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泵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2254发布日期:2021-09-25 09: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输注泵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注泵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使用外接电源的输注泵来说,输注泵上的插座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但是,在某些意外情况下,与输注泵配合使用的药液等液态导电介质可能会出现泄漏的情况,一但这些泄漏的药液渗入插座,就可能使得输注泵在通电状态下发生短路,甚至会引发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短路风险的输注泵及医疗设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输注泵,包括:
5.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口;
6.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安装输液器;
7.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座体、火线导电端子、零线导电端子和地线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座体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口中,所述火线导电端子的一端、所述零线导电端子的一端和所述地线导电端子的一端均从所述第一座体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一座体,且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火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零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
8.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且通过所述插座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来实现供电,以在供电环境下控制驱动机构的驱动工作;
9.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插座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来实现供电,以在供电环境下且在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挤压或者推动输液器,使所述输液器内的液体向患者方向移动。
10.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
11.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安装口;
12.插座,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座体、火线导电端子、零线导电端子和地线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座体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口中,所述火线导电端子的一端、所述零线导电端子的一端和所述地线导电端子的一端均从所述第一座体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一座体,且伸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火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大于所述零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
13.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注泵及医疗设备,通过将插座的火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设置为大于零线导电端子的离地高度,可以在液态导电介质发生泄漏时,降低液态导电介质漫到与火线导电端子接触的位置的风险,可以降低对地短路的风险,尤其是针对类似于输注泵这类工作环境中涉及液体的医疗设备,进而可以提高输注泵及医疗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注泵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同时示出了输液器;
15.图2为图1所示的输注泵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所示的壳体与插座之间的爆炸图;
17.图4为图3中所示的插座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4所示的插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图3中所示的接口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图2中所示的壳体省略了罩壳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展示的是容纳腔内的结构;
21.图8为图7中所示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b所指的位置为底壳与接口安装板连接的位置;
22.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输注泵(医疗设备)100;壳体10;容纳腔10a;挡水槽10b;排水孔10c;接口安装板101;第一安装口101a;板体1011;凸沿1012;第三安装口101b;底壳102;挡水筋102a;罩壳103;第二安装口103a;插座20;第一座体201;第一插槽201a;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地线导电端子204;第一绝缘凸块205;第二绝缘凸块206;第三绝缘凸块207;第一固线板208;第一穿线孔208a;第二固线板209;第二穿线孔209a;第三固线板210;第三穿线孔210a;连接板211;第一防水沿50;第三防水沿60;推拉盒组件70;连接轴80;接口座90;输液器200。
具体实施方式
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高度”为附图2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注泵,请参阅图1至图5、图7,该输注泵100包括:壳体10、安装组件(图未示出)、插座20、驱动机构(图未示出)和控制电路(包含处理器等控制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图未示出)。壳体10具有容纳腔10a、以及与容纳腔10a连通的第一安装口101a。安装组件设置在壳体10上,用于安装输液器200。插座20包括第一座体201、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第一座体201穿设在第一安装口101a中,火线导电端子202的一端、零线导电端子203的一端和地线导电端子204的一端均从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穿过第一座体201,且伸入容纳腔10a中。火线导电端子202的离地高度大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离地高度。
