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6326发布日期:2021-07-27 13:3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药刷,尤其涉及一种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



背景技术: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在牲畜患病时,经常需要对牲畜的身体进行刷药,因此就需要使用到上药刷。

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913697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畜牧兽医用上药刷,上药刷本体和把手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把手的一端和储药管连接,储药管的一端设有连接柱,上药刷本体下部和多个固定块内部相互连通,固定块内设有多个分隔板,多个分隔板间隔设置,相邻分隔板之间设有梳齿条,梳齿条的内部中空结构构成注药腔体,梳齿条的内部和固定块内部相互连通,梳齿条的一端延伸至固定块下部,梳齿条的下部设有上药孔;所述固定块下部设有轨道槽,调整板能够通过轨道槽来回滑动,调整板上设有多个加密齿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梳齿条密度可以调节,可以作为普通毛刷使用,也可以作为上药刷使用,容易操作,价格低廉,功能多样,实用性较强。该装置虽然能够对牲畜进行刷药,但是使用时只有一面具有毛刷,刷药不方便,同时,在毛刷朝上时,药液不能进入到毛刷上。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双面刷药、毛刷朝上能加药的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的上药刷只能单面使用、毛刷朝上时不能加药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面刷药、毛刷朝上能加药的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包括有:壳体;进料管,安装在壳体上;盖子,安装在进料管上;控料组件,安装在壳体上,通过按压方式进行控料;第一刷药组件,安装在壳体上,通过移动方式进行刷药。

作为优选,控料组件包括有:把手,安装在壳体上;推板,滑动式安装在壳体内;凹形压板,滑动式安装在壳体上,凹形压板与推板连接;弹簧,安装在凹形压板与壳体之间;直导杆,安装在把手上;压杆,滑动式安装在直导杆上,压杆与凹形压板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刷药组件包括有:第一出药管,第一出药管至少两根,安装在壳体上,第一出药管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至少两个第一出药孔;第一刷毛,安装在壳体上;第一弧形导套,安装在壳体前侧;第一弧形导杆,滑动式安装在第一弧形导套内;第一弧形档杆,安装在第一弧形导杆上,第一弧形档杆上均匀间隔的开有与第一出药管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第一弧形档杆与第一出药管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二刷药组件,壳体上设有通过移动方式进行刷药的第二刷药组件,第二刷药组件包括有:第二弧形导套,安装在壳体上;第二弧形导杆,滑动式安装在第二弧形导套内;第二弧形档杆,安装在第二弧形导杆上,第二弧形档杆上均匀间隔的开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第二出药管,安装在壳体上,第二出药管与第二弧形档杆滑动配合,第二出药管上开有一排第二出药孔;第二刷毛,安装在壳体上。

作为优选,把手与压杆上均开有纹路。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料组件,在对牲畜进行刷药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添加药液,不仅加快了对牲畜刷药的速度,同时,也可以防止药液浪费,通过第一出药管进行出药,不管第一刷毛朝上还是朝下,都可以进行药液的添加,设备使用更加方便,通过第二刷药组件,可以对牲畜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刷药,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刷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刷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_壳体,2_进料管,3_盖子,4_控料组件,41_把手,42_推板,43_弹簧,44_直导杆,45_压杆,46_凹形压板,5_第一刷药组件,51_第一出药管,52_第一出药孔,53_第一刷毛,54_第一弧形导套,55_第一弧形导杆,551_第一弧形档杆,56_第一通孔,6_第二刷药组件,61_第二弧形导套,611_第二弧形导杆,62_第二弧形档杆,63_第二通孔,64_第二出药管,65_第二出药孔,66_第二刷毛,7_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畜牧业用的牲畜上药刷,如图1-3所示,包括有壳体1、进料管2、盖子3、控料组件4和第一刷药组件5,壳体1左侧上部设有进料管2,进料管2上套设有盖子3,壳体1右侧与后侧之间连接有通过按压方式进行控料的控料组件4,壳体1底部设有通过移动方式进行刷药的第一刷药组件5。

在需要使用该装置对牲畜进行上药时,首先打开盖子3,然后将药液通过进料管2加入到壳体1内并关上盖子3,然后通过控料组件4将药液加入到第一刷药组件5上,随后即可使用该装置对牲畜进行刷药。

控料组件4包括有把手41、推板42、弹簧43、直导杆44、压杆45和凹形压板46,壳体1右侧前方通过螺钉固接有把手41,壳体1内滑动式设有推板42,壳体1后部滑动式设有凹形压板46,凹形压板46前端连接在推板42上,凹形压板46后部与壳体1后侧之间连接有弹簧43,把手41后侧左部焊接有直导杆44,直导杆44上滑动式设有压杆45,压杆45左端与凹形压板46焊接。

在需要将药液加入到第一刷药组件5上时,用手握住把手41,并按动压杆45向前侧移动,带动凹形压板46向前侧移动,弹簧43压缩,同时凹形压板46向前移动带动推板42向前移动,通过推板42将药液压入第一刷药组件5上,在不需要加药时,松开压杆45,在弹簧4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凹形压板46及其上装置复位。然后即可握住把手41使用该装置对牲畜刷药。如此,在对牲畜进行刷药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添加药液,不仅加快了对牲畜刷药的速度,同时,也可以防止药液浪费。

第一刷药组件5包括有第一出药管51、第一刷毛53、第一弧形导套54、第一弧形导杆55和第一弧形档杆551,壳体1前侧下部均匀间隔的设有一排第一出药管51,第一出药管51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一排第一出药孔52,壳体1底部均匀间隔的设有第一刷毛53,壳体1前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弧形导套54,第一弧形导套54内滑动式设有第一弧形导杆55,第一弧形导杆55底部焊接有第一弧形档杆551,第一弧形档杆551与第一出药管51滑动连接,第一弧形档杆551上均匀间隔的开有与第一出药管51数量相同的第一通孔56,第一通孔56与第一出药管51配合。

在进行刷药时,转动第一弧形导杆55带动第一弧形档杆551转动,使得第一通孔56与第一出药管51重合,在推板42向前移动时,将药液压入第一出药管51内,药液通过第一出药孔52流在第一刷毛53上,然后即可进行刷药,在刷药完毕后,转动第一弧形导杆55带动第一弧形档杆551转动复位即可。如此,通过第一出药管51进行出药,不管第一刷毛53朝上还是朝下,都可以进行药液的添加,设备使用更加方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4所示,还包括有第二刷药组件6,壳体1顶部设有通过移动方式进行刷药的第二刷药组件6,第二刷药组件6包括有第二弧形导套61、第二弧形导杆611、第二弧形档杆62、第二出药管64和第二刷毛66,壳体1前侧上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弧形导套61,第二弧形导套61内滑动式设有第二弧形导杆611,第二弧形导杆611顶部焊接有第二弧形档杆62,第二弧形档杆62上均匀间隔的开有一排第二通孔63,壳体1顶部前侧均匀间隔的设有与第二通孔63数量相同的第二出药管64,第二出药管64上均匀间隔的开有一排第二出药孔65,第二出药管64与第二弧形档杆62滑动配合,壳体1顶部均匀间隔的设有第二刷毛66。

在对牲畜进行刷药时,若是遇到凹陷的地方,可以将设备反转180°,使用上部的第二刷毛66进行刷药,通过同样的方式对第二刷毛66进行上药,如此,可以对牲畜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进行刷药,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把手41与压杆45右部均开有纹路7。

纹路7可以增加设备的摩擦力,设备使用更加顺手。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