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供液装置及血液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68845发布日期:2021-03-05 18:5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供液装置及血液透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供液装置及血液透析系统。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采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案之一,血液透析时,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使其经过透析机进行血液净化,然后再将净化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通过血液透析,可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治疗目的。透析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在透析机的过滤膜处产生微小的气泡,气泡可能会进入透析机的其它管道,且难以排干净。当气泡进入人体后,会形成空气栓塞,导致病人死亡。目前主要采用空气监测装置和静脉管夹装置进行监控和处理,当有气泡通过血液回路时,空气监测装置可检测出气泡,静脉管夹装置则会将血液回路夹死,避免空气进入人体中,随后护理人员快速将气泡手动排出,避免发生凝血,最后恢复正常的透析操作。
3.虽然现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气泡进入患者体内,但是透析机管道中的气泡如果不完全排除干净,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危及病人的生命。此外,气泡较小时空气监测装置检测不到位,依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将透析机管道中液体内存在的气泡完全排出,以保障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供液装置,为全封闭式储液、供液系统,极大地减少细菌进入的可能性,有利于改善透析环境、提高透析品质;同时,液体可以在储液供液装置内循环流动,除去管道中液体内存在的气泡,降低病人在透析过程中气泡进入体内的风险,从而全方位提高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液供液装置,包括:
6.储液装置,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出液口和循环进液口,及设置于顶部的进液口和排气口;
7.进液管道,一端与储液装置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用于通入液体;
8.排气装置,与储液装置的排气口连接;
9.循环进液管道及设置在循环进液管道上的第一阀门,循环进液管道的一端与储液装置的循环进液口连接;
10.出液管道及设置在出液管道上的正压泵,出液管道的一端与储液装置的出液口连接;
11.回液管道及设置在回液管道上的负压泵,回液管道的一端与循环进液管道连接且连接处比第一阀门更加远离储液装置的循环进液口;
12.第二阀门,包括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第一阀口与循环进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13.后级管道及设置在后级管道上的第一开关阀,后级管道的一端与出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后级管道的另一端与回液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
15.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出液管道上,比正压泵更加远离储液装置的出液口;
16.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回液管道上,比负压泵更加靠近回液管道与循环进液管道的连接处;
17.排液管道,一端与第二阀门的第二阀口连接,另一端为排液口。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循环管道及设置在循环管道上的第二开关阀,循环管道的一端与出液管道连接且连接处比第一加热装置更加靠近出液管道的另一端,循环管道的另一端与回液管道连接且连接处比负压泵更加靠近回液管道的另一端。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储液装置侧壁上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储液装置中液体的温度;其中,控制器与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当储液装置中的液体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打开,当储液装置中的液体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关闭。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设置在储液装置的顶部,喷淋装置的进液口与储液装置的进液口连接。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环绕设置在出液管道的外侧且第一加热装置与出液管道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加热装置环绕设置在回液管道的外侧第二加热装置与回液管道之间存在间隙。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液体包含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酸碱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酸碱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溶液的电导率;其中,控制器与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检测装置电连接,当溶液为碱性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打开,当溶液为酸性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关闭。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门为第一三通阀,还包括第三阀口;
25.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液管道上的第二三通阀,包括第四阀口、第五阀口和第六阀口,第四阀口和第五阀口设置在进液管道上且第五阀口比第四阀口更加靠近储液装置的进液口,第二三通阀的第六阀口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通过管道连接。
2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系统,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储液供液装置。
