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9142发布日期:2021-05-14 14:2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医疗器械、助残助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行器。


背景技术:

2.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辅助行走的器具,能够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者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外出步行,现有助行器大多为四角两轮结构,如中国专利cn 210408951u就公开了一种医疗康复护理用助行器,其包括两个倒置u形管架、固定在这两个管架之间的连接杆、设于这两个管架底部的行走轮,但该方案的助行器在不使用时无法折叠,占用空间大,在使用时,不具备为使用者提供就坐休息的功能,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助行器,该助行器在不使用时,能够进行折叠,折叠后占用空间小,该助行器在使用时,具备为使用者提供就坐休息的功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助行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包括:
5.侧支架,所述侧支架有两个,所述两个侧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助行器的左右两侧;
6.横连杆,所述横连杆用于连接所述两个侧支架;
7.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
8.所述侧支架包括前支杆、后支杆、靠背杆、座位杆和推把杆;
9.所述前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前轮;
10.所述后支杆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后轮,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11.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杆上,所述靠背杆可沿所述后支杆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
12.所述座位杆的前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中部相转动连接,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13.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14.所述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靠背杆、所述后支杆相转动连接,在所述靠背杆相对于所述后支杆滑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横连杆带动所述两个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或远离。
15.优选地,所述横连杆包括第一横连杆和第二横连杆,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上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连杆的下端部、所述第二横连杆的
下端部与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横连杆和所述第二横连杆在中点处相交叉。
17.优选地,所述助行器还包括座位连杆,所述座位连杆包括通过第一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座位连杆和第二座位连杆,所述座位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架上的所述座位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横连杆的中点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两个侧支架对称分布于该平面的左右两侧。
18.优选地,所述助行器还包括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包括通过第二转轴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靠背连杆和第二靠背连杆,所述靠背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架上的所述靠背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横连杆的中点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两个侧支架对称分布于该平面的左右两侧。
19.优选地,所述靠背杆的下端部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后支杆上,所述座位杆的后端部与所述滑套相转动连接。
20.优选地,所述前支杆的上端固定有向后向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部与所述推把杆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后支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轮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距所述后支杆相对于所述连接杆转动时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杆包括第一推把杆和第二推把杆,所述第一推把杆位于所述第二推把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推把杆可滑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二推把杆上,所述第一推把杆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后水平延伸的推把。
2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推把后端部在所述前轮的转动轴心线和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构成的虚拟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后轮的转动轴心线的前方,所述第二推把杆上设有用于锁定所述第一推把杆的锁定件。
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行器,包括分别位于助行器左右两侧的侧支架、连接这两个侧支架的横连杆、锁定机构,通过使侧支架包括底部设有前轮的前支杆、底部设有后轮的后支杆、可沿后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后支杆上的靠背杆、两端部分别与前支杆和靠背杆相转动连接的座位杆和与前支杆相转动连接的推把杆,使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靠背杆、后支杆相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锁定机构将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使用者能扶住推把杆辅助行走,还能转身坐在座位杆上休息,不使用时,解锁锁定机构,向下推动推把杆和靠背杆,通过座位杆转动带动后支杆、前支杆靠拢,同时通过横连杆带动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靠拢,使助行器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
27.图2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
28.图3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从展开状态变换至折叠状态的过程中。
29.图4是图1的侧视示意图,此时,助行器处于折叠状态。
30.图5是图4的主视示意图。
31.图6是图2中靠背杆、靠背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2.图7是图4中靠背杆、靠背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3.图8是图2中座位杆、座位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4.图9是图4中座位杆、座位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5.图10是图2中横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6.图11是图4中横连杆的正视示意图
37.其中:10.侧支架;11.前支杆;111.前轮;112.连接杆;12.后支杆;121.后轮;13.靠背杆;131.滑套;1311.延伸部;14.座位杆;15.推把杆;151.第一推把杆;152.第二推把杆;153.推把;20.横连杆;21.第一横连杆;22.第二横连杆;30.座位连杆;31.第一座位连杆;32.第二座位连杆;33.第一转轴;34.连杆;40.靠背连杆;41.第一靠背连杆;42.第二靠背连杆;43.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9.本实用新型描述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
40.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行器,所述助行器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助行器包括:侧支架10、横连杆20、锁定机构,其中,侧支架10有两个,这两个侧支架10分别位于所述助行器的左右两侧,具体地,如图2

4所示,侧支架10包括前支杆11、后支杆12、靠背杆13、座位杆14和推把杆15,前支杆11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前轮111,后支杆12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后轮121,后支杆12的上端部与前支杆11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靠背杆13的下端部可滑动地连接在后支杆12上,靠背杆13可沿后支杆12的延伸方向相对于后支杆12滑动,座位杆14的前端部与前支杆11的中部相转动连接,座位杆14的后端部与靠背杆13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推把杆15的下端部与前支杆11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横连杆20用于连接上述两个侧支架10,具体地,如图1、图5、图10

