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

文档序号:24996817发布日期:2021-05-11 14:4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



背景技术:

目前桡动脉止血方式主要利用止血器进行止血,在现有止血器中,弹力加压型止血器虽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不能对止血压力量化,完全凭借操作者的经验和感觉实施,且受到患者耐受力和受压部位组织结构不同的影响,止血效果难以保证,且容易因捆绑拉力过大造成止血器的断裂,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螺旋型止血器在螺旋旋紧过程中容易造成对切口的侧向拉伸,影响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气囊型止血器通过打入气囊内的气体体积来反映气囊对患者桡动脉穿刺点所施加的压力,但是气囊对患者桡动脉穿刺点所施加的压力不仅仅和气体体积有关系,还与气囊大小以及气囊材质有关系,仅仅通过注入气囊的气体体积来反映气囊对患者桡动脉穿刺点所施加的压力值,存在很大的偏差,因而,现有腕带难以进行量化,无法保证有效的止血压力,压力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导致患者伤口会出现出血、血肿、血流阻断和动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相关文献显示:桡动脉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7%-18.9%,因此,需要对止血压力进行有效调节,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包括:腕带、固定板、止血囊、压块、挤压装置和压力测量装置;

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电池,按钮,与所述电池分别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显示屏,且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压力旋钮、旋杆和压片;

其中,所述固定板的两侧与所述腕带可拆卸连接设置;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螺栓通孔,且所述旋杆贯穿所述螺栓通孔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压片,所述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压力旋钮;

所述压片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止血囊,所述止血囊的下方设置有压块,且所述压块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

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压力旋钮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钮,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中空结构中放置有所述电池和控制器;

其中,所述止血囊还通过充气软管与充气机构连接,且所述充气软管上设置有单向充气阀,且所述止血囊上设置有环形排气孔,且所述环形排气孔与排气软管连接,且所述排气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微量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止血囊的下表面设置有粘贴片,且所述粘贴片与所述固定板粘贴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量排气阀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微量排气阀交错设置在所述排气软管上;

所述单向充气阀设置在靠近所述止血囊的充气软管上。

优选地,所述螺栓通孔螺距为0.5mm~1mm之间;

所述旋杆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且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压力旋钮相适配,所述旋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且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螺栓通孔相适配,所述旋杆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外螺纹,且所述第三外螺纹与所述压片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三外螺纹对应的杆半径小于第二外螺纹对应的杆半径。

优选地,所述充气机构采用负压球或充气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旋杆与所述压力旋钮螺栓连接,且所述旋杆还与所述压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旋钮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腕带包括: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

所述第一防护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扣。

优选地,所述腕带为柔性腕带。

优选地,所述止血囊采用橡胶类材质或有机硅胶类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粘贴片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与止血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力测量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示:1、腕带;11、第一防护条;12、第二防护条;13、魔术贴扣;2、固定板;21、螺栓通孔;22、中空结构;3、止血囊;31、充气软管;32、单向充气阀;33、环形排气孔;34、排气软管;35、微量排气阀;4、压块;51、压力旋钮;52、旋杆;521、第一外螺纹;522、第二外螺纹;523、第三外螺纹;53、压片;61、电池;62、压力传感器;63、控制器;64、显示屏;65、按钮;7、粘贴片;8、充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测压式桡动脉止血腕带,如图1所示,包括:腕带1、固定板2、止血囊3、压块4、挤压装置和压力测量装置;

如图5所示,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电池61,按钮65,与所述电池61分别连接的压力传感器62、控制器63和显示屏64,且所述压力传感器62、显示屏64、按钮6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3连接;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压力旋钮51、旋杆52和压片53;

其中,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与所述腕带1可拆卸连接设置;

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螺栓通孔21,且所述旋杆52贯穿所述螺栓通孔2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压片53,所述旋杆52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压力旋钮51;

所述压片53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止血囊3,所述止血囊3的下方设置有压块4,且所述压块4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压力传感器62;

所述固定板2上且所述压力旋钮51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64和按钮65,且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设置为中空结构22,且所述中空结构22中放置有所述电池61和控制器63;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止血囊3还通过充气软管31与充气机构8连接,且所述充气软管31上设置有单向充气阀32,且所述止血囊3上设置有环形排气孔33,且所述环形排气孔33与排气软管34连接,且所述排气软管34上设置有若干个微量排气阀35。

