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0856发布日期:2021-02-05 17:3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0003]
临床上,腮腺手术术后,为预防涎漏,腮腺术区需要加压包扎。目前临床上常规的术后加压方式为纱布绷带或者弹力绷带或类似的变种器材在通过腮腺区的冠状面上围绕患者头部,靠调节环形包裹的松紧度来对腮腺区域进行加压。
[0004]
发明人发现,目前的挤压方式存在弊端,对对操作的医护人员要求高,压力的大小、绷带缠绕的松紧全靠个人的经验和手感;完成包扎后,难以调整松紧度,想要有效的调整松紧度需要全部拆掉重新包扎;整个的环形的包扎面都随之受压,可能造成比如耳部的压伤;要求将患者的下颌和上颌固定在一起,影响患者的张口,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影响患者的饮食和交流,降低术后治疗的依从性;难以满足目前的术后恢复过程中对术区加压的需求,难以保证术后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公开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采用弧形板作为穿戴结构,将加压用的加压臂固定在头部,并配合气囊实现对术区的加压,即解决了加压装置整体不方便固定的问题,又保证了对术区的可控压力的施加。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一端、第二弧形板一端和加压臂共同铰接,第一弧形板另一端、第二弧形板另一端和平衡臂共同铰接,加压臂和平衡臂相对设置,加压臂远离共同铰接点的一端通过球铰配合有气囊,用于接触并抵压术区。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配置为曲率适应头部形状,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通过绕共同铰接点转动调节其二者的夹角,用于调节对应配合头部的位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板两端铰接位置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实现铰接,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对于第一弧形板中线对称设置。
[0010]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臂为弹性板,一端与第一弧形板铰接,另一端通过球铰配合气囊,平衡臂与加压臂对称设置,平衡臂远离与第一弧形板铰接的一端设有护垫。
[0011]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机构,充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内部压力,从而调整气囊作用于术区的压力;
[0012]
优选的,气囊配合有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气囊内部压力并依此通过充气机构对气囊进行调节。
[0013]
进一步地,在调整平衡臂和加压臂时,平衡臂辅助对装置进行稳定,并能够改变与头部的接触位置,配合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将装置整体稳定穿戴在头部。并避免头部的
单处受压。
[0014]
进一步地,在调整气囊时,通过球铰调整气囊作用区域的朝向,使气囊柔性区域接触并抵压在术后术区;优选的,气囊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贴合术区处的轮廓形成稳定接触。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
(1)采用弧形板作为穿戴结构,将加压用的加压臂固定在头部,并配合气囊实现对术区的加压,即解决了加压装置整体不方便固定的问题,又保证了对术区的可控压力的施加;
[0017]
(2)通过气囊配合充气机构,气囊受到加压臂的固定约束,通过充气调节其作用于外部的压力,根据不同的加压需求,充气机构改变充入气囊的填充物容量,从而使气囊表现出不同的挤压力度,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加压需求;
[0018]
(3)整体的固定由弧形板穿戴在头部来实现,相较于传统的绑扎固定,大大减小了固定所覆盖的皮肤面积,而加压臂配合气囊的方式,能够使得气囊直接作用于待施加压力的术区,精确作用,不会对术区周围产生额外的伤害;
[0019]
(4)由于采用头部穿戴实现整体固定的方式,弧形板与头部的贴合固定位置可以调节,避免了单处受压而致使压伤的问题,未限制下颌,不影响患者的张口活动,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恢复速度。
附图说明
[0020]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0021]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2中加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1、第一弧形板,2、第二弧形板,3、加压臂,4、气囊,5、充气机构,6、平衡臂,7、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地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5]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0026]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对腮腺术后术区进行挤压时,目前采用的包扎加压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容易导致压伤,并且绑扎时需要固定患者的上颌和下颌,导致难以开口,影响患者的饮食和交流;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
置。
[0027]
实施例1
[0028]
本公开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
[0029]
针对临床上在腮腺手术后,常规环形包扎手段造成的松紧难以调整、压迫面积大、严重限制患者张口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压装置,通过环形板组成可调整的发卡式头部固定机构,加压臂和平衡臂分别布置在头部固定结构的两侧,实现受力平衡,达到稳定穿戴配合的目的。
[0030]
具体的,包括第一弧形板1和第二弧形板2,第一弧形板一端、第二弧形板一端和加压臂3共同铰接,第一弧形板另一端、第二弧形板另一端和平衡臂6共同铰接,加压臂和平衡臂相对设置,平衡臂远离共同铰接点的一端通过球铰配合有气囊4,用于接触并抵压术区;
[0031]
参照附图1,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两端对应铰接,形成头部固定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转动配合,从而调节其相对夹角;在穿戴在头部时,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改变弧形板与头部配合的位置,从而避免长时间挤压同一位置导致的压伤问题;
[0032]
