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用辅助装置

文档序号:25251650发布日期:2021-06-01 23: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吸痰用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吸痰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当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吸痰时,通常会将吸痰所需的物品,如吸痰包、吸痰管、擦手液、手套、灭菌水等物品散乱放置在病人床头上,这样将各个医疗用品散乱放置于病人床头,不仅需要占用病人的个人物品摆放空间,而且医疗用品放置凌乱,影响科室环境的同时也会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吸痰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吸痰用辅助装置,包括竖杆和翻板,所述竖杆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竖杆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翻板与转轴铰接;所述竖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翻板的下表面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二折曲手,所述二折曲手的一端与翻板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

通过上述方案,在需要放置吸痰用品时,可以将翻板向上翻转,使用二折曲手对翻板进行支撑,需要使用到的吸痰用品如吸痰包、吸痰管、擦手液、手套、灭菌水等均可以放在翻板上,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用品对病人床上空间的使用,避免医疗用品放置于病人床上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阻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挂钩。

通过上述方案,挂钩能用于悬挂输液瓶或听诊器等医疗器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洗手液盒。

通过上述方案,洗手液盒用于放置洗手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的上端设置有吸痰包盒,所述吸痰包盒的下部侧壁开设有取出口。

通过上述方案,吸痰包盒用于放置吸痰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的中部设置有放置盒。

通过上述方案,放置盒可以用于放置如无菌水等医护用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连接有吸痰管放置筒,所述吸痰管放置筒的开口朝上。

通过上述方案,吸痰管放置筒能用于放置吸痰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杆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个铰接轴,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垂直于铰接轴的轴线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两个所述让位槽分别贯穿安装槽的两个侧壁;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包括夹紧部和两个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设置于夹紧部的两端,所述夹紧部为柔性构件,两个所述铰接部分别与两个铰接轴铰接,所述夹紧部的长度不小于让位槽的宽度。

通过上述方案,卡扣可用于夹紧吸痰管,吸痰管通过让位槽,被软质的夹紧部所夹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部远离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通过上述方案,防滑槽用于增大夹紧部与被夹紧物体之间的摩擦,起到防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用品对病人床上空间的使用,避免医疗用品放置于病人床上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竖杆;110、翻板;120、底座;130、固定板;140、二折曲手;150、放置盒;160、吸痰包盒;170、洗手液盒;180、挂钩;190、吸痰管放置筒;200、卡扣;210、壳体;211、安装槽;212、让位槽;220、固定胶;221、铰接部;222、夹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和图2,吸痰用辅助装置,包括竖杆100和翻板110。竖杆10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20,底座120为矩形板状构件,底座120上放置吸痰用的吸痰器以及脚踏式翻盖垃圾桶。底座120的下方设置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底座120的四个角落。竖杆100上设置有固定板130,固定板130向下延伸,竖杆100上固定连接有转轴,翻板110与转轴交接,翻板110与固定板130之间设置有二折曲手140,二折曲手140设置有两个,两个二折曲手140沿铰接轴方向上分布,二折曲手140的下端与固定板130铰接、上端与翻板110的下表面铰接。

竖杆100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盒150,竖杆10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吸痰包盒160和洗手液盒170。洗手液盒170、吸痰包盒160和放置盒150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并且三者设置于竖杆100的同一侧。竖杆100的中部还固定连接有吸痰管放置筒190,吸痰管放置筒190设置于竖杆100远离吸痰包盒160的一侧,吸痰管放置筒190的开口朝上。

竖杆100的上端固定链接有挂钩180。竖杆100的上部设置有卡扣200,卡扣200包括壳体210和固定胶220,壳体210与竖杆100固定连接。壳体210上开设有安装槽211,安装槽211垂直于铰接轴的轴线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212,让位槽212分别贯穿两个安装槽211的侧壁,让位槽212的开口远离壳体210设置。壳体210上设置有两个铰接轴,两个铰接轴均设置于安装槽211内,两个铰接轴分别设置于安装槽211的两端。固定胶220包括夹紧部222和两个铰接部221,两个铰接部221分别固定连接于夹紧部222的两端,两个铰接部221分别与两个铰接轴铰接。夹紧部222为柔性构件,夹紧部222的长度大于让位槽212的宽度。夹紧部222远离壳体210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杆(100)和翻板(110),所述竖杆(100)的下端连接有底座(120),所述底座(120)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竖杆(100)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翻板(110)与转轴铰接;所述竖杆(100)连接有固定板(130),所述翻板(110)的下表面与固定板(130)之间设置有二折曲手(140),所述二折曲手(140)的一端与翻板(110)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板(130)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的上端设置有挂钩(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的上端设置有洗手液盒(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的上端设置有吸痰包盒(160),所述吸痰包盒(160)的下部侧壁开设有取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的中部设置有放置盒(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连接有吸痰管放置筒(190),所述吸痰管放置筒(190)的开口朝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00)上设置有卡扣(200),所述卡扣(200)包括壳体(210),所述壳体(210)上设置有两个铰接轴,所述壳体(210)上开设有安装槽(211),所述安装槽(211)垂直于铰接轴的轴线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让位槽(212),两个所述让位槽(212)分别贯穿安装槽(211)的两个侧壁;所述安装槽(211)内安装有固定胶(220),所述固定胶(220)包括夹紧部(222)和两个铰接部(221),两个铰接部(221)分别设置于夹紧部(222)的两端,所述夹紧部(222)为柔性构件,两个所述铰接部(221)分别与两个铰接轴铰接,所述夹紧部(222)的长度不小于让位槽(212)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痰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222)远离壳体(210)的表面上开设有若干防滑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吸痰用辅助装置,包括竖杆和翻板,所述竖杆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竖杆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翻板与转轴铰接;所述竖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翻板的下表面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二折曲手,所述二折曲手的一端与翻板的下表面铰接、另一端与固定板铰接。在需要放置吸痰用品时,可以将翻板向上翻转,使用二折曲手对翻板进行支撑,需要使用到的吸痰用品如吸痰包、吸痰管、擦手液、手套、灭菌水等均可以放在翻板上,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医疗用品对病人床上空间的使用,避免医疗用品放置于病人床上对医护人员的操作造成阻碍。

技术研发人员:方艳红;廖彩仙;柯香;王志红;陈绮文;梁雅仪;严海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8.20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