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1644发布日期:2021-06-01 23:3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机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机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呼吸机在使用时,往往需要将其放置在一个可移动的固定架上,但是由于呼吸机的尺寸不同,现有的固定架对呼吸机进行固定时,不能进行尺寸调整,在医务人员使用时会造成不便,而且现有的呼吸机在使用时,需要在各个病房之间进行流转,在流转过程中会发生磕碰与摔伤的情况,降低了呼吸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医院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机移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呼吸机固定装置尺寸不能调整,及呼吸机易磕碰受损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主体,主体上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导向杆上端设有h形且可插入放置槽内的放置板,主体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l形的边框,两个边框左右对称,边框下端经连杆与导向杆铰接连接,主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且位于放置槽后方的限位槽,主体上滑动连接有开口向下的定位盒,定位盒位于两个边框之间,定位盒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槽内的限位杆,定位盒前端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凹块,凹块依次贯穿定位盒与限位杆,限位杆可插入凹块的凹口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与连杆的设置,便于适应更多尺寸的呼吸机,降低了医院的经济负担,边框的设置,便于对呼吸机左右两侧以及前侧进行夹紧固定,使呼吸机在病房之间流转的过程中不会因急停而脱离固定装置,定位盒、限位杆以及凹块的设置,便于对呼吸机后端进行夹紧固定,使呼吸机可以更好地固定在主体上,直角梯形块,便于对导向杆进行限位固定,使呼吸机不会因位置限定不牢固而脱落,上滑柱与摆杆的设置,便于解除直角梯形块的限位,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主体1,主体1上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杆3,导向杆3上端设有h形且可插入放置槽2内的放置板4,主体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l形的边框5,两个边框5左右对称,边框5下端经连杆6与导向杆3铰接连接,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且位于放置槽2后方的限位槽7,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开口向下的定位盒8,定位盒8位于两个边框5之间,定位盒8内滑动连接有可插入限位槽7内的限位杆9,定位盒8前端设有可前后移动的凹块10,凹块10依次贯穿定位盒8与限位杆9,限位杆9可插入凹块10的凹口内。

为了使凹块10可前后移动,所述的凹块10后端设有位于定位盒8后方的拉板11,拉板11与定位盒8之间设有前后轴向的第一弹簧12。

为了使限位杆9解除限位,所述的限位杆9上设有贯穿定位盒8上端的拉杆13。

为了对主体1进行支撑,所述的主体1下端设有多个支撑杆,支撑杆下端设有上下方向的固定块14,固定块14下端设有固定盘15。

为了对导向杆3进行限位,所述的固定块14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移动槽16,移动槽16左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均布的滑动槽17,滑动槽17经第二弹簧连接有上小下大的直角梯形块18,直角梯形块18右端面为倾斜面,导向杆3下端贯穿主体1且伸入移动槽16内,导向杆3前端设有可前后移动且与直角梯形块18接触的下滑柱19。

为了使下滑柱19可前后移动,所述的导向杆3内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定位槽20,下滑柱19后端伸入定位槽20内且开设有开口向上的置物槽21,定位槽20内设有可前后摆动的摆杆22,摆杆22下端伸入置物槽21内。

为了使摆杆22可摆动,所述的摆杆22中部与导向杆3铰接连接,摆杆22上端与定位槽20前侧壁之间设有前后轴向的第三弹簧23,导向杆3后端滑动连接有伸入定位槽20内且与摆杆22接触的上滑柱2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装置的初始状态为放置板4位于放置槽2上方,限位杆9与凹块10的凹口脱离,下滑柱19与最高位置的直角梯形块18倾斜面接触;

将呼吸机放置在放置板4上,呼吸机前端位于边框5短边的后方,呼吸机后端位于放置板4后方,向下压动呼吸机,呼吸机带动放置板4向下移动,放置板4带动导向杆3向下移动,导向杆3带动其左右两侧的连杆6下端向下移动,左右两侧连杆6的上端带动其对应侧的边框5相对运动;

在放置板4向下移动的同时,放置板4经导向杆3带动下滑柱19向下移动,下滑柱19向下挤压直角梯形块18并压缩第二弹簧,当下滑柱19与直角梯形块18右端面脱离接触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直角梯形块18被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下滑柱19与直角梯形块18的下端面接触,随着放置板4的不断向下移动,上述动作不断重复;

当呼吸机被边框5夹紧时,放置板4插入放置槽2内,下滑柱19与直角梯形块18下端面接触,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放置板4无法向上移动,此时,呼吸机前侧以及左右两侧被固定;

当呼吸机前侧以及左右两侧被固定时,向前推动定位盒8,随着定位盒8的不断向前移动,凹块10与呼吸机后端接触,继续向前推动定位盒8,凹块10随着定位盒8的向前移动逐渐向后移动并拉伸第一弹簧12,当定位盒8前端面与呼吸机后端面接触时,限位杆9插入凹块10的凹口内,同时限位杆9下端插入限位槽7内,呼吸机后侧被固定;

当需要将呼吸机取下更换时,向上提动拉杆13,拉杆13带动限位杆9向上移动并从限位槽7内脱出,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凹块10向前移动,在凹块10向前移动的同时定位盒8同步向后移动,使呼吸机的后端解除限位;

当呼吸机的后端解除限位后,向前按动上滑柱24并压缩第三弹簧23,上滑柱24带动摆杆22上端向前摆动,摆杆22下端同步向后摆动并向后拉动下滑柱19,使下滑柱19从直角梯形块18之间脱离,同时,向外拉动边框5,边框5经连杆6带动放置板4向上移动,呼吸机脱离固定,将新的呼吸机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盘15下端设有多个带自锁的万向轮,便于本装置的移动与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与连杆的设置,便于适应更多尺寸的呼吸机,降低了医院的经济负担,边框的设置,便于对呼吸机左右两侧以及前侧进行夹紧固定,使呼吸机在病房之间流转的过程中不会因急停而脱离固定装置,定位盒、限位杆以及凹块的设置,便于对呼吸机后端进行夹紧固定,使呼吸机可以更好地固定在主体上,直角梯形块,便于对导向杆进行限位固定,使呼吸机不会因位置限定不牢固而脱落,上滑柱与摆杆的设置,便于解除直角梯形块的限位,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