2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供液装置,为全封闭式储液、供液系统,极大地减少细菌进入的可能性,有利于改善透析环境、提高透析品质;同时,液体可以在储液供液装置内循环流动,在正压泵的作用下可以推动储液装置内液体的流动,在负压泵的作用下,管道中液体内的气泡破裂,然后气体从储液装置的排气口排出,随后液体通过循环进液管道进入储液装置,往复循环多次,则可实现对管道中液体内存在气泡的去除。有效降低病人在透析过程中气泡进入体内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9.图1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消气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a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热消毒模式的第一设定时间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b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热消毒模式的第二设定时间段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加热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反冲洗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消气模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储液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储液供液装置,以除去管道中的气泡,避免在透析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本公开提供的储液供液装置至少可以实现循环消气模式、循环加热模式、循环热消毒模式、反冲洗模式中的至少一种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图1-图7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供液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39.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液供液装置,包括:
40.储液装置311,包括设置于底部的出液口1a和循环进液口1b,及设置于顶部的进液口1c和排气口1d;
41.进液管道351,一端与储液装置311的进液口1c连接,另一端用于通入液体;
42.排气装置312,与储液装置311的排气口1d连接;
43.循环进液管道321及设置在循环进液管道321上的第一阀门322,循环进液管道321的一端与储液装置311的循环进液口1b连接;
44.出液管道331及设置在出液管道331上的正压泵332,出液管道331的一端与储液装置311的出液口1a连接;
45.回液管道341及设置在回液管道341上的负压泵342,回液管道341的一端与循环进液管道321连接且连接处比第一阀门322更加远离储液装置311的循环进液口1b;
46.第二阀门323,包括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第一阀口2a与循环进液管道321的另一端连接;
47.后级管道361及设置在后级管道361上的第一开关阀362,后级管道361的一端与出液管道331的另一端连接,后级管道361的另一端与回液管道341的另一端连接。
4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液管道351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过滤装置38。
49.当血液透析系统不工作进行维护时,如图2所示,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消气模
式,液体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一阀门322和第一开关阀362打开,第二阀门323关闭。经过过滤装置38的液体通过进液管道351进入储液装置311中,储液供液装置中的正压泵332可以推动储液装置311内的液体进入出液管道331中,再进入后级管道361中,然后在负压泵342的作用下,管道中的气泡破裂,液体通过循环进液管道321进入储液装置311,气体通过排气装置312被排出,往复循环多次,则可实现对管道和其它设备中气泡的去除,保障血液透析系统的正常工作。
50.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
51.第一加热装置333,设置在出液管道331上,比正压泵332更加远离储液装置311的出液口a;
52.第二加热装置343,设置在回液管道341上,比负压泵342更加靠近回液管道341与循环进液管道321的连接处;
53.排液管道324,一端与第二阀门323的第二阀口2b连接,另一端为排液口。
5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液管道324的排液口可以与废液回收装置325连接。
5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述液体包含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在本公开中,酸性溶液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例如,酸性溶液的溶质包含醋酸、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在本公开中,碱性溶液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例如,碱性溶液的溶质包含碳酸氢钠,或者碱性溶液的溶质包含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56.在出液管道331和回液管道341上设置加热装置对液体进行加热,可以对储液供液装置进行热消毒,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57.第一阶段,如图3a所示,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热消毒模式的第一设定时间段,液体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一阀门322、第一开关阀362、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打开,第二阀门323的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关闭。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可以对管道中的液体进行加热,然后依次经过出液管道331、后级管道361和回液管道341,再通过循环进液管道321进入储液装置311中,如此循环多次对整个管道实现循环热消毒,除去管道中滋生的细菌等微生物。
58.第二阶段,如图3b所示,在第一设定时间段之后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热消毒模式的第二设定时间段,液体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一开关阀362、第二阀门323的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打开,第一阀门322关闭。完成循环热消毒的液体通过排液管道324排出进入废液回收装置325,整个循环热消毒过程完成。
5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中的液体为碳酸氢钠水溶液,溶液呈碱性,能够使储液供液装置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细菌和病毒失去活性,实现杀菌和除去病毒的目的,形成物理-化学联合热消毒,提高热消毒的效率。以上各设定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或经验确定。
6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循环管道371及设置在循环管道371上的第二开关阀372,循环管道371的一端与出液管道331连接且连接处比第一加热装置333更加靠近出液管道331的另一端,循环管道371的另一端与回液管道341连接且连接处比负压泵342更加靠近回液管道341的另一端。
