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9187发布日期:2021-04-06 12: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检钳,具体为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咽部活组织检查为确认鼻咽病变特别是鼻咽部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由于我国是鼻咽癌高发地区之一,因此,临床工作中必须熟悉鼻咽部的解剖和鼻咽镜的检查,掌握鼻咽活检的方法。

鼻咽活检的方法包括经口腔途径鼻咽活检术和经鼻腔途径鼻咽活检术。经鼻腔途径鼻咽活检术除咽部喷雾使鼻咽腔表麻外,鼻腔内亦需作表面麻醉,然后将鼻咽活检钳直接自患侧前鼻孔伸向鼻咽部,对准肿瘤方向,咬取活检。应用直接鼻咽镜者也是通过鼻腔途径以达鼻咽腔。遇鼻甲肥大或中隔偏曲妨碍活检钳或镜管进入时,可酌情先用1%麻黄素液收敛鼻甲及粘膜后再进行。

目前临床上经鼻腔途径鼻咽活检术采用的鼻咽活检钳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凸起型前端,这种类型因为前端凸起,进入鼻腔时患者会有疼痛不适感,如果患者鼻腔狭窄、变异或畸形,会造成无法进入或疼痛无法忍受;一种为直型前端,这种类型进入鼻腔时患者疼痛不适感较轻,但是到达鼻咽腔后,可操作性相对较差,位置较偏的肿瘤不容易夹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包括钳杆、固定钳柄、活动钳柄、钳头和夹头,所述钳杆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钳柄,所述固定钳柄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钳柄,所述活动钳柄的顶端安插在钳杆内部开设的空腔中,所述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的柄体之间通过连接座进行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钳柄与固定钳柄的柄体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钳头安装在钳杆的前端,所述钳头的顶端设置有夹头,所述钳杆的前端杆身上套设有气囊,所述钳头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前固定板和隔板,所述前固定板四周开设的通槽内连接有套杆,所述前固定板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以及钳头的内壁上均安装有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钳杆与钳头均为中空状结构,且钳杆与钳头的侧壁之间呈凹凸槽卡放安置,并呈可转动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头的背板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夹头通过套筒套设在套杆上与钳头呈转动连接,且所述夹头呈荷花瓣状分布,夹头的尾端连接有牵引拉绳,所述牵引拉绳绕过滑轮与设置在钳杆内牵引线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夹头与钳头内壁所安装滑轮之间的牵引拉绳上套设有张力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钳柄和活动钳柄的尾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线套设在线管套内,且所述线管套的两端分别卡放设置在位于钳杆空腔内的限位板之间,所述牵引线的尾端绕过位于钳杆尾端的滑轮与活动钳柄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固定板的中心处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前固定板在摄像头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洗液喷孔和洗液吸孔,且所述摄像头通过传送线路与外设显示终端进行连接,所述洗液喷孔和洗液吸孔分别通过连通管道与外设的洗液输送装置和回收装置进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与设置在钳杆空腔内的气囊连接管的一端进行连通,所述气囊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外设的气泵接口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化鼻咽活检钳设计合理:

1、通过设置牵引拉绳和牵引线拉动夹头,便于控制夹头的开闭,同时夹头呈荷花瓣分布,能够在闭合时形成包围状,确保将活体组织取下;

2、通过设置摄像头,能够将鼻咽内的画面传送到外设的显示终端,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3、通过设置洗液喷孔和洗液吸孔,能够对需要夹取活体的部位进行冲洗;