28.其中,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设置在容纳腔10a中,通过插座20与
外接电源电连接,可以实现对控制电路供电,以使控制电路在供电(上电)环境下控制驱动机构的驱动工作,以及其他元器件的工作,类似压力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等。通过插座20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来实现供电,可以实现对驱动机构(电机等)的供电,以使驱动机构在供电(上电)环境下才可以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通过挤压或者推动输液器,使输液器内的液体向患者方向移动。
29.输注泵100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其利用驱动机构的机械驱动力,可以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剂量精准且安全进入患者体内。输注泵100主要包括输液泵和注射泵两大类,图1所示的输注泵100是注射泵,该注射泵还包括推拉盒组件70和连接轴80,连接轴80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连接轴80的另一端与推拉盒组件70连接,推拉盒组件70用于与装夹在注射泵上的输液器200的活塞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连接轴80能够带动推拉盒组件70进行直线运动,推拉盒组件70推动活塞在输液器200的针筒内运动,由此实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
30.本实施例所述的火线导电端子202是指插座20上连接火线的导电端子,零线导电端子203是指插座20上连接零线的导电端子,地线导电端子204是指插座20上连接地线的导电端子。火线导电端子202的离地高度是指输注泵100处于使用状态下,火线导电端子202的最低点与输注泵100的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零线导电端子203的离地高度是指输注泵100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下,零线导电端子203的最低点与输注泵100的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
31.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插座20在壳体10上竖向布置,火线导电端子202位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正上方,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插座20也可以在壳体10上倾斜布置,即火线导电端子202位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斜上方,或者,插座20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布置方式,只要保证火线导电端子202的离地高度大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离地高度即可。
32.本实施例的插座20为交流电插座(ac插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插座20也可以是直流电插座(dc插座)。
33.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朝靠近容纳腔10a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一插槽201a,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均位于第一插槽201a中,设置第一插槽201a既可以对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使得输注泵的背面壳体更为平整,外观更加美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插槽201a。
3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插座20还包括连接板211,连接板211围设在第一座体201的周侧,用于与壳体10紧固连接,以起到固定插座20的作用。
35.本实施例的第一座体201与第一安装口101a之间密封连接,具体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201与第一安装口101a之间可以设置硅胶密封圈,硅胶可以满足医疗环境下的清洁消毒要求,且硅胶不易变性,可靠性高。第一座体201与硅胶密封圈采用过盈的装配方式连接,以实现防水的目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201与第一安装口101a之间也可以设置橡胶密封圈或者密封垫。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座体201与第一安装口101a之间也可以不采用密封连接。
36.当液态导电介质发生泄漏之后,由于自重的原因,液态导电介质会向下流,而根据公知常识可知,在通电状态下,液态导电介质至少需要漫到与火线导电端子接触的位置,使得与火线导电端子连接的火线通过液态导电介质与大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导电回路时,才有
可能发生对地短路的情况。
37.而由于本实施例的火线导电端子202的离地高度大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离地高度,所以,在液态导电介质比较多的情况下,液态导电介质也只会先漫到与零线导电端子203接触的位置,但是,即使液态导电介质漫到了与零线导电端子203接触的位置,甚至漫过了零线导电端子203,只要液态导电介质没有漫到与火线导电端子202接触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对地短路的情况,由此,与相关技术中,将火线导电端子202和零线导电端子203设置在同一高度相比,可以降低对地短路的风险。
38.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插座20还包括第一绝缘凸块205和第二绝缘凸块206,第一绝缘凸块205和第二绝缘凸块206间隔设置在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火线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过第一绝缘凸块205和第一座体201,且伸入容纳腔中;零线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过第二绝缘凸块206和第一座体201,且伸入容纳腔中。
39.在通电状态下,如果液态导电介质与火线导电端子和零线导电端子接触,使得与火线导电端子连接的火线和与零线导电端子连接的零线通过液态导电介质形成导电回路的话,也可能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
40.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间隔的第一绝缘凸块205和第二绝缘凸块206,可以避免液态导电介质从火线导电端子202上流到零线导电端子203上而形成导电回路,由此,可以降低相间短路的风险。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输注泵100还可以降相间短路的风险,进而可以提高输注泵100稳定性。
