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9522发布日期:2021-05-19 02: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科痰痂清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2.呼吸科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容易使气管内产生痰痂,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吸除装置对痰痂进行清除处理。
3.但是在气管痰痂清理时,不便于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取处理,容易对气管壁造成损伤,影响痰痂的清理,降低了实用性,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便于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取处理,且不便于对痰痂进行吸收清理,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吸痰管本体、氧气输送管和微型摄像头,所述吸痰管本体内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氧气输送管,且氧气输送管的右端与吸痰管本体的右侧壁贯穿连接,所述吸痰管本体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且吸痰管本体的内侧安装有清痰管,所述清痰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管,且辅助管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所述辅助管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压杆,且压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压杆靠近清痰管的一端与第一活塞的中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塞与辅助管的内侧壁呈贴合设置,所述清痰管的内侧开设有气道,且气道左端的内侧壁上贴合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左侧焊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动杆与清痰管的左侧壁贯穿连接,且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清理球,所述清痰管左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左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清痰管左端的外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取处理,且方便开合调节,另外便于对痰痂进行吸收清理,减小气管壁的损伤,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清痰管的右端与吸痰管本体的右侧壁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且清痰管的外侧与橡胶圈的内侧呈贴合设置。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与清痰管的外侧呈贴合设置,在清理痰痂过程中,拉动清痰管移动时,通过橡胶圈的设置,提高了密封性,且方便通过清痰管进行痰痂的吸收清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关于第二活塞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活动杆在第二活塞上呈垂直设置。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与清痰管的左侧壁贯穿连接,通过活动杆的设置,第二活塞在气道的内侧滑动时更加的平稳,避免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套设在固定柱的外侧,且固定柱的纵截面形状呈方形。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塞推动活动杆移动后,使活动块在固定柱上进行滑动,活动板与活动块转动连接,活动块移动后,便于活动板的展开调节,提高了灵活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在活动块上呈“十”字形分布,且活动块带动活动板在固定柱上构成滑动结构。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清理球,活动板在活动块上展开后,通过活动板和清理球的设置,便于对气管壁上痰痂进行刮取处理,避免对气管壁造成伤害。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在活动板上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与活动板呈倾斜设置。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展开后,带动支撑板在固定柱上进行翻转,通过支撑板对活动板进行支撑,使活动板翻转后更加的稳定,提高了该清痰装置的可靠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块,第二活塞推动活动杆移动后,使活动块带动活动板在固定柱上进行滑动,通过活动块的设置,便于活动板的开合调节,提高了灵活性;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板,活动板在活动块上呈“十”字形分布,抽拉清痰管,使活动板带动清理球在气管内进行移动,便于对痰痂进行吸收清理,提高了实用性;
