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肌肉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7935发布日期:2021-05-11 14:4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口舌肌肉锻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康复机械,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口部肌肉锻炼。



背景技术:

康复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理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瘫,会导致张口困难,面部肌肉改变,常常造成患者张口及咀嚼功能障碍,且伸舌头时,舌头会偏向一侧,且伸不长。说话时因舌部肌肉群不协调而无法流利,甚至不能有效言语。影响患者的工作、社交及生活等产生的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口腔肌肉进行康复训练,使其能够恢复正常的张口及咀嚼功能。

目前的康复训练装置大多只考虑脸部肌肉的锻炼,针对面瘫患者,且在咬合时,容易咬上舌头或上下牙撞击在一起,故仅仅对面部肌肉进行锻炼,不对舌部进行保护和锻炼,仍然无法实现言语功能,达不到康复的效果,因此,大多数的口舌肌肉锻炼效果差,不能有效锻炼口腔肌肉,康复效果及效率低。且目前口腔肌肉的康复训练装置适应性差,无法针对口腔的大小进行适应性的调节,又不能很好的对牙齿进行保护。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针对口腔肌肉的康复肌肉无法达到同时锻炼口腔与舌部肌肉,康复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口舌肌肉锻炼器,包括上牙托组件、下牙托组件、钳子,上牙托组件连接在钳子的一个夹臂上,下牙托组件连接在钳子的另一个夹臂上,上牙托组件包括对称的第一牙托、第二牙托,第一牙托与第二牙托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下牙托组件包括对称的第三牙托、第四牙托、乳胶膜,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乳胶膜连接在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钳子可以操作上牙托组件与下牙托组件的开合,实现患者口腔张开与闭拢的往复锻炼,促进术后患者口腔功能位的锻炼效果,其中乳胶膜能够在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打开时展开,能够压住舌头,防止舌部在张开时偏向一侧再闭合时咬到,能够对舌部进行矫正,此器可锻炼咀嚼肌群和舌肌群的功能,帮助面瘫康复,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口腔与舌部的锻炼康复,最终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优选的,所述第一牙托包括第一连杆、第一牙胶,第一牙胶连接第一连杆的顶面,第二牙托包括第二连杆、第二牙胶,第二牙胶连接第二连杆的顶面,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杆,所述第一牙胶与所述第二牙胶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牙胶与所述第二牙胶的顶面具有与牙齿相适应的凹槽。

牙托与口腔的弧度相适应,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适应性强,牙胶与连杆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使更换、调节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第三牙托包括第三连杆、第三牙胶,第三牙胶连接第三连杆的顶面,第四牙托包括第四连杆、第四牙胶,第四牙胶连接第四连杆的顶面,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杆,所述第三牙胶与所述第四牙胶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三牙胶与所述第四牙胶的顶面具有与牙齿相适应的凹槽。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开合组件,其中一个开合组件连接在第一牙托与第二牙托之间,另一个开合组件连接在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之间。

优选的,所述开合组件为对称件,开合组件包括两个主连杆、两个副连杆、螺杆、两个螺母、套筒;两个主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牙托与第二牙托上,或者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上,两个主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端部铰接,螺杆位于两个主连杆之间,所述套筒套接在螺杆上,两个螺母分别连接在套筒的两端,并与螺杆螺纹连接,两个副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套筒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主连杆上。

开合组件能够根据患者口腔大小实现调节,且螺杆与螺母的连接方式,调节精度高,使整个锻炼器适应性更强。

优选的,所述乳胶膜为柔性材质制得薄膜结构,所述乳胶膜在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张开时展开。

优选的,所述钳子的手持部与夹臂为垂直设置。采用手持式,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钳子可以操作上牙托组件与下牙托组件的开合,实现患者口腔张开与闭拢的往复锻炼,促进术后患者口腔功能位的锻炼效果,其中乳胶膜能够在第三牙托与第四牙托打开时展开,能够压住舌头,防止舌部在张开时偏向一侧再闭合时咬到,能够对舌部进行矫正,此器可锻炼咀嚼肌群和舌肌群的功能,帮助面瘫康复,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口腔与舌部的锻炼康复,最终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2)牙托与口腔的弧度相适应,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适应性强,牙胶与连杆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使更换、调节更加方便;

(3)开合组件能够根据患者口腔大小实现调节,且螺杆与螺母的连接方式,调节精度高,使整个锻炼器适应性更强;

(4)采用手持式的钳子,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口舌肌肉锻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牙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牙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牙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牙托组件;11、第一牙托;111、第一连杆;112、第一牙胶;12、第二牙托;121、第二连杆;122、第二牙胶;2、下牙托组件;21、第三牙托;211、第三连杆;212、第三牙胶;22、第四牙托;221、第四连杆;222、第四牙胶;23、乳胶膜;3、钳子;4、开合组件;41、主连杆;42、副连杆;43、螺杆;44、螺母;45、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口舌肌肉锻炼器,包括上牙托组件1、下牙托组件2、钳子3,上牙托组件1连接在钳子3的一个夹臂上,下牙托组件2连接在钳子3的另一个夹臂上,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能够拆卸的连接,比如,上牙托组件1的后部设有连接臂,能够与钳子3的夹臂螺栓连接;上牙托组件1与下牙托组件2为对称结构,适应于口腔,其中连接臂与夹臂连接后最好具有一定的夹角,使上牙托组件1与下牙托组件2张开时之间具有一定的锐角,以适应口腔张开口后的角度。

