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

文档序号:25373593发布日期:2021-06-08 16:5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


背景技术:

2.吞咽障碍是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的过程中出现障碍的一种表现,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所致食障碍。由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起运动功能异常。无器官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为功能性吞咽障碍。部分功能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可逐渐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自行缓解,需要进行专门的康复治疗,吞咽电刺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物理因子疗法。现有的吞咽电刺激主要是外部刺激法,即通过对下颚下部与颈前咽部对应处进行电刺激来对咽部神经肌肉进行锻炼。而这种电刺激装置的都会配合电极贴片进行治疗,而市面上的圆形电极贴片粘性一般,电极贴片粘贴的位置的皮肤不够平整,患者在活动头部、张口说话或者吞咽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电极贴片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影响治疗效果,接触不完全可能引起刺痛,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如果患者是带有胡须的,即使是胡须刮干净之后,剩下的胡茬也会影响电极贴片的粘贴,从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紧贴皮肤的吞咽电刺激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压紧电极贴片,提高电极贴片与人体皮肤的贴合度,不会脱落,提高电刺激治疗效果,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需求的吞咽电刺激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极贴片易脱落或接触不良,影响治疗效果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问题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包括与皮肤相接的电极贴片,所述的电极贴片的一侧固定有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上设有定位连接件,固定片通过定位连接件与弹性固定带相接,弹性固定带将固定片和电极贴片压紧在皮肤上。弹性固定带套在头上,电极贴片固定在固定片上,通过弹性固定带的弹性,使其对刺激部位有一定的压迫性,从而达到压紧电极贴片的效果,不会因为患者头颈转动或者颌下位置窄,或者张口活动或者有胡须影响等导致的粘贴不牢的问题。而且弹性固定带还具备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患者选择合适的位置。弹性固定带为柔性的,可以在弹性固定带上放置多个电极贴片,而每个电极贴片都能很好的贴合在人皮肤上,同时又能保证弹性固定带能给每个电极贴片施加合适的压力,保证电极贴片不会因为使用者的动作而松动、移位或者脱落。
5.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固定带上安装有多个固定片,所述的各个固定片上均连接有一个电极贴片,多个电极贴片均贴紧皮肤。弹性固定带上装有两个固定片,固定片是圆形的硅胶片,电极贴片粘贴在固定片上,每个电极贴片都紧贴在皮肤上,使其能有最佳的治疗效果。固定片和电极贴片形状相似,且固定片的面积约为电极贴片的面积。
6.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连接件为与固定片一体成型的通孔,通孔的孔径不大于弹
性固定带的横截面的面积。固定片通过定位连接片穿套在弹性固定带上,通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弹性固定带的横截面面积,可以使固定片能套在弹性固定带上不被轻易移动,确保固定片能通过弹性固定带压紧电极贴片。弹性固定带是柔性的,用力拨动固定片还是能移动它的位置的,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片位置。
7.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固定带横截面为方形,所述弹性固定带外侧设有棉质包裹层。弹性固定带横截面是方形的,扁平的弹性固定带更贴合皮肤,不易滑移。在弹性固定带的外侧还包裹有一层棉质包裹层,更为亲肤,不易出现过敏的情况。弹性固定带是方形的,通孔也是方形的,且通孔的横截面积略大于弹性固定带的横截面积。
8.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固定带设有两个自由端,所述弹性固定带其中一端设有调节扣。弹性固定带的一端装有调节扣,另一端通过调节扣调节长度。
9.作为优选,所述电极贴片的一侧设有导电胶,所述导电胶上方附有离型纸,所述电极贴片的另一侧粘贴在所述固定片上,所述电极贴片上连有外接线。电极贴片的是连有外接线的,通过外接线和电刺激装置相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柄的一侧设有一贯穿固定片内外侧面的小孔,所述小孔到所述固定片边缘设有开口缝。小孔可以用于固定外接线,外接线从开口缝卡入小孔中。
11.作为优选,所述外接线的直径小于小孔直径。
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弹性固定带的弹性来压紧电极贴片,使其紧贴皮肤,不易脱落;弹性固定带有调节扣,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头围调节弹性固定带的长度;弹性固定带横截面是方形的,可以更加贴合皮肤;弹性固定带外围包有棉质包裹层,更亲肤;固定片可以在弹性固定带上移动,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身形来调节固定片的位置;固定片上设有小孔,可以用于固定电极贴片的外接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的固定片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的固定片侧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的电极贴片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18.图示说明:1

弹性固定带,2

固定片,3

定位连接件,4

调节扣,5

小孔,6

开口缝,7

通孔,8

离型纸,9

电极贴片,10

外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0.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的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固定片2是一片直径为2cm,厚度为5mm的圆形硅胶片,在固定片2的外侧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定位连接件3,在定位连接件3的中心位置有一个方形的通孔7。固定片2的内侧面是一个平面,电极贴片9的外侧面粘贴在固定片2的平面上,电极贴片9的内侧面上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的上方附着有离型纸8,在电极贴片9上装有一根能和电刺激装置连接的外接线10。在定位连接件3左侧的固定片2上开有一个贯通固定片2内外侧面的小孔5,小孔5到固定片2的外边缘之间开有一条开口缝6。外
接线10的直径略小于小孔5的直径,外接线10通过开口缝6卡入小孔5内。弹性固定带1是一根环形的弹力带,在弹性固定带1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棉质的包裹层。弹性固定带1的横截面为方形,弹性固定带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通孔7的孔径,固定片2通过定位连接件3上的通孔7穿套在弹性固定带1上,使固定片2能固定在弹性固定带1上。但因为弹性固定带是柔性弹力带,用力拨动固定片2也改变固定片2在弹性固定带1上的位置,从而进行位置调整。
21.使用时,把电极贴片9粘贴在固定片2的内侧面上,再把外接线10卡入小孔5内,让患者带上弹性固定带1,根据患者情况把固定片2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把电刺激装置接在外接线10上对电极贴片9进行通电。
22.实施例二:如图2~5所示的一种吞咽电刺激结构。固定片2是一片直径为2cm,厚度为5mm的圆形硅胶片,在固定片2的外侧面中心位置有一个定位连接件3,在定位连接件3的中心位置有一个方形的通孔7。固定片2的内侧面是一个平面,电极贴片9的外侧面粘贴在固定片2的平面上,电极贴片9的内侧面上涂有导电胶,在导电胶的上方附着有离型纸8,在电极贴片9上装有一根能和电刺激装置连接的外接线10。在定位连接件3左侧的固定片2上开有一个贯通固定片2内外侧面的小孔5,小孔5到固定片2的外边缘之间开有一条开口缝6。外接线10的直径略小于小孔5的直径,外接线10通过开口缝6卡入小孔5内。弹性固定带1是一根横截面为方形的弹力带,在弹性固定带1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棉质的包裹层。弹性固定带1的两端为自由端,在弹性固定带1的右端装有一个调节扣4,弹性固定带1的左端通过调节扣4和弹性固定带1的右端相连接,并通过调节扣4调节弹性固定带1的长度。弹性固定带1的横截面积大于或等于通孔7的孔径,固定片2通过定位连接件3上的通孔7穿套在弹性固定带1上,使固定片2能固定在弹性固定带1上,不容易移动。但因为弹性固定带是柔性弹力带,用力拨动固定片2也改变固定片2在弹性固定带1上的位置,从而进行位置调整。
23.使用时,把电极贴片9粘贴在固定片2的内侧面上,再把外接线10卡入小孔5内,让患者带上弹性固定带1,根据患者的头颅大小调节弹性固定带1把固定片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把电刺激装置接在外接线10上对电极贴片9进行通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