相较于传统的绑扎方式,要求将患者的下颌和上颌固定在一起,影响患者的张口,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影响患者的饮食和交流,其中存在的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发卡式的固定方式,能够避免封闭缠绕绑扎存在的问题,提高患者在穿戴时的舒适度。
[0033]
为了实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转动连接,可以采用销轴连接的方式,第一弧形板两端铰接位置分别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实现铰接,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相对于第一弧形板中线对称设置;
[0034]
所述第一弧形板一端、第二弧形板一端和加压臂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第一弧形板另一端、第二弧形板另一端和平衡臂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
[0035]
能够实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绕销轴的自由转动,为了保证其转动过程中的流畅性,还可以将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同轴设置,使得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处于对称位置。
[0036]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转动连接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实现,比如在第一弧形板上预设转动轴,第二弧形板上对应设置通孔,使得通孔与转动轴配合,将第二弧形板安装在第一弧形板上;
[0037]
为了避免转动配合位置的滑脱,可以在对应转动轴或销轴的端部设置止挡卡扣,也可以通过螺纹配合螺母结构;
[0038]
在配合螺母结构时,不仅能够起到止挡的作用,还能够调节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实现对其相对夹角进行锁定,也能够通过调节螺母结构,实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转动阻尼的调整。
[0039]
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配置为曲率适应头部形状,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通过绕共同铰接点转动调节其二者的夹角,用于调节对应配合头部的位置。
[0040]
对于加压臂,其实现对气囊的支撑和气囊位置的调整,加压臂为弹性板,一端与第一弧形板铰接,另一端通过球铰配合气囊,平衡臂与加压臂对称设置,平衡臂远离与第一弧形板铰接的一端设有护垫7;
[0041]
加压臂的端部设置有相应的配合结构,可以设置为开口槽结构,也可以设置为通孔结构,能够与弧形板处的销轴配合连接,并能够是吸纳转动。
[0042]
加压臂从头部固定器处获取支撑力,并通过另一端配合的气囊对术后术区进行加压,加压臂可以为弧形结构,一方面通过其自身弹性提高施加在气囊上的加压力度,另一方面可以绕过部分头部区域,减少加压臂与头部接触的面积,比如绕过耳部,避免接触、压迫耳部,从而减少其压伤的问题。
[0043]
由于采用头部穿戴实现整体固定的方式,弧形板与头部的贴合固定位置可以调节,避免了单处受压而致使压伤的问题。
[0044]
气囊通过球铰与加压臂端部配合,采用球铰的方式,能够实现更多方向施加压力,方便其进行调节,既能够实现转动,也能够实现摆动,满足对于腮腺位置不同方向加压需求。
[0045]
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气机构5,充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内部压力,从而调整气囊作用于术区的压力;
[0046]
所述的充气机构可以选用打气球囊,也可以选用微型气泵,其通过气管连接气囊,为了方便使用,充气机构与气囊通过气管可拆卸连接。
[0047]
通过气囊配合充气机构,气囊受到加压臂的固定约束,通过充气调节其作用于外部的压力,根据不同的加压需求,充气机构改变充入气囊的填充物容量,从而使气囊表现出不同的挤压力度,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加压需求。
[0048]
作为适应不同病人的个性化特征,还分为不同的型号,可以自由拆卸更换。
[0049]
气囊配合有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气囊内部压力并依此通过充气机构对气囊进行调节;在实际工作时,根据加压需求对气囊的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对施加在术区的压力进行调节;
[0050]
还可以配置相应的反馈调节结构,通过单片机等控制元件连接压力传感器,对气囊内部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与设定的压力竖直进行对比,在压力过大时,单片机控制充气机构释放气囊内的部分气体,降低气囊内部压力,直至满足需求;
[0051]
当气囊内压力过低时,单片机控制充气机构向气囊内充气,提高气囊内部压力,直至满足需求;从而实现反馈控制,达到智能调节气囊内部压力的效果。
[0052]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气囊内部填充有药品,用于通过气囊作用于术区;
[0053]
所述气囊中还可以填充其他介质,比如能够透过气囊作用于患处的药品,能够使药品穿过气囊作用于术区,方便一些非接触使用的药物作用于术区;也可以选择填充液体等介质,实现对患处的热敷或冷敷,加快恢复速度。
[0054]
对于平衡臂,其与加压臂对称设置,能够绕其与第一弧形板的配合位置转动,调节其位置,末端可以通过球铰的方式配合护垫,能够对其接触位置进行保护。
[0055]
整体的固定由弧形板穿戴在头部来实现,相较于传统的绑扎固定,大大减小了固定所覆盖的皮肤面积,而加压臂配合气囊的方式,能够使得气囊直接作用于待施加压力的术区,精确作用,不会对术区周围产生额外的伤害。
[0056]
实施例2
[0057]
本公开的另一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出了一种实施例1中所述腮腺术后术区加压装置的工作方法。
[0058]
包括以下步骤:
[0059]
调整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夹角,将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穿戴在头部,弧
形板内侧贴合头部实现稳定;
[0060]
转动平衡臂和加压臂,平衡臂和加压臂位于头部两侧,在调整平衡臂和加压臂时,使平衡臂和加压臂位于对称位置,配合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将装置整体稳定穿戴在头部;并使气囊抵压在术后术区位置;
[0061]
通过球铰调整气囊柔性区域的朝向,使气囊柔性区域接触并抵压在术后术区;
[0062]
调整气囊压力,使施加在术后术区的压力满足需求。
[0063]
通过加压装置,对患者侧腮腺区域通过加压臂给予压力传递,平衡臂对于头颅对侧的压力区域可以调整,避免了单处受压而致使压伤的问题,其头颅区域无明显受压,未限制下颌,不影响患者的张口活动,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恢复速度。
[0064]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