11所示,横连杆20包括第一横连杆21和第二横连杆22,第一横连杆21和第二横连杆22在中点处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第一横连杆21的上端部、第二横连杆22的上端部与后支杆12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第一横连杆21的下端部、第二横连杆22的下端部与靠背杆13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在靠背杆13相对于后支杆12向下/向上滑动时,能够通过横连杆20相对于靠背杆13、后支杆12的转动,带动上述两个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远离;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具体地,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靠背杆13与后支杆12的相对位置锁定、还用于将推把杆15与前支杆11的相对位置锁定,所述锁定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41.在本实施例中,为简化设计,提升靠背杆13相对于后支杆12滑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靠背杆13的下端部设置有滑套131,滑套131可滑动地套设在后支杆12上,滑套131可沿后支杆12的延伸方向滑动,第一横连杆21的下端部、第二横连杆22的下端部与滑套131相转动连接,滑套131具有向后上方并垂直于后支杆12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311,靠背杆13的下端部与延伸部1311固定连接,使靠背杆13平行的靠拢在后支杆12上,座位杆14的后端部
与滑套131的延伸部1311相转动连接。
42.为方便折叠,并提升所述助行器在展开状态时的稳定性,后支杆12相对于前支杆11的转动轴心线位于推把杆15相对于前支杆11的转动轴心线的下方,具体地,前支杆11的上端固定有向后向下延伸的连接杆112,连接杆112的上端部与推把杆15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连接杆112的下端部与后支杆12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连接杆112与前支杆11之间的夹角为75

85
°

43.为确保所述助行器在折叠状态时,前轮111和后轮121相齐平,前轮111的转动轴心线、后轮121的转动轴心线距后支杆12相对于连接杆112转动时的转动轴心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44.为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推把杆15可以伸缩,具体地,推把杆15包括第一推把杆151和第二推把杆152,第一推把杆151位于第二推把杆152的上方,第一推把杆151可滑动地穿设在第二推把杆152上,第一推把杆151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后水平延伸的推把153,当然,在所述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推把杆151和第二推把杆152的相对位置需要锁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推把杆152上设有用于锁定第一推把杆151的锁定件,该锁定件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为增强使用者使用时的稳定性,确保使用者的重心支撑在前轮111和后轮121上,推把153的后端部在前轮111的转动轴心线和后轮121的转动轴心线构成的虚拟平面上的投影位于后轮121的转动轴心线的前方。
45.在本实施例中,为提升使用者在歇息乘坐在座位杆400上的舒适性,在所述可折叠助行器处于展开状态时,座位杆400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为便于乘坐,两个侧支架10的座位杆14上套设有座兜,为增强座兜乘坐时的舒适性,所述助行器还在这两个座位杆14之间设置有座位连杆30,如图1、图5、图8

9所示,座位连杆30包括通过第一转轴33相转动连接的第一座位连杆31和第二座位连杆32,第一转轴33位于第一座位连杆31、第二座位连杆32的前部,将第一座位连杆31/第二座位连杆32分成长端和短端,第一座位连杆31和第二座位连杆32的长端的端部与座位杆14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第一座位连杆31和第二座位连杆32的短端的端部通过连杆34与座位杆14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具体地,连杆34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杆34有两个,这两个连杆34长度相同,其中一个连杆34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座位连杆31的短端的端部和座位杆14的前部相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杆34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座位连杆32的短端的端部和座位杆14的前部相转动连接,为了不干扰两个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远离的运动,第一转轴33和第一横连杆21的中点、第二横连杆22的中点之间形成一个虚拟的平面,两个侧支架10和两个连杆35对称分布于该虚拟平面的左右两侧,第一座位连杆31和第二座位连杆32在该虚拟平面的左右两侧互为镜像。
46.在本实施例中,为对使用者在歇息乘坐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支撑,所述助行器还包括靠背连杆40,如图1、图5、图6

7所示,靠背连杆40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侧支架10上的靠背杆13的上端部相连接,为了不干扰两个侧支架10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靠近/远离的运动,靠背连杆40包括通过第二转轴43相转动连接的第一靠背连杆41和第二靠背连杆42,第二转轴43与第一横连杆21的中点、第二横连杆22的中点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两个侧支架10对称分布于该平面的左右两侧。
47.所述助行器还包括l型的连接片,连接片设置在横连杆20与后支杆12、滑套131的转动连接处,还设置在座位连杆30、连杆35与座位杆14的转动连接处,起方便安装的作用。
4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行器,通过使侧支架包括底部设有前轮的前支杆、底部设有后轮的后支杆、可沿后支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后支杆上的靠背杆、两端部分别与前支杆和靠背杆相转动连接的座位杆和与前支杆相转动连接的推把杆,使横连杆的两端部分别与靠背杆、后支杆相转动连接,使用时,通过锁定机构将助行器锁定在展开状态,使用者能扶住推把杆辅助行走,还能转身坐在座位杆上休息,不使用时,解锁锁定机构,向下推动推把杆和靠背杆,通过座位杆转动带动后支杆、前支杆靠拢,同时通过横连杆带动侧支架在左右方向上靠拢,使助行器变换至折叠状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