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7907发布日期:2021-05-11 14:4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麻醉科对人体的下颚位置进行麻醉手术时,一般需要通过支撑装置对下颚进行支撑已保障手术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术后的有效保护,而现有的下颚支撑装置一般设置为固定模式,可能不适合所有人的下颚大小尺寸,当下颚放置在支撑装置上之后,便不可能进行移动,人体失去自由活动的空间,且长时间在一个位置固定阻止了下颚位置血液的流动畅通性,不利于对术后的恢复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该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设置为固定模式下颚支撑装置可能不适合所有人的下颚大小尺寸,当下颚放置在支撑装置上之后,便不可能进行移动,人体失去自由活动的空间,且长时间在一个位置固定阻止了下颚位置血液的流动畅通性,不利于对术后的恢复活动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支撑板和伸缩杆,还包括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所述顶部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顶部支撑板和伸缩杆均连接有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

所述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包括辅动轴承、活动支撑杆、连接板、连接环、活动弹性吊绳、下颚支撑塑胶软垫、调节转盘、传动轴、主动齿轮盘、从动齿杆、卡接固定槽和卡接杆;

所述辅动轴承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撑杆,所述活动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两侧的所述连接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弹性吊绳,所述活动弹性吊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颚支撑塑胶软垫,所述调节转盘的背部中心通孔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调节转盘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盘,所述主动齿轮盘的侧部外表面活动啮合有从动齿杆,所述从动齿杆固定在伸缩杆的内壁,一侧的所述伸缩杆的正面开设有卡接固定槽,所述卡接固定槽的内腔活动插接有卡接杆。

优选的,所述辅动轴承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板的底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卡接杆穿过支撑杆正面顶部位置开设的孔洞处和卡接固定槽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和支撑杆正面顶部位置开设的孔洞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运用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由于活动弹性吊绳和下颚支撑塑胶软垫均以软性材料设置,可根据人力下颚的大小尺寸自动适应,且具有活动性的设置使得支撑装置并不会导致阻止血液畅通流动的情况,活动弹性吊绳顶部通过连接环连接连接板,连接板通过活动支撑杆活动连接的辅动轴承使得连接板能够°自由转动,可能实现人体的自动转动,不会因固定的设置模式当时不可转向的处境,通过转动调节转盘,通过传动轴带动主动齿轮盘转动,主动齿轮盘的左右旋转带动从动齿杆上下移动,因从动齿杆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内壁,即可实现伸缩杆在支撑杆内壁的自由伸缩活动以此调节装置的整体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卡接杆和卡接固定槽的插接实现伸缩杆和支撑杆的连接固定,稳定装置的高度调整。

(2)、该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通过把手和万向轮的设置,能够推动整体装置进行灵活移动,避免现有的支撑装置因其固定模式导致人体无法自由活动康复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支撑杆和伸缩杆连接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底板和万向轮连接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支撑板、2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21辅动轴承、22活动支撑杆、23连接板、24连接环、25活动弹性吊绳、26下颚支撑塑胶软垫、27调节转盘、28传动轴、29主动齿轮盘、210从动齿杆、211卡接固定槽、212卡接杆;

3伸缩杆、4支撑杆、5把手、6底板、7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包括顶部支撑板1和伸缩杆3,还包括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2,顶部支撑板1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顶部支撑板1和伸缩杆3均连接有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2;

灵活性下颚支撑机构2包括辅动轴承21、活动支撑杆22、连接板23、连接环24、活动弹性吊绳25、下颚支撑塑胶软垫26、调节转盘27、传动轴28、主动齿轮盘29、从动齿杆210、卡接固定槽211和卡接杆212;

辅动轴承21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支撑杆22,活动支撑杆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24,两侧的连接环2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弹性吊绳25,活动弹性吊绳2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颚支撑塑胶软垫26,调节转盘27的背部中心通孔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8,传动轴28远离调节转盘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盘29,主动齿轮盘29的侧部外表面活动啮合有从动齿杆210,从动齿杆210固定在伸缩杆3的内壁,一侧的伸缩杆3的正面开设有卡接固定槽211,卡接固定槽211的内腔活动插接有卡接杆212。

辅动轴承21固定安装在顶部支撑板1的底面中部,顶部支撑板1的底面中部为辅动轴承21提供固定安装位置。

伸缩杆3的侧部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4,卡接杆212穿过支撑杆4正面顶部位置开设的孔洞处和卡接固定槽211活动插接。

传动轴28和支撑杆4正面顶部位置开设的孔洞内腔活动连接,传动轴28以支撑杆4正面顶部位置开设的孔洞内腔为活动支撑基点为机构的灵活调整提供稳定性。

支撑杆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把手5,支撑杆4的内侧为把手5提供合适的安装位置,以符合人体舒适的把持位置。

支撑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板6,底板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7,通过把手5和万向轮7的设置,能够推动整体装置进行灵活移动,避免现有的支撑装置因其固定模式导致人体无法自由活动康复的情况。。

在使用时,由于活动弹性吊绳25和下颚支撑塑胶软垫26均以软性材料设置,可根据人力下颚的大小尺寸自动适应,且具有活动性的设置使得支撑装置并不会导致阻止血液畅通流动的情况,活动弹性吊绳25顶部通过连接环24连接连接板23,连接板23通过活动支撑杆22活动连接的辅动轴承21使得连接板23能够360°自由转动,可能实现人体的自动转动,不会因固定的设置模式当时不可转向的处境,通过转动调节转盘27,通过传动轴28带动主动齿轮盘29转动,主动齿轮盘29的左右旋转带动从动齿杆210上下移动,因从动齿杆210固定安装在伸缩杆3的内壁,即可实现伸缩杆3在支撑杆4内壁的自由伸缩活动以此调节装置的整体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通过卡接杆212和卡接固定槽211的插接实现伸缩杆3和支撑杆4的连接固定,稳定装置的高度调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麻醉科下颚支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