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8870发布日期:2021-07-27 13:35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中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具有有效控制进针深度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外侧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顶部远离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与第二卡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所述手拧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刻度表。

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使活动杆可以在第一滑轨上滑动,通过设置活动杆,使箱体可以全方位的移动,进而对患者部位进针,通过设置螺纹杆和转轴,方便使用者控制活动块进行上下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杆,使第二卡块能够在滑杆上滑动,通过设置丝杆,使第二卡块能够达到移动效果,通过设置橡胶垫,使针灸针不易滑动,增加进针效果,通过设置手拧轮,方便使用者转动丝杆,进而对活动块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指针和刻度表,方便使用者确定进针的深度,通过设置导向架,使针灸针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防止进针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活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腿;2、横杆;3、第一滑轨;4、滑块;5、活动杆;6、第二滑轨;7、箱体;8、螺纹杆;9、活动块;10、转轴;11、第二锥形齿轮;12、第一卡块;13、滑杆;14、第二卡块;15、丝杆;16、手摇轮;17、手拧轮;18、第一锥形齿轮;19、指针;20、刻度表;21、导向架;22、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包括支腿1,支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杆2,横杆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3,第一滑轨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活动杆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6,第二滑轨6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箱体7,箱体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活动块9,螺纹杆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8,箱体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1,第一锥形齿轮18的外侧与第二锥形齿轮11的外侧啮合连接。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块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12,第一卡块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3,滑杆1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卡块14,通过设置滑杆13,使第二卡块14能够在滑杆13上滑动。

如图3所示,第一卡块12顶部远离滑杆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15的外侧与第二卡块14的内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丝杆15,使第二卡块14能够达到移动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卡块12和第二卡块14的内侧均设置有橡胶垫,转轴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摇轮16,通过设置橡胶垫,使针灸针不易滑动,增加进针效果。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丝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轮17,手拧轮1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手拧轮17,方便使用者转动丝杆15,进而对活动块9的高度进行调节。

如图1所示,活动块9一侧固定连接有指针19,箱体7的一侧设置有刻度表20,通过设置指针19和刻度表20,方便使用者确定进针的深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7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21,支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2,通过设置导向架21,使针灸针在进针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防止进针错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进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进针装置放置到患者顶部,将针灸针放置放置到第一卡块12和第二卡块14之间,通过转动手拧轮17带动丝杆15转动,丝杆15带动第二卡块14移动,使针灸针固定在卡块上,通过移动滑块4和箱体7,对进针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转动手拧轮17带动转轴10转动,转轴10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8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1带动螺纹杆8转动,螺纹杆8带动活动块9移动,进而达到进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针灸进针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且进针装置在针灸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固定机构,针灸时还是需要用手去固定进针装置,同时经验不足的中医无法准确的控制进针深度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