41.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施例的插座20还包括第三绝缘凸块207。第三绝缘凸块207设置在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且第三绝缘凸块207至少与第一绝缘凸块205间隔设置,也就是说,在保证第三绝缘凸块207与第一绝缘凸块205间隔设置的前提下,第三绝缘凸块207可以与第二绝缘凸块206相连,也可以与第二绝缘凸块206间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凸块205、第二绝缘凸块206和第三绝缘凸块207三者之间均间隔设置。地线导电端子204的一端穿过第三绝缘凸块207和第一座体201,且伸入容纳腔10a中。
42.在通电状态下,如果液态导电介质与火线导电端子和地线导电端子接触,使得与火线导电端子连接的火线和与地线导电端子连接的地线通过液态导电介质形成导电回路的话,也会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所以,第三绝缘凸块207需要与第一绝缘凸块205间隔设置,以避免流到火线导电端子202上的液态导电介质与流到地线导电端子204上的液态导电介质相互连通而形成导电回路,而与零线导电端子203连接的零线和与地线导电端子204连接的地线通过液态导电介质连通形成导电回路的话,不会发生相间短路的情况,所以,第三绝缘凸块207可以与第二绝缘凸块206相连,也可以与第二绝缘凸块206间隔设置。
43.本实施例的第一绝缘凸块205、第二绝缘凸块206和第三绝缘凸块207的材质均为绝缘塑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凸块205、第二绝缘凸块206和第三绝缘凸块207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绝缘材料。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三绝缘凸块207。
44.本实施例的输注泵10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0a中的第一导线(图未示出)、第二导线(图未示出)和第三导线(图未示出)。第一导线与火线导电端子202连接,且朝垂直于火线导电端子202的方向出线。第二导线与零线导电端子203连接,且朝垂直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方向出线。第三导线与地线导电端子204连接,且朝垂直于地线导电端子204的方向出线。也就是说,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在容纳腔10a中是以侧出线的方式进行布置的,
由此,可以节省容纳腔10a中的空间,进而使得输注泵100的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紧凑。
4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和图7,本实施例的插座20包括设置在第一座体201上,且位于容纳腔10a中的第一固线板208、第二固线板209和第三固线板210,第一固线板208具有第一穿线孔208a,第二固线板209具有第二穿线孔209a,第三固线板210具有第三穿线孔210a。第一固线板208设置在火线导电端子202的一侧,第一导线的一端穿过第一穿线孔208a,且与火线导电端子202伸入容纳腔10a中的一端连接。第二固线板209设置在零线导电端子203的一侧,第二导线的一端穿过第二穿线孔209a,且与零线导电端子203伸入容纳腔10a中的一端连接。第三固线板210设置在地线导电端子204的一侧,第三导线的一端穿过第三穿线孔210a,且与地线导电端子204伸入容纳腔10a中的一端连接。设置第一固线板208、第二固线板209和第三固线板210可以便于固定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更进一步地,输注泵100还可以包括绝缘罩(图未示出),绝缘罩罩设在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位于容纳腔10a中的一端,也就是说,在对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进行出线封胶之后,可以将绝缘罩罩设在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位于容纳腔10a中的一端,以进一步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46.请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口101a为防呆口,第一座体201的外形与防呆口的形状相匹配。将第一安装口101a设置为防呆口,可以防止插座20出现反装或倒装的情况。
47.在本实施例中,防呆口的形状为具有四个圆角的矩形,四个圆角中,有三个圆角(即图6中的圆角r2)的半径相同,而第四个圆角(即图6中的圆角r1)的半径与其它三个圆角的半径不相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一个圆角的半径与另外三个圆角的半径均不相同,而另外三个圆角中,可以是其中两个圆角的半径相同,也可以是三个圆角的半径互不相同,即,只要保证四个圆角中,至少有两个圆角的半径互不相同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防呆口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只要能够起到防呆作用即可。
48.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施例的壳体1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10a中的挡水槽10b,挡水槽10b的设置位置满足:至少从第一安装口101a渗入容纳腔10a中的液态导电介质能够流入挡水槽10b中。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液态导电介质从第一安装口101a与第一座体201之间缝隙渗入容纳腔10a中的话,液态导电介质也可以沿容纳腔10a的内侧壁流入设置在容纳腔10a中的挡水槽10b中,以避免液态导电介质流到容纳腔10a中的其它元器件上。
49.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3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接口安装板101、底壳102和罩壳103,接口安装板101主要用于设置包括插座20在内的各种接口,接口安装板101具有第一安装口101a,罩壳10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安装口103a。底壳102和罩壳103连接,以合围形成容纳腔10a,第二安装口103a与容纳腔10a连通,接口安装板101设置在第二安装口103a处。底壳102上形成有位于容纳腔10a中的挡水筋102a,挡水筋102a与罩壳103的侧壁连接,以在第二安装口103a的下侧合围形成挡水槽10b。挡水槽10b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口103a的长度。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液态导电介质从第一安装口101a与第一座体201之间缝隙,或者,液态导电介质从第二安装口103a与接口安装板101之间缝隙渗入容纳腔10a中的话,液态导电介质都可以沿容纳腔10a的内侧壁流入设置在容纳腔10a中的挡水槽10b中。
