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90357发布日期:2021-05-28 10:4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数字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



背景技术:

目前,x射线数字成像ct系统已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军工、国防等产业领域,为航天运载火箭及飞船与太空飞行器的成功发射、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武器系统检验与试验等提供了的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手段。但现有x射线数字ct成像设备均为固定立式或卧式结构,使用场地固定,不可机动。对于批量小、型号规格多、不可拆解(或拆解困难、破坏精度、危险系数高)、存放地域分散、运输成本高、难以进行集中检测的特殊工件而言,常规的固定式x射线数字ct成像设备显然已无法满足如此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当前,车载低能x射线数字成像dr系统已实现市场化应用,由于dr系统的工作原理与ct系统截然不同,系统复杂程度远不及ct系统。车载x射线数字dr成像系统主要采用由二类底盘车改装而成的“箱式货车”来实现dr系统的贮存、检修、转运、系统展开等功能,系统的使用与车辆不可分离,对于一些对检修环境有严格防爆要求,存在诸多限制的被检对象,为了在不撤收被检对象的前提下调整系统位置,必须在车辆上增加结构复杂的电动辅助车体位置调整轮系,使其结构复杂,适用性也不强。

而移动式x射线数字ct成像系统采用组合式的模块化结构。射线源系统、探测采集传输系统、工件夹持系统、控制系统等独立组成模块,通过优化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满足特定需求的移动式ct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能够承载移动式x射线数字ct成像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包括方舱本体,和安装在方舱本体内部的控制室、检测室以及电气设备室;所述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顺次连接设置,且所述检测室位于方舱本体内的中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方舱本体内设有空调系统、制热系统以及照明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安装在控制室内的空调室外机、安装在控制室的第一空调室内机和安装电气设备室的第二空调室内机,所述第一空调室内机和第二空调室内机均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制热系统包括安装在所述电气设备室内的加热器、与所述加热器连通的热气管,所述热气管包括位于所述检测室的第一出气口和位于所述控制室的第二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系统包括安装在控制室内的照明灯、安装在检测室的防爆照明灯以及安装在电气设备室的三防灯。

进一步地,所述方舱本体上设有连通电气设备室的检修门和对开门、连通所述控制室的人行门和位于检测室上方的可拆卸顶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室内还安装有操作台、监控显示器、辐射剂量探测仪以及电气控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室内还安装有放辐射系统以及监控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设备室内还安装有控制柜、工具柜以及射线源高压发生器安装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方舱本体为直角方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方舱本体内包括了控制室、检测室和电气设备室三部分。控制室、检测室电气设备室顺次连接设置,即,检测室位于控制室和电气设备室两者之间,专用方舱将通常质量较大的检测室设于在整个舱体的中部位置,合理配置了x射线数字ct成像系统的质量分布(质心靠近舱体几何中心),既满足了车辆运输要求舱体质心靠前分布的要求,也消除了舱体偏心吊装须配置吊具的弊端。该种专用方舱可以实现x射线数字ct成像系统的整体公路和铁路机动运输,当系统载运至预定地点后可直接(不脱离运载平台)展开使用,也可用固定或移动起吊设备将专用方舱吊运至地面后展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的后视图。

图8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3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3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图4中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4中g—g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7中h—h方向的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10、方舱本体;11、可拆卸顶盖板;12、静音换气扇;13、空调外机进风口;14、不锈钢脚踏;15、检修门;16、对开门;20、控制室;21、操作台;22、储物抽屉;23、辐射剂量探测仪;24、电气控开关;26、监控显示器;27、第一空调室内机;271、空调外机;28、绕线盘仓;281、手动绕线盘;2811、绕线盘摇柄插口;29、人行门;30、检测室;31、防爆照明灯;40、电气设备室;41、控制柜;42、工具柜;43、加热器;431、热气管;4311、第一出气口;4312、第二出气口;44、轴流风机;45、射线源高压发生器安装支架;46、第二空调室内机;47、三防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包括方舱本体10,和安装在方舱本体10内部的控制室20、检测室30以及电气设备室40;控制室20、检测室30和电气设备室40顺次连接设置,且检测室30位于方舱本体10内的中部位置。方舱本体10为长方形的直角方舱,方舱本体10的外部设有与电气设备室40连通的对开门16和检修门15、以及与控制室20连通的人行门29,并在检测室30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顶盖板11。还在方舱本体10的外侧壁上设有不锈钢脚踏14。

进一步的,方舱本体10内设有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制热系统;照明系统包括了设置在检测室30的防爆照明灯31、安装电气设备室40内的三防灯47以及安装在控制室20的照明灯(图中未示出),通过上述的灯分别为控制室20、检测室30和电气设备室40提供照明,并根据每个室内的工作环境不同选用了不同类型的灯来进行照明,能够在提供照明的同时也避免意外发生。具体的,上述的三种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在方舱本体10的侧壁或顶板上。空调系统包括了安装在控制室20内的空调室外机、安装在控制室20的第一空调室内机27和安装电气设备室40的第二空调室内机46,第一空调室内机27和第二空调室内机46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通。具体的,空调外机271是安装在控制室20内部的,让整个方舱能够保持原本方正的外形,不会改变方舱本体10的外部结构,空调外机271通过方舱本体10上开设的空调外机进风口13来保证空调外机271和外部空气接触。空调外机271能够同时向第一空调室内机27和第二空调室内机46进行供给,形成方舱本体10内部的空调系统。制热系统包括安装在电气设备室40内的加热器43、与所述加热器43连通的热气管431,热气管431包括位于所述检测室30的第一出气口4311和位于所述控制室20的第二出气口4312。如图11和图13所示,其中电气设备室40内的加热器43进行加热,并通过热气管431将加热器43产生的热气通过第一出气口4311向检测室30内输送,通过第二出气口4312向控制室20输送,在方舱本体10内部形成制热系统,具体的,上述加热器43采用燃油空气加热器。

进一步地,检测室30内还安装有防辐射系统以及监控摄像头。具体的,可以在检测室30内设置防辐射铅房以防止辐射。

进一步地,控制室20内还安装包括控制工作站和图像工作站的操作台21、与检测室30内监控摄像头连接的监控显示器26、辐射剂量探测仪23以及能够控制方舱本体10内所有电气设备的电气控开关24。具体的操作台21上放设有储物抽屉22,储物抽屉22的上方为空调外机271。

进一步地,电气设备室40内还安装有控制柜41、工具柜42以及射线源高压发生器安装支架45。

进一步地,电气设备室40、检测室30以及控制室20内均设有连通方舱本体10内外的轴流风机44(图中仅在电气设备室40标出了轴流风机44),且在方舱本体10上还安装有作用于控制室20和电气设备室40的两个静音换气扇12,分别位于控制室20和电气设备室40外侧壁上,通过上述的轴流风机44和静音换气扇12能够保证方舱本体10内部的空气流通。

进一步的,在控制室20和电气设备室40内均安装有绕线盘仓28,绕线盘仓28内装有手动绕线盘281,并在绕线盘仓28上开设有连通方舱本体10内外的绕线盘摇柄插口2811。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各设备、部件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附图设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专用方舱采用“直角方舱”的外形结构型式,由控制室20、检测室30和电气设备室40三部分组成,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专用方舱可以实现x射线数字ct成像系统的整体公路或铁路机动运输,系统载运至预定地点后可直接不脱离运载平台直接展开使用,也可用固定或移动起吊设备将方舱吊运至地面后展开使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