4、通过设置气囊,向气囊内充气使气囊膨胀,即能够对鼻咽部位进行扩张,以便于操作,又能够对鼻咽部位进行密封,防止冲洗液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钳头前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头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钳体尾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钳杆,2、固定钳柄,3、活动钳柄,4、连接座,5、压缩弹簧,6、固定环,7、气囊,8、钳头,9、夹头,10、套筒,11、前固定板,12、套杆,13、牵引拉绳,14、牵引线,15、滑轮,16、张力弹簧,17、线管套,18、限位板,19、洗液喷孔,20、洗液吸孔,21、摄像头,22、连通管道,23、隔板和24、气囊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智能化鼻咽活检钳,包括钳杆1、固定钳柄2、活动钳柄3、钳头8和夹头9,所述钳杆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钳柄2,所述固定钳柄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钳柄3,所述活动钳柄3的顶端安插在钳杆1内部开设的空腔中,所述活动钳柄3与固定钳柄2的柄体之间通过连接座4进行转动连接,且所述活动钳柄3与固定钳柄2的柄体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5,所述钳头8安装在钳杆1的前端,所述钳头8的顶端设置有夹头9,所述钳杆1的前端杆身上套设有气囊7,所述钳头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前固定板11和隔板23,所述前固定板11四周开设的通槽内连接有套杆12,所述前固定板11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以及钳头8的内壁上均安装有滑轮15。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钳杆1与钳头8均为中空状结构,且钳杆1与钳头8的侧壁之间呈凹凸槽卡放安置,并呈可转动式连接,使钳头8能够进行360°的全方位转动,即当钳头8伸入到鼻咽内后,可通过转动钳体1以调节医护人员的操作角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头9的背板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0,所述夹头9通过套筒10套设在套杆12上与钳头8呈转动连接,且所述夹头9呈荷花瓣状分布,夹头9的尾端连接有牵引拉绳13,所述牵引拉绳13绕过滑轮15与设置在钳杆1内牵引线14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夹头9与钳头8内壁所安装滑轮15之间的牵引拉绳13上套设有张力弹簧16,拉动牵引线14能够带动夹头9的闭合,松开引线14后,受到压缩的张力弹簧16推动夹头9张开,以带动夹头9的开闭,实现对活体组织的夹取。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钳柄2和活动钳柄3的尾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6,使医护人员的手指能够插在固定环6内,即便于操作使用,也能够防止该活检钳的掉落。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线14套设在线管套17内,且所述线管套17的两端分别卡放设置在位于钳杆1空腔内的限位板18之间,所述牵引线14的尾端绕过位于钳杆1尾端的滑轮15与活动钳柄3进行连接,通过握紧或松开手掌以带动活动钳柄3的转动,进而实现带动牵引线14尾端的拉动或松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固定板11的中心处安装有摄像头21,所述前固定板11在摄像头2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洗液喷孔19和洗液吸孔20,且所述摄像头21通过传送线路与外设显示终端进行连接,所述洗液喷孔19和洗液吸孔20分别通过连通管道22与外设的洗液输送装置和回收装置进行连通,能够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插入到鼻咽内的情况,并能够对需要夹取活体的部位进行冲洗。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气囊7与设置在钳杆1空腔内的气囊连接管24的一端进行连通,所述气囊连接管24的另一端与外设的气泵接口进行连接,通过向气囊7内充气使气囊7膨胀,即能够对鼻咽部位进行扩张,以便于操作,又能够对鼻咽部位进行密封,防止冲洗液流出。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智能化鼻咽活检钳时,首先将钳头8伸入到患者的鼻咽部位,并转动钳体1以调节医护人员的操作角度,通过前端安装的摄像头21将内部画面传送至外设的显示终端,以便于医护人员观察内部情况,找到需要夹取活体的部位后,通过洗液喷孔19喷出洗液对该部位进行冲洗,同时冲洗后的洗液被洗液吸孔20吸走,冲洗结束后,医护人员握紧手掌以带动活动钳柄3的转动,带动牵引线14尾端的拉动,进而拉动牵引线14以带动夹头9的闭合,完成对活体组织的夹取,然后将钳头8取出,医护人员松开手掌以带动活动钳柄3的转动,带动牵引线14尾端的松动,进而使受到压缩的张力弹簧16推动夹头9张开,即可将夹取的活体组织取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