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3769发布日期:2021-07-06 19:0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红外高温加热滤筒是一种无差别杀灭细菌、病菌的空气净化技术,具有效率高、永不失效、无需引入易耗的外部添加剂(如活性炭、银镍金属离子)的优点。但现行的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两端出线红外灯管在安装时需将上端接线牵引至底部接口,造成绕线繁复;长滤筒匹配长灯管,但玻璃制红外灯管易碎;滤筒需不定期拆卸清洗,电源连接线的连接断开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稳固、拆装方便的特点。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包括滤筒、电源耦合器、红外灯管和固定支架;所述滤筒具有端盖,该端盖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电源耦合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红外灯管设置在所述滤筒内,并插置在所述电源耦合器上,该红外灯管为单端双接线红外灯管;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滤筒内,并与所述红外灯管相对设置,用于限定所述滤筒和红外灯管的相对位置。
6.所述红外灯管设置在所述滤筒的中心轴线位置。
7.所述红外灯管为u型或者直型单端双接线,其接线为e14小螺口、e27大螺口、g5.3插口或gu10插口。
8.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耐温壳体和若干弹性件,该耐温壳体套设在所述红外灯管的外周,所述弹性件以等夹角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滤筒的内壁和耐温壳体的外周之间,用于夹持所述红外灯管的外周。
9.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伸缩连接杆。
10.所述电源耦合器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孔连接,并用硅胶脂密封,且所述电源耦合器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红外灯管对应设置的插口;所述电源耦合器的下端设置有电流过继自动断开元件。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源耦合器,优化滤筒拆装与电路接通的安全问题,有效解决滤筒拔插连接短路的功能要求;并通过红外灯管的单端双接线设计,以及设置固定支架,提高红外灯管的安装便捷性和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内部透视效果);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立体图一;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立体图二;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部分结构的分解图;
16.附图标号说明:滤筒1;电源耦合器2;红外灯管3;固定支架4;耐温壳体41;弹性件42;端盖5;安装孔5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18.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空气净化滤筒用红外灯管的安装结构,包括滤筒1、电源耦合器2、红外灯管3和固定支架4。
19.上述滤筒1具有端盖5,该端盖5设置有安装孔51。
20.上述电源耦合器2安装在安装孔51中。
21.上述红外灯管3设置在滤筒1内,并插置在电源耦合器2上,该红外灯管3为单端双接线红外灯管3。
22.上述固定支架4设置在滤筒内,并与红外灯管3相对设置,用于限定滤筒1与红外灯管3的相对位置。
23.参考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4.上述红外灯管3设置在滤筒1的中心轴线位置,以保证红外灯管3对于滤筒1内的均匀加热效果。
25.上述红外灯管3为u型或者直型单端双接线,其接线为e14小螺口、e27大螺口、g5.3插口或gu10插口。
26.上述固定支架4包括耐温壳体41和若干弹性件42,该耐温壳体41套设在红外灯管3的外周,弹性件42以等夹角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在滤筒1的内壁和耐温壳体41的外周之间,从而实现固定红外灯管3防晃动的功能。
27.上述弹性件42为弹簧伸缩连接杆。
28.上述电源耦合器2的上端与安装孔51连接,并用硅胶脂密封,且电源耦合器2的上端设置有与红外灯管3对应设置的插口(图中未示出);电源耦合器2的下端设置有电流过继自动断开元件(图中未示出)。
29.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源耦合器2,优化滤筒1拆装与电路接通的安全问题,有效解决滤筒1拔插连接短路的功能要求;并通过红外灯管3的单端双接线设计,以及设置固定支架4,提高红外灯管3的安装便捷性和结构稳定性。
30.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