)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3),夹板(3)下端面可与床框(1)上端面接触,夹板(3)下端铰接有摆杆(4),两个摆杆(4)的自由端铰接有一个推杆(5),床框(1)内设有置物板(6),置物板(6)上端设有位于推杆(5)后方的置物箱(7),置物箱(7)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8),转轴(8)前端贯穿置物箱(7)且同轴设有齿轮(9),摆杆(4)下端设有与齿轮(9)啮合且可上下移动的齿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8)上设有位于置物箱(7)内的拉绳(11),拉绳(11)自由端贯穿置物箱(7)的右端且设有拉环(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8)上同轴设有位于置物箱(7)内的棘轮(13),置物箱(7)内设有可与棘轮(13)啮合且上下方向的棘爪(14),棘爪(14)中部经前后轴向的连轴(15)与置物箱(7)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爪(14)右端与置物箱(7)之间设有位于连轴(15)下方的弹簧片(16),置物箱(7)右侧壁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滑动槽(17),置物箱(7)内设有与滑动槽(17)滑动连接的t形杆(18),t形杆(18)左端与棘爪(14)上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10)后端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19),置物箱(7)上设有与导向槽(19)滑动连接的导向杆(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上端设有位于其后侧的气囊枕(21)。


技术总结
一种癫痫病患者看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癫痫患者发作时体位无法固定的问题;包括前后方向的床框,床框上端设有T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左右两端分别铰接有夹板,夹板下端面可与床框上端面接触,夹板下端铰接有摆杆,两个摆杆的自由端铰接有一个推杆,床框内设有置物板,置物板上端设有位于推杆后方的置物箱,置物箱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转轴前端贯穿置物箱且同轴设有齿轮,摆杆下端设有与齿轮啮合且可上下移动的齿条;便于看护人员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固定,提高看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郭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