20.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理球,活动板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清理球,通过活动板和清理球的设置,便于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取处理,避免对气管壁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痰管与辅助管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痰管与固定柱连接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与活动板连接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痰管本体与橡胶圈连接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吸痰管本体;2、氧气输送管;3、橡胶圈;4、清痰管;5、辅助管;6、防滑套;7、压杆;8、第一弹簧;9、第一活塞;10、气道;11、第二活塞;12、活动杆;13、第二弹簧;14、活动块;15、活动板;16、清理球;17、固定柱;18、支撑板;19、微型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气管损伤的呼吸科痰痂清除装置,包括吸痰管本体1、氧气输送管2、橡胶圈3、清痰管4、辅助管5、防滑套6、压杆7、第一弹簧8、第一活塞9、气道10、第二活塞11、活动杆12、第二弹簧13、活动块14、活动板15、清理球16、固定柱17、支撑板18和微型摄像头19,吸痰管本体1内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氧气输送管2,且氧气输送管2的右端与吸痰管本体1的右侧壁贯穿连接,吸痰管本体1右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圈3,且吸痰管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清痰管4,清痰管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辅助管5,且辅助管5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6,辅助管5内侧的中部滑动连接有压杆7,且压杆7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8,压杆7靠近清痰管4的一端与第一活塞9的中部固定连接,且第一活塞9与辅助管5的内侧壁呈贴合设置,清痰管4的内侧开设有气道10,且气道10左端的内侧壁上贴合设置有第二活塞11,第二活塞11的左侧焊接有活动杆12,且活动杆1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13,活动杆12与清痰管4的左侧壁贯穿连接,且活动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4,活动块1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5,且活动板15远离活动块14的一端安装有清理球16,清痰管4左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7,且固定柱17左端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8,清痰管4左端的外侧安装有微型摄像头19。
3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取处理,且方便开合调节,另外便于对痰痂进行吸收清理,减小气管壁的损伤,提高了实用性和可靠性。
31.具体的如图1和图5中,清痰管4的右端与吸痰管本体1的右侧壁采用贯穿的方式相连接,且清痰管4的外侧与橡胶圈3的内侧呈贴合设置。
32.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3与清痰管4的外侧呈贴合设置,在清理痰痂过程中,拉动清痰管4移动时,通过橡胶圈3的设置,提高了密封性,且方便通过清痰管4进行痰痂的吸收清理。
33.具体的如图3和图4中,活动杆12关于第二活塞11的水平中轴线对称设置,且活动杆12在第二活塞11上呈垂直设置。
34.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12与清痰管4的左侧壁贯穿连接,通过活动杆12的设置,第二活塞11在气道10的内侧滑动时更加的平稳,避免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现象,提高了稳定性。
35.具体的如图4和图3中,活动块14套设在固定柱17的外侧,且固定柱17的纵截面形状呈方形。
36.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活塞11推动活动杆12移动后,使活动块14在固定柱17上进行滑动,活动板15与活动块14转动连接,活动块14移动后,便于活动板15的展开调节,提高了灵活性。
37.具体的如图4和图3中,活动板15在活动块14上呈“十”字形分布,且活动块14带动活动板15在固定柱17上构成滑动结构。
38.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15远离活动块14的一端安装有清理球16,活动板15在活动块14上展开后,通过活动板15和清理球16的设置,便于对气管壁上痰痂进行刮取处理,避免对气管壁造成伤害。
39.具体的如图4和图3中,支撑板18远离固定柱17的一端在活动板15上构成转动结构,且支撑板18与活动板15呈倾斜设置。
40.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板15展开后,带动支撑板18在固定柱17上进行翻转,通过支撑板18对活动板15进行支撑,使活动板15翻转后更加的稳定,提高了该清痰装置的可靠性。
41.工作原理:通过按压压杆7对气道10内侧的气流进行来回挤压,气流挤压后,使第二活塞11在气道10的内侧进行来回滑动,通过活动杆12和活动块14的设置,使活动板15带动清理球16进行翻转,对活动板15进行开合调节,提高了灵活性,通过抽拉清痰管4,使活动板15带动清理球16进行移动,对气管壁上的痰痂进行刮动清理,通过吸痰管本体1将痰痂吸出体外完成清理。
42.使用方法:辅助管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套6,通过防滑套6的设置,起到防滑作用,把持着辅助管5并按压压杆7,使压杆7带动第一活塞9在辅助管5的内侧进行滑动,并使第一弹簧8发生弹性形变,压杆7移动后,将辅助管5内部的气流压进气道10的内部,气流进入气道10内侧后,使第二活塞11带动活动杆12进行移动,并使第二弹簧13发生弹性形变,活动杆12移动后,使活动块14带动活动板15在固定柱17上进行滑动,活动板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18,活动块14移动后,使活动板15带动清理球16在活动块14上翻转开,并通过支撑板18进行支撑,在清理时,启动微型摄像头19运转工作进行观察,清痰管4的外侧与橡胶圈3呈贴合设置,抽拉清痰管4,通过清理球16将气管内的痰痂刮动至吸痰管本体1处,通过吸痰管本体1将痰痂吸出,在痰痂清理过程中,通过氧气输送管2进行氧气输送。
43.安装方法:
44.第一步、吸痰管本体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圈3,将清痰管4贯穿插入进吸痰管本体1的右侧壁上,使吸痰管本体1套设在清痰管4的外侧,并使橡胶圈3的内侧与清痰管4呈贴合设置,完成清痰管4的安装;
45.第二步、将微型摄像头19安装在清痰管4左端的上侧,接着使吸痰管本体1带动清痰管4从口腔插入气管内,并使吸痰管本体1连接在吸痰设备上,将氧气输送管2安装在氧气输送设备上。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