61.如图4所示,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循环加热模式,液体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一阀门322、第二开关阀372、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打开,第二阀门323的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第一开关阀362关闭。由于后级管道361路径长,在对液体的加热过程中升温幅度慢,且容易使热量流失。循环管道371的设置,可以缩短液体在加热过程中流动路径,从而减少热能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6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设置在储液装置311侧壁上的温度检测装置313,温度检测装置313用于检测储液装置311中液体的温度;其中,控制器与第一开关阀362、第二开关阀372、温度检测装置313电连接,当储液装置311中的液体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362关闭、第二开关阀372打开,当储液装置311中的液体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阀362打开、第二开关阀372关闭。也即,当液体未被加热到目标温度时,关闭第一开关阀362、第二阀门323的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打开第一阀门322、第二开关阀372,液体从循环管道371进入回液管道341中,再进入储液装置311中,使液体在较短的管道路径中进行循环加热;当液体被加热到目标温度后,打开第一阀门322、第一开关阀362,关闭第二开关阀372、第二阀门323的第一阀口2a和第二阀口2b,使液体进入后级管道361,对整个管道进行热消毒。将加热和消毒分时间、分段进行,能够有效提高热消毒的效率。另外,控制器与第一开关阀362、第二开关阀372、温度检测装置313电连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例如,目标温度为85℃。
64.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314,设置在储液装置311的顶部,喷淋装置314的进液口与储液装置311的进液口c连接。当储液供液装置在循环加热模式下,虽然液体流经的路径较短,但细菌和病毒失去活性后会产生的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在循环加热过程中随液体进入储液装置311中并吸附在储液装置311的内壁上。因此,喷淋装置314的设置能够有效清洗掉吸附在储液装置311内壁上的蛋白质和脂类,随后在循环热消毒模式下随液体从排液管道324排出。
6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装置333环绕设置在出液管道331的外侧且第一加热装置333与出液管道331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加热装置343环绕设置在回液管道341的外侧且第二加热装置343与回液管道341之间存在间隙。
66.将第一加热装置333环绕设置在出液管道331的外侧且第一加热装置333与出液管道331之间存在间隙,以及将第二加热装置343环绕设置在回液管道341的外侧且第二加热装置343与回液管道341之间存在间隙,能够使出液管道331和回液管道341中的液体被均匀、充分加热,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加热效率。在本公开中,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例如,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为环状加热管。
6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酸碱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酸碱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溶液的电导率;其中,控制器与第一加热装置333、第二加热装置343、检测装置电连接,当溶液为碱性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打开,当溶液为酸性时控制器在接收到溶液为酸性的信号时控制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关闭。其中,酸碱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为耐酸、耐碱的酸碱
性溶液电导度检测装置。
6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酸性溶液采用乙酸、氯化钠和氯化钾等作为溶质,上述溶质易溶于水,因此无需进行加热,则无需打开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而碱性溶液采用碳酸氢钠等作为溶质,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溶解速度慢,且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因此一般对碱性溶液进行加热,提高溶解速率并实现充分溶解,则需要打开第一加热装置333和第二加热装置343。另外,控制器与第一加热装置333、第二加热装置343、检测装置电连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69.在本公开中,对碱性溶液加热的目标温度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即可。例如,对碱性溶液加热的目标温度为20-25℃。
7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门323为第一三通阀,还包括第三阀口2c;
71.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液管道351上的第二三通阀352,包括第四阀口3a、第五阀口3b和第六阀口3c,第四阀口3a和第五阀口3b设置在进液管道351上且第五阀口3b比第四阀口3a更加靠近储液装置311的进液口1c,第二三通阀352的第六阀口3c与第一三通阀的第三阀口2c通过管道连接。
72.如图5所示,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另一种循环消气模式,液体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一开关阀362、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2a和第三阀口2c、第二三通阀352的第二阀口3b和第三阀口3c打开,第一阀门322、第二开关阀372、第二阀门323的第二阀口2b、第二三通阀352的第一阀口3a关闭。回液管道341中的液体可以依次经过第二三通阀352和第一三通阀之间的管道、进液管道351进入储液装置311中,实现对管道和其它设备中液体内存在气泡的去除,保障血液透析系统的正常工作。
73.如图6所示,储液供液装置处于反冲洗模式,液体的流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第二开关阀372、第一三通阀的第一阀口2a和第三阀口2c、第二三通阀352的第一阀口3a和第三阀口3c、第一加热装置333、第二加热装置343打开,第一阀门322、第一开关阀362、第一三通阀的第二阀口2b、第二三通阀352的第二阀口3b关闭。经过加热的液体可以进入过滤装置38中,对过滤装置38进行反冲洗。例如,采用碱性溶液,可以去除过滤装置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附着物,有利于提高过滤装置38的使用寿命。
74.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供液装置还包括并联后级管道363以及设置在并联后级管道363上的第三开关阀364,在循环消气模式或者循环热消毒模式下,可以对后级管道361和并联后级管道363同时进行消气或者热消毒,也可以分开逐一进行。其中,并联后级管道363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7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系统,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储液供液装置。由于储液供液装置能够有效去除管道和设备中液体内存在的气泡,降低病人在透析过程中气泡进入体内的风险;也可以对储液供液装置或过滤装置38进行热消毒处理,去除管道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病毒和细菌,有利于病人的身体健康等。因此,包含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血液透析系统,同样具有前述有益效果。
7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7.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78.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