5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接口安装板101,比如,第一安装口101a可以直接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同时,壳体10的底壁上形成有位于容纳腔10a中的挡水筋102a,挡水筋102a与壳体10a的侧壁连接,以在第一安装口101a的下侧合围形成挡水槽10b。挡水槽10b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口101a的长度。
51.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壳体10上还具有排水孔10c,排水孔10c与挡水槽10b连通,由此,可以将流入挡水槽10b中的液态导电介质排到壳体10外。
52.请参阅图3和图6,本实施例的第二安装口103a设置在罩壳103的后侧壁上,接口安装板101包括具有第一安装口101a的板体1011,以及设置在板体1011外表面的凸沿1012,凸沿1012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水的作用。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凸沿1012是从第一安装口101a的上侧延伸到第一安装口101a的左右两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凸沿1012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一安装口101a的上侧,即凸沿1012至少位于第一安装口101a的上侧。凸沿1012的外端面不凸出于罩壳103的后侧壁的外表面,也就是说,凸沿1012的外端面可以与罩壳103的后侧壁的外表面平齐,也可以位于罩壳103的后侧壁的外表面的内侧,由此,可以使得输注泵100的外观能够更加美观。
53.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罩壳103的后侧壁的一部分朝靠近容纳腔10a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凹陷部,第二安装口103a设置在凹陷部的底壁上,相当于壳体10位于凹陷部周侧的侧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挡水的作用。
54.请参阅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的第一安装口101a设置在壳体10的侧壁上,输注泵100还包括第一防水沿50,第一防水沿50设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一安装口101a的上侧。设置第一防水沿5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液态导电介质等从插座20的上侧流到插座20上。
5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具有与外接电源配合的第一插接区,对于有第一插槽201a的插座20来说,第一插接区就是指的第一插槽201a的开口所对应的区域,对于没有第一插槽201a的插座20来说,第一插接区就是指外接插头与插座20插接时,外接插头在第一座体201上的投影区域。插座2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座体201上的第二防水沿,第二防水沿位于第一插接区的上侧。可以理解的是,输注泵100上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防水沿50和第二防水沿,也可以只设置第一防水沿50或只设置第二防水沿。
5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壳体10的侧壁上还具有与容纳腔10a连通的第三安装口101b,输注泵100包括穿设在第三安装口101b中的接口座9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三安装口101b也设置在接口安装板101上,且位于凸沿1012所围出来的区域内。接口座90是输注泵100上具有其它用途的接口,输注泵100还包括第三防水沿60,第三防水沿60设置在壳体10的外表面,且位于第三安装口101b的上侧。设置第三防水沿60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液态导电介质等流到接口座90上。
5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接口座90包括第二座体和第四防水沿,第二座体具有第二插接区,第二座体穿设在第三安装口101b中,且第二插接区位于第二座体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与插座20类似,第二座体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也可以朝靠近容纳腔10a的方向凹陷,以形成第二插槽,对于有第二插槽的接口座90来说,第二插接区就是指的第二插槽的开口所对应的区域,对于没有第二插槽的接口座90来说,第一插接区就是指外接接头与
接口座90插接时,外接接头在第二座体上的投影区域。第四防水沿设置在第二座体上,且位于第二插接区的上侧。可以理解的是,输注泵100上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三防水沿60和第四防水沿,也可以只设置第三防水沿60或只设置第四防水沿。
58.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7,该医疗设备100包括壳体10和插座2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0a、以及与容纳腔10a连通的第一安装口101a。插座20包括第一座体201、火线导电端子202、零线导电端子203和地线导电端子204。第一座体201穿设在第一安装口101a中,火线导电端子202的一端、零线导电端子203的一端和地线导电端子204的一端均从第一座体201背离容纳腔10a的一侧穿过第一座体201,且伸入容纳腔10a中。火线导电端子202的离地高度大于零线导电端子203的离地高度。
5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医疗设备100可以是输注泵(包括但不限于注射泵和输液泵)、麻醉机、呼吸机、监护仪、诊断设备、超声设备等具有壳体10和插座20,且需要通过插座20与外接电源连接的医疗设备。请参阅图8至图9,本实施的壳体10包括接口安装板101、底壳102和罩壳103,接口安装板101主要用于设置包括插座20在内的各种接口,接口安装板101具有第一安装口101a,罩壳103的侧壁上具有第二安装口103a。底壳102和罩壳103连接,以合围形成容纳腔10a,第二安装口103a与容纳腔10a连通,接口安装板101设置在第二安装口103a处。底壳102上形成有位于容纳腔10a中的挡水筋102a,挡水筋102a与罩壳103的侧壁连接,以在第二安装口103a的下侧合围形成挡水槽10b。挡水槽10b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口103a的长度。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液态导电介质从第一安装口101a与第一座体201之间缝隙,或者,液态导电介质从第二安装口103a与接口安装板101之间缝隙渗入容纳腔10a中的话,液态导电介质都可以沿容纳腔10a的内侧壁流入设置在容纳腔10a中的挡水槽10b中。
6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的壳体10上还具有排水孔10c,排水孔10c与挡水槽10b连通,由此,可以将流入挡水槽10b中的液态导电介质排到壳体10外。
61.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