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组件及射频微针治疗头

文档序号:26800969发布日期:2021-09-29 01:5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针组件及射频微针治疗头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针组件及射频微针治疗头。


背景技术:

2.点阵微针射频(fractional microneedle radiofrequency,fmr)集点阵、微针、射频技术于一体,通过微针机械穿透表皮,将射频能量以点阵模式直接导入深层靶组织,刺激胶原即刻收缩,同时启动继发性创伤愈合级联反应,促进真皮重建。相对于传统激光、射频技术,fmr基本不损伤表皮及皮肤附属结构,无吸收与散射,穿刺点间正常表皮及组织作为干细胞库促进创伤愈合过程。fmr通过微针机械穿刺表皮至真皮深层及部分皮下脂肪层,形成微型射频热损伤区(radiofrequency thermal zones,rftzs)。通过微针机械刺激及rftzs热效应,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诱导胶原即刻收缩、新生胶原沉积及细胞外基质生成,同时减少大小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功能,降低毛囊皮脂腺单位内微生物含量,可用于修复真皮及皮下瘢痕组织、改善皮肤质地、缓解局部炎症等,同时也适用于对凹陷性瘢痕、原发性腋窝多汗症、膨胀纹、口周须疮、雄激素性脱发及放射性皮炎等方面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组件及射频微针治疗头,该微针组件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两组以上微针,各组微针的长度不同,同组微针在阵列的同一排或同一列,相邻排或相邻列为不同组微针,相邻组微针的长度差为0.1~0.3mm。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组以上微针,一次进针入皮肤,同时有两个以上层面的针尖平面,治疗效果佳,优选具有三组微针,达到立体式的加热作用于皮肤不同层次的病灶,治疗效果更佳。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针组件,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两组以上微针,各组微针的长度不同,同组微针在阵列的同一排或同一列,相邻排或相邻列为不同组微针,相邻组微针的长度差为0.1~0.3mm。
5.优选地,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同组微针中,相邻微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6.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7.1)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同组微针中,相邻微针的针尖距离为1~2mm;
8.2)相邻组微针中,相邻组微针的针尖距离为1~2mm。
9.更优选地,包括由若干第一微针组成的第一微针组和由若干第二微针组成的第二微针组,所述第一微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针的长度。
10.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针的针尖长度l1为0.2~0.5mm,所述第二微针的针尖长度l2为0.2~0.5mm。
11.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针的直径d1为0.15~0.25mm,所述第二微针的直径d2为0.15~0.25mm。
12.更优选地,包括由若干第一微针组成的第一微针组、由若干第二微针组成的第二微针组和由若干第三微针组成的第三微针组,所述第一微针、所述第二微针和所述第三微
针的长度依次减小。
13.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针的直径d1为0.15~0.25mm,所述第二微针的直径d2为0.15~0.25mm,所述第三微针的直径d3为0.15~0.25mm。
14.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针的针尖长度l1为0.2~0.5mm,所述第二微针的针尖长度l2为0.2~0.5mm,所述第三微针的针尖长度l3为0.2~0.5mm。
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射频微针治疗头,包括上述微针组件。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两组以上微针,一次进针入皮肤,同时有两个以上层面的针尖平面,治疗效果佳,优选具有三组微针,达到立体式的加热作用于皮肤不同层次的病灶,治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7.图1是微针组件中三组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微针组件中三组微针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
[0020]1ꢀꢀꢀꢀꢀꢀꢀꢀꢀꢀꢀꢀꢀꢀꢀꢀꢀꢀꢀꢀꢀꢀꢀꢀ
第一微针组
[0021]
11
ꢀꢀꢀꢀꢀꢀꢀꢀꢀꢀꢀꢀꢀꢀꢀꢀꢀꢀꢀꢀꢀꢀꢀ
第一微针
[0022]2ꢀꢀꢀꢀꢀꢀꢀꢀꢀꢀꢀꢀꢀꢀꢀꢀꢀꢀꢀꢀꢀꢀꢀꢀ
第二微针组
[0023]
21
ꢀꢀꢀꢀꢀꢀꢀꢀꢀꢀꢀꢀꢀꢀꢀꢀꢀꢀꢀꢀꢀꢀꢀ
第二微针
[0024]3ꢀꢀꢀꢀꢀꢀꢀꢀꢀꢀꢀꢀꢀꢀꢀꢀꢀꢀꢀꢀꢀꢀꢀꢀ
第三微针组
[0025]
31
ꢀꢀꢀꢀꢀꢀꢀꢀꢀꢀꢀꢀꢀꢀꢀꢀꢀꢀꢀꢀꢀꢀꢀ
第三微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8]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针组件,包括以阵列形式排列的两
组以上微针,各组微针的长度不同,同组微针在阵列的同一排或同一列,相邻排或相邻列为不同组微针,相邻组微针的长度差为0.1~0.3mm。
[0030]
上述阵列形式排列可以形成矩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等。该微针组件具有两组以上微针,一次进针入皮肤,同时有两个以上层面的针尖平面,治疗效果佳。
[0031]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同组微针中,相邻微针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0032]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同一排或同一列的同组微针中,相邻微针的针尖距离为1~2mm。依据针尖距离可设计成不同大小的治疗面积,例如整个微针阵列的边长可以为1cm、1.5cm和2cm,可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的微针组件,便于操作且节省治疗时间。
[0033]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相邻组微针中,相邻组微针的针尖距离为1~2mm。依据针尖距离可设计成不同大小的治疗面积,例如整个微针阵列的边长可以为1cm、1.5cm和2cm,可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合适的微针组件,便于操作且节省治疗时间。
[0034]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由若干第一微针11组成的第一微针组1和由若干第二微针21组成的第二微针组2,所述第一微针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微针21的长度,便于在一次进针后,实现两个平面的加热,在两个层面上同时发挥作用。
[0035]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针11的针尖长度l1为0.2~0.5mm,所述第二微针21的针尖长度l2为0.2~0.5mm。针尖的长度是射频能量发射的区域,此处为非绝缘区,长度短,便于更加精确发射射频能量,更加聚焦在局部组织发挥作用。
[0036]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针11的直径d1为0.15~0.25mm,所述第二微针21的直径d2为0.15~0.25mm。微针直径小,一方面利于组织穿透进针,另一方面减少组织损伤,减少组织内血管的出血,术后皮肤的恢复时间更短。
[0037]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由若干第一微针11组成的第一微针组1、由若干第二微针21组成的第二微针组2和由若干第三微针31组成的第三微针组3,所述第一微针11、所述第二微针21和所述第三微针31的长度依次减小,便于在一次进针后,实现三个平面的加热,在三个层面上同时发挥作用。此设计形成三个层面的射频加热作用,达到立体式治疗的目的。
[0038]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针11的直径d1为0.15~0.25mm,所述第二微针21的直径d2为0.15~0.25mm,所述第三微针31的直径d3为0.15~0.25mm。微针直径小,一方面利于组织穿透进针,另一方面减少组织损伤,减少组织内血管的出血,术后皮肤的恢复时间更短。
[0039]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微针11的针尖长度l1为0.2~0.5mm,所述第二微针21的针尖长度l2为0.2~0.5mm,所述第三微针31的针尖长度l3为0.2~0.5mm。针尖的长度是射频能量发射的区域,此处为非绝缘区,长度短,便于更加精确发射射频能量,更加聚焦在局部组织发挥作用。
[0040]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微针治疗头,包括上述微针组件。
[0041]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
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