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5734发布日期:2021-08-17 13:4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折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折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降临,出行时运动时可能一不注意就会出现受伤乃至骨折,而在骨折后在医院进行治疗后还会需要很久的时间进行休养,而在休养过程中为了让康复效率增加避免二次创伤医院会给骨折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同时为了防止骨折处出现畸形需要对骨折处进行物理牵引,其中在小腿骨折时往往都是将整个小腿通过牵引器固定在一个高度利用重力进行物理牵引,但是在这种牵引方式对于受伤处所在的大腿来说是极大地负担,由于整个腿部都是出于倾斜的大腿用以僵化长久会引起肌肉酸胀甚至萎缩,而这种情况在一些较为肥胖的患者身上会更叫明显,而且,在骨折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是需要对骨折处进行适当的人为的牵引的,当时这种牵引方式往往是难以掌控的,较为容易出现二次损伤,同时较为耗费人力及时间,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可以通过吊起小腿进行牵引又可以通过机械的,较为精准的对骨折处进行牵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折固定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骨折手术后人工牵引难以掌控,又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问题。

一种骨折固定器,包括:

支撑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连接杆和螺母,所述支架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多边形形状,所述连接杆部分为圆杆、另一部分为多边形棱杆,所述连接杆圆杆部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母相配合,所述通孔与所述多边形棱杆相配合,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多边形棱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壳体、牵引托台、弧形夹紧板和牵引板,所述壳体与所述多边形棱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托台部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夹紧板设置在所述牵引托台的一端上,所述弧形夹紧板为两个,所述弧形夹紧板分别铰接在所述牵引托台的两侧,所述牵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牵引托台远离所述弧形夹紧板的一端上,所述弧形夹紧板和所述牵引板上均固定设置有牵引绷带和锁紧环,所述牵引绷带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弧形夹紧板远离铰接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锁紧环,一个所述弧形夹紧板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牵引绷带,所述牵引板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绷带、另一侧壁上固定连接所述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和所述牵引绷带均为多个。

较佳地,所述牵引托台包括第一托台和第二托台,所述第一托台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台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托台与所述第二托台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托台上、另一端贯通至所述第二托台内部,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二托台为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柱为两个,为便于调节第一托台与第二托台之间的间距,所述牵引装置还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托台与所述第二托台之间的间距。

较佳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和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上,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牵引装置,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第一托台和所述第二托台均为螺纹配合。

较佳地,所述弧形夹紧板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较佳地,所述通孔及所述连接杆的棱柱部分均为八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牵引装置对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固定,在固定前可以通过调节牵引装置的高度使得患者能够处于一种舒服的位置,同时当需要对骨折处进行人为牵引时可以调整第一托台与第二托台之间的位置以达到长久的稳固的牵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凸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装置,2-牵引装置,11-支架,12-连接杆,13-螺母,14-通孔,21-壳体,22-牵引托台,221-第一托台,222-第二托台,23-弧形夹紧板,231-牵引绷带,232-锁紧环,233-橡胶垫,24-牵引板,25-调节螺杆,251-把手,26-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折固定器,包括支撑装置1和牵引装置2,支撑装置1包括支架11、连接杆12和螺母13,支架11上沿竖向开设有多个通孔14,通孔14为多边形形状,连接杆12部分为圆杆、另一部分为多边形棱杆,连接杆12圆杆部分上设置有螺纹,螺纹与螺母13相配合,通孔14与多边形棱杆相配合,牵引装置2与多边形棱杆的端部固定连接;

牵引装置2包括壳体21、牵引托台22、弧形夹紧板23和牵引板24,壳体21与多边形棱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牵引托台22部分与壳体21固定连接,弧形夹紧板23设置在牵引托台22的一端上,弧形夹紧板23为两个,弧形夹紧板23分别铰接在牵引托台22的两侧,牵引板24固定连接在牵引托台22远离弧形夹紧板23的一端上,弧形夹紧板23和牵引板24上均固定设置有牵引绷带231和锁紧环232,牵引绷带231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弧形夹紧板23远离铰接点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锁紧环232,一个弧形夹紧板23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绷带231,牵引板24一侧壁上固定连接牵引绷带231、另一侧壁上固定连接锁紧环232,锁紧环232和牵引绷带231均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较佳地一种实施方式,牵引托台22包括第一托台221和第二托台222,第一托台221与壳体21固定连接,第二托台222可滑动的设置在壳体21内,第一托台221与第二托台222之间通过连接柱26连接,连接柱26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托台221上、另一端贯通至第二托台222内部,连接柱26与第二托台222为可滑动连接,连接柱26为两个,为便于调节第一托台221与第二托台222之间的间距,牵引装置2还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第一托台221与第二托台222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较佳地一种实施方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杆25和把手251,把手251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杆25的一端上,调节螺杆25的另一端贯穿牵引装置2,调节螺杆25与第一托台221和第二托台222均为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较佳地一种实施方式,弧形夹紧板2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33。

本实用新型较佳地一种实施方式,通孔14及连接杆12的棱柱部分均为八边形结构。

工作原理:首先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将装置固定在患者的床上或者旁边,通过将连接杆12插在不同的通孔14内,以便调节好高度,若患者不具备将腿部吊起进行牵引的条件亦可调整高度至于床位齐平;待选择好适当的通孔14后将连接杆12插入,通过螺母13将连接杆12固定在支架上,将患者的小腿腿部安放在牵引装置2上,通过弧形夹紧板23以及其上面的牵引绷带231和锁紧环232将患者靠近膝盖处的腿部固定,使患者的脚抵触在牵引板24上,同样通过牵引板24上的牵引绷带231和锁紧环232将患者的脚固定在牵引板24上,使得在后面进行机械牵引时能够很好的受力;具体为:牵引绷带231穿过同一侧的弧形夹紧板23上的锁紧环232再穿过另一侧的弧形夹紧板23上的锁紧环232,使得两个弧形夹紧板23能后相互靠拢并加紧患者的腿部,固定设置在牵引绷带231上的魔术贴可以在固定好患者的腿部后很好的粘合在一起防止松动。

在进行人为的机械牵引的只需转动把手251使得第一托台221与第二托台222之间的间距增大即可,具体为:调节螺杆25与把手251固定连接,调节螺杆25贯穿整个牵引装置2,但同时又与第一托台221和第二托台222为螺纹配合,调节螺杆25与壳体21为间隙配合,第一托台221与壳体21为固定连接,第二托台222在壳体21内为可滑动连接、与第一托台221也是通过连接柱26连接,也为滑动连接,即当转动把手251时,把手251带动调节螺杆25转动,第二托台222即可用向前或者向后移动,达到调节间距实现牵引的目的。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