结合图2所示,上牙托组件1包括对称的第一牙托11、第二牙托12,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的一端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牙托11包括第一连杆111、第一牙胶112,第一牙胶112连接第一连杆111的顶面,第二牙托12包括第二连杆121、第二牙胶122,第二牙胶122连接第二连杆121的顶面,第一连杆111与第二连杆121的一端铰接,铰接的方式可以是第一连杆111与第二连杆121的端部具有连接环,通过插销进行连接,实现第一连杆111与第二连杆121能够转动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杆111与所述第二连杆121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杆,所述第一牙胶112与所述第二牙胶122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一牙胶112与所述第二牙胶122的顶面具有与牙齿相适应的凹槽。牙托与口腔的弧度相适应,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适应性强。

为了便于更换,牙胶与连杆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比如,第一牙胶112的底部具有管套,第一连杆111能够插入管套内,实现能够拆卸连接,为了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管套内径可以略小,或者增加凸点,实现第一连杆111与第一牙胶112能够紧密连接,使更换、调节更加方便。

如图3所示,下牙托组件2包括对称的第三牙托21、第四牙托22、乳胶膜23,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的一端铰接在一起,乳胶膜23连接在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牙托21包括第三连杆211、第三牙胶212,第三牙胶212连接第三连杆211的顶面,第四牙托22包括第四连杆221、第四牙胶222,第四牙胶222连接第四连杆221的顶面,第三连杆211与第四连杆221的一端铰接。

所述第三连杆211与所述第四连杆221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杆,所述第三牙胶212与所述第四牙胶222均为与口腔内相适应的弧形结构,所述第三牙胶212与所述第四牙胶222的顶面具有与牙齿相适应的凹槽。

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21、第三连杆211、第四连杆221,各自与其连接的牙胶的铰接点可以设置在第一、第二切牙处,且第一连杆111与第一牙胶112的连接处能够实现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如采用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实现第一牙胶112在第一连杆111上一定角度内的浮动,使第一牙胶112最大程度与牙床面相适应,其他连杆连接方式相同。

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21、第三连杆211、第四连杆221,可以为钢板材质制得,保证硬度,使张开时的受力作用与钢板上,使得受力作用于整个牙床面上,而不是某一点,所以不损害某一颗牙齿,即使有缺牙、假牙、龋齿也不受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钳子3的手持部与夹臂为垂直设置。采用手持式,便于操作。可采用现有技术中该形式的钳子3。

本实施例通过钳子3可以操作上牙托组件1与下牙托组件2的开合,实现患者口腔张开与闭拢的往复锻炼,促进术后患者口腔功能位的锻炼效果,其中乳胶膜23能够在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打开时展开,能够压住舌头,防止舌部在张开时偏向一侧再闭合时咬到,能够对舌部进行矫正,此器可锻炼咀嚼肌群和舌肌群的功能,帮助面瘫康复,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口腔与舌部的锻炼康复,最终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口舌肌肉锻炼器还包括两个开合组件4,其中一个开合组件4连接在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之间,另一个开合组件4连接在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之间。

所述开合组件4为对称结构,开合组件4包括两个主连杆41、两个副连杆42、螺杆43、两个螺母44、套筒45;两个主连杆41的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上,或者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上,更具体的是连接在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21、第三连杆211、第四连杆221上,两个主连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43的端部铰接,更具体的是,螺杆43的端部具有与螺杆43垂直的销轴,销轴与螺杆43呈t型结构,两个主连杆41的端部具有连接环,连接环与销轴套接,实现转动连接,螺杆43位于两个主连杆41之间,所述套筒45内壁为光滑壁,套筒45套接在螺杆43上,两个螺母44分别连接在套筒45的两端,并与螺杆43螺纹连接,两个副连杆4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套筒45上,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主连杆41上。

使用时,需要将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展开,旋转两个螺母44,带动套筒45在螺杆43上沿螺杆43移动,继而带动副连杆42将两个主连杆41撑开,最终带动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展开,可以根据患者的口腔大小,实现调节第一牙托11与第二牙托12的展开大小。将该锻炼器伸入口腔中,通过钳子3将上牙托组件1与下牙托组件2打开和关闭,对咀嚼肌群和舌肌群进行锻炼。

上牙托组件1与下牙托组件2均具有开合组件4,开合组件4能够根据患者口腔大小进行调节,且螺杆43与螺母44的连接方式,调节精度高,使整个锻炼器适应性更强。

其中,所述乳胶膜23为柔性材质制得薄膜结构,具体的可以连接在第三牙胶212和第四牙胶222上,所述乳胶膜23在第三牙托21与第四牙托22张开时展开,能够压制舌部,避免舌部伸到一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