优选地,所述压力旋钮51为圆柱形。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当患者需要止血之前,将旋杆贯穿螺纹通孔的一端压片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压力旋钮螺纹连接,将止血囊设置在压片的下方,并将其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同时,在止血囊的下方设置压块,压块下方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患者需要止血时,基于腕带将组装好的止血腕带佩戴在用户的腕部,并将其压块定位在穿刺点;

此时,关闭微量排气阀,并通过与充气机构连接的单向充气阀和充气软管向止血囊充气,同时,通过按压按钮向控制器传输开启指令,且控制器接收到开启指令后,控制压力传感器开始进行压力测量,且控制器接收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结果,并将压力结果传输到显示屏进行显示;

当压力结果对应的压力值小于预设值时,继续对其止血气囊充气;

当压力结构对应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关闭开关阀,并将充气机构与充气软管分离,此时,根据观察患者的穿刺点的出血情况和显示屏显示的压力值,通过手动调节微量排气阀进行相应的排气操作,同时,通过挤压装置对其止血囊的压强压力进行增大微调,实现辅助调节。

上述压力传感器可以使用ffp50型号的传感器;

上述控制器可以使用stm32型号的单片机;

上述显示屏可以使用0.5寸的oled显示屏;

上述按钮可以使用xb2/xb5/xb7系列的按钮开关。

上述通过使用微量排气阀,是为了将止血囊中的气体进行排出,减少对患者穿刺点的挤压,上述通过使用挤压装置,是为了当止血囊的压力对于患者而言过小时,通过压力旋钮,带动旋杆和压片旋转,进而实现对止血囊的挤压,由于其螺栓通孔的螺距为0.5mm~1mm之间,可进行压力微调,可以避免再次对其止血囊进行充气的操作,使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的避免因为对止血囊充气气体过多,需要再次排气或者是对患者造成压力过大的伤害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显示屏,便于及时有效的进行充气操作和排气操作,且在充气过程中,通过设置单向充气阀,便于进行单向充气,在排气操作过程中,通过挤压装置对止血囊中气体压力进行微调,实现对排气的辅助,进而通过对止血压力的有效调节,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体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止血囊3的下表面设置有粘贴片7,且所述粘贴片7与所述固定板2粘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粘贴片粘贴在止血囊和固定板上,便于实现止血囊与固定板的固定连接,为进行止血压力的调节提供便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量排气阀35的数量为两个;

且所述微量排气阀35交错设置在所述排气软管34上;

所述单向充气阀32设置在靠近所述止血囊3的充气软管3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错设置两个微量排气阀,可以对气体的排出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设置单向充气阀,便于只允许气体单向进入,不允许气体流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螺栓通孔21螺距为0.5mm~1mm之间;

所述旋杆5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外螺纹521,且所述第一外螺纹521与所述压力旋钮51相适配,所述旋杆52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外螺纹522,且所述第二外螺纹522与所述螺栓通孔21相适配,所述旋杆52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外螺纹523,且所述第三外螺纹523与所述压片53相适配;

其中,所述第三外螺纹523对应的杆半径小于第二外螺纹522对应的杆半径。

优选地,所述旋杆52与所述压力旋钮51螺栓连接,且所述旋杆52还与所述压片53螺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将旋杆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的一端贯穿螺纹通孔与压片进行螺栓连接,此时,第二外螺纹卡接在螺纹通孔的入口处;

且将旋杆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的一端与压力旋钮螺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外螺纹和第三外螺纹,是为了实现与压片和压力旋钮的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外螺纹,是为了实现对止血囊的压力微调,通过将第三外螺纹对应的杆半径设置的小于第二外螺纹对应的杆半径,一是为了将所述第三外螺纹523对应的杆半径小于第二外螺纹522对应的杆半径,二是为了将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的旋杆部分卡接在螺纹通孔的入口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机构8采用负压球或充气注射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负压球或充气注射器,都是为了便于基于单向充气阀进行单向充气,通过使用多种充气手段,可有效提高充气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腕带1包括:第一防护条11和第二防护条12,

所述第一防护条1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条1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条11和第二防护条12上分别设置有魔术贴扣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魔术贴扣将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有效连接,便于将其止血腕带固定在患者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腕带1为柔性腕带。

优选地,所述止血囊3采用橡胶类材质或有机硅胶类材质制成。

上述橡胶类材质,例如为:丁苯胶(sbr)、丁二烯\苯乙烯、异戊胶、异戊二烯、顺丁胶等。

其中,止血囊的材质,还可以是tpu、eva、tps、tpc、tpa、tpr、sbs、sis等。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低对腕部的摩擦,提高患者的体验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