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

文档序号:26119541发布日期:2021-08-03 13: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颈内静脉置管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临时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手段。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带管生活,目前临床上一般先用无菌敷贴覆盖插管切口,用纱布包住置管外露部分并用胶布固定,然后戴上弹力网帽、一次性帽子或者用纱布条缠绕固定。

由于导管固定在患者头部,若患者因病情需要坐位透析时,导管会因重力作用受牵拉,严重者会引起导管脱落;在透析治疗时的导管位置改变,会影响血流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若患者意识障碍或行动不当,携带导管时包裹导管的纱布容易脱落,也容易牵拉扭曲导管,使患者疼痛、出血,更容易造成脱管的危险,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而有必要针对现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做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用于解决导管位置改变,牵拉扭曲导管,使患者疼痛、出血和造成脱管的危险。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包括由布条重叠缝纫制成的固定带本体,所述固定带本体一侧的外壁开设有矩形腰槽,所述矩形腰槽内设有两端缝纫固定的编织带,所述编织带上套接有沿所述编织带带面移动的套带,所述套带上转动连接有束管带;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使得套带沿着编织带带面移动至患者头部的左侧或右侧,从而方便根据需要进行导管的固定作业,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套带的数量,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所述固定带本体一侧的外壁设有关于所述矩形腰槽对称的毛面带i,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毛面带相粘结的勾面带i。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带的带面上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子扣,所述套带上设有位于轴心处的母扣。用于对移动之后的套带进行固定,避免在移动的时候套管缺乏固定而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束管带上设有关于母扣对称分布的勾面带ii和硅胶贴带,所述束管带相对于所述硅胶贴带一侧的外壁设有与勾面带ii相配合的毛面带ii。固定导管之后利用硅胶贴带可增加与导管表面的摩擦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带本体相对于所述编织带一侧的外壁覆盖有硅胶带,所述硅胶带上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透气孔。由于述固定带本体由吸水弹性纤维重叠缝纫制成,因此佩戴之后的汗汽会通过透气孔被固定带本体吸收,而增加的硅胶带越是为了增加与患者皮肤的亲和度,避免在移动的时候,固定带本体发生相对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带本体由吸水弹性纤维重叠缝纫制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黏贴牢固、摘戴方便,便于患者携带导管,预防非计划拔管,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美观度,提高患者导管使用安全率,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本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编织带与矩形腰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束管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束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

1、固定带本体;11、矩形腰槽;2、编织带;21、子扣;3、套带;31、母扣;33、套环;4、束管带;41、勾面带ii;42、硅胶贴带;43、毛面带ii;5、毛面带i;6、勾面带i;7、硅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血液透析患者头戴式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1,固定带本体1一侧的外壁开设有矩形腰槽11,矩形腰槽11内设有两端缝纫固定的编织带2,编织带2上套接有沿编织带2带面移动的套带3,套带3上转动连接有束管带4,固定带本体1一侧的外壁设有关于矩形腰槽11对称的毛面带i5,固定带本体1的一端设有与毛面带i5相粘结的勾面带i6。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使得套带3沿着编织带2带面移动至患者头部的左侧或右侧,从而方便根据需要进行导管的固定作业,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套带3的数量,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进一步结合图1和图3所示,可以看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编织带2的带面上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子扣21,套带3上设有位于轴心处的母扣31。用于对移动之后的套带3进行固定,避免在移动的时候套管缺乏固定而发生移动。

再者,根据图4可知,该束管带4上设有关于母扣31对称分布的勾面带ii41和硅胶贴带42,束管带4相对于硅胶贴带42一侧的外壁设有与勾面带ii41相配合的毛面带ii43。固定导管之后利用硅胶贴带42可增加与导管表面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可以看到,固定带本体1相对于编织带2一侧的外壁覆盖有硅胶带7,硅胶带7上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透气孔。由于述固定带本体1由吸水弹性纤维重叠缝纫制成,因此佩戴之后的汗汽会通过透气孔被固定带本体1吸收,而增加的硅胶带7越是为了增加与患者皮肤的亲和度,避免在移动的时候,固定带本体发生相对位移。

进一步的,根据图5可知,该束管带4的背面还设有套环33,而套环33位于母扣31的上方,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该静脉导管的固定处会缠绕纱布,因此需要一定的固定效果,通过将带有勾面带ii41一侧的束管带4穿过套环33然后在与毛面带ii43相捏合进行固定,从而达到这种牢固的固定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