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6583发布日期:2021-05-25 12: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



背景技术:

足下垂是骨外科体征之一。患者坐位,两下肢自然悬垂,如见足处于跖屈位且完全不能主动背屈与内、外翻,则为足下垂。足下垂是由于患者坐骨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或下肢瘫痪等造成。治疗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穿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手术切除、电刺激等。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覆脚带和第二覆脚带,所述主体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其中第一覆脚带与第三覆脚带位于同一侧,所述主体内部中空,且该主体内部中空处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中间部分弯折呈90°,所述主体背面一端设有一个开口,且该开口连接主体的中空部分,所述开口一侧设有魔术贴勾面体,所述第一覆脚带、第三覆脚带远离主体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勾面体,该魔术贴勾面体可粘贴在主体、第二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上。

优选的,所述主体、第一覆脚带和第二覆脚带的背面上端处均设置第一固定带,三条该第一固定带在同一水平线上间隔设置,三条所述第一固定带上端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体,且魔术贴勾面体可粘贴在第一固定带上,所述主体、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的背面下端处均设置可供第一固定带穿过的第一扣环,三个所述第一扣环与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带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覆脚带与第三覆脚带背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带,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外端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体,且魔术贴勾面体可粘贴在第二固定带上,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扣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覆脚带、第二覆脚带、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均为海绵材质,且所述第一覆脚带、第二覆脚带、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上设有多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由铝质金属制成,且支撑条中间部分设有弧度形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穿过第一扣环,并通过魔术贴勾面体拉紧粘贴,所述第二固定带穿过第二扣环,环绕小腿后通过魔术贴勾面体拉紧粘贴,脚面部分与主体下端贴合,主体上端与小腿前端贴合,且支撑条折弯部分接脚关节部分贴合,可使小腿与脚部保持固定姿势;

2、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有开口,该开口连接主体的中空部分,支撑条可通过该开口取出或放入,所述支撑条中间部分设有弧度形态,该弧度形态可通过外力调节其弧度,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弧度进行调节;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覆脚带、第二覆脚带、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均为海绵材质,海绵材质可降低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对脚部的压力,不至于勒疼脚部,且海绵材质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吸收流出的汗,且第一覆脚带、第二覆脚带、第三覆脚带和第四覆脚带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保证了矫正带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第一覆脚带;2、第二覆脚带;3、第三覆脚带;4、第四覆脚带;5、主体;6、支撑条;7、开口;8、魔术贴勾面体;9、第一固定带;10、第一扣环;11、第二固定带;12、第二扣环;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足下垂矫正带,包括主体5,所述主体5上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覆脚带1和第二覆脚带2,所述主体5下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覆脚带3和第四覆脚带4,其中第一覆脚带1与第三覆脚带3位于同一侧,所述主体5内部中空,且该主体5内部中空处设有支撑条6,所述主体5背面一端设有一个开口7,且该开口7连接主体5的中空部分,所述开口7一侧设有魔术贴勾面体8,所述第一覆脚带1、第三覆脚带3远离主体5的一端设有魔术贴勾面体8,该魔术贴勾面体8可粘贴在主体5、第二覆脚带2和第四覆脚带4上,所述支撑条6由铝质金属制成,支撑条6可通过该开口7处取出或放入,支撑条6可通过外力调节成适合使用者的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5、第一覆脚带1和第二覆脚带2的背面上端处均设置第一固定带9,三条该第一固定带9在同一水平线上间隔设置,三条所述第一固定带9上端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体8,且魔术贴勾面体8可粘贴在第一固定带9上,所述主体5、第三覆脚带3和第四覆脚带4的背面下端处均设置可供第一固定带9穿过的第一扣环10,三个所述第一扣环10与三个所述第一固定带9位置相对应。三条第一固定带9配合三个第一扣环10,对其拉紧,可增加脚腕与脚掌的连接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覆脚带1与第三覆脚带3背面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带11,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11的外端设置有魔术贴勾面体8,且魔术贴勾面体8可粘贴在第二固定带11上,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带11远离主体5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扣环12。两条第二固定带11配合两个第二扣环12,对其拉紧,可增加矫正带对脚部上下方向的包覆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覆脚带1、第二覆脚带2、第三覆脚带3和第四覆脚带4均为海绵材质,且所述第一覆脚带1、第二覆脚带2、第三覆脚带3和第四覆脚带4上设有多个通孔13,多个通孔保证了矫正带的透气性。

穿戴方式:先将主体5背面的下端与脚面贴合,主体5背面的上端与小腿贴合,将第二覆脚带2贴合在脚底下,再将第一覆脚带1贴合在第二覆脚带2上,将第四覆脚带4绕到小腿后侧,再将第三覆脚带3贴合到第四覆脚带4,并通过第一覆脚带1和第三覆脚带3外端设置的魔术贴勾面体8分别粘贴到第二覆脚带2和第四覆脚带4上连接固定,三条第一固定带9分别穿过三个对应第一扣环10,穿过三个对应的第一扣环10后,将其折回,拉紧并利用设置在第一扣环10上端的魔术贴勾面体8粘贴在第一固定带9上,通过三条第一固定带9的提拉,小腿与脚面呈90°,两条第二固定带11分别沿脚底和小腿包覆一圈后分别穿过两个对应的第二扣环12,最后将其折回拉紧,并将设置在第二固定带11外端的魔术贴勾面体8粘贴在第二固定带11上,通过两条第二固定带11分别对小腿与脚部捆绑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