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保护结构及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7771发布日期:2021-06-29 23:4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保护结构及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保护结构及针装置。



背景技术:

各类针装置是医疗机构最常用、使用最普遍的一次性耗材,传统针装置在使用后针头通常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意外针刺伤和环境污染。针刺伤和由此造成的交叉感染是长期困扰广大医务人员的一个安全和健康问题,使用后被污染的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安全性更好,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二级伤害和交叉感染风险的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保护结构及针装置,在针使用之后,对针管的尖刺部进行收纳,避免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针保护结构,包括针座、针管和保护座,所述的针管与针座连接;所述的针座与保护座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的长度可调;所述的保护座包括与针管对应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内设有针孔;所述的针座相对于保护座至少具有两个位置状态,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的针管穿过针孔;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针管的尖刺端缩入保护套;还包括锁止组件,当针座相对于保护座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的锁止组件阻止针座相对于保护座运动。

针在使用时,针座相对于保护座处于第一位置状态;针使用之后,针座相对于保护座由第一位置状态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的尖刺端缩入保护套内,同时锁止组件阻止针座相对与保护座运动,进而阻止针管的尖刺端从保护套再次伸出。保证了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的尖刺端能稳定的置于保护套内,避免针管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连接件包括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包括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所述的第一滑臂与针座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臂与保护座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臂与第二滑臂沿连接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以第一滑臂和第二滑臂滑动连接的形式调整中间连接件的长度,以配合针座相对于保护座的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臂上的第一卡接部,及设置在第二滑臂上的第二卡接部,当针座相对于保护座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卡接锁止。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接部为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臂平行于针管设置,且所述的连接臂与针座和保护座分别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臂分别与针座和保护座旋转活动连接,且所述的针座、连接臂和保护座成“z”字形分布。

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针座、保护座和中间连接臂共同以两个对角三角形的形式分布,结构稳定性很好。同时,通过合理的设置中间连接件的长度调节范围,可以保证在第一位置状态下,针座与保护座之间的距离更小,整体空间占用很小,使用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臂与针座和/或保护座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扭簧可以在第一位置状态和/或第二位置状态下提供弹性力,维持针座相对于保护座的位置状态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针管位于两个连接臂之间;两个第二滑臂之间设有横杆,针座相对于保护座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的横杆与针管接触。

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在针管的阻挡下,避免中间连接件进一步转动,起到避免针座进一步远离保护座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臂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挡块,所述的针座和/或保护座上设有与挡块对应的限位槽或限位台阶。

在第二位置状态下,挡块和限位槽或限位台阶配合,避免中间连接件进一步转动,从而避免针座进一步远离保护座。

一种针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一位置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位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位置状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位置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施例针保护结构第二位置状态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针保护结构,包括针座1、针管2和保护座4,所述的针管2与针座1连接。所述的针座1与保护座4之间连接有中间连接件3,所述的中间连接件3包括连接臂,所述的连接臂包括第一滑臂31和第二滑臂32,所述的第一滑臂31与针座1连接,所述的第二滑臂32与保护座4连接;所述的第一滑臂31与第二滑臂32沿连接臂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以第一滑臂31和第二滑臂32滑动连接的形式调整中间连接件3的长度,以配合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的运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保护座4包括保护套41,所述的保护套41内设有针孔42,所述的保护套41内还设有位于针孔42一侧的封口部43。所述的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至少具有两个位置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位置状态时,所述的针管2穿过针孔42,此时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针管2的尖刺端缩入保护套41,且所述针管2的尖刺端与封口部43对应。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从第一位置状态向第二位置状态运动时,中间连接件3的长度同时伸长或缩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臂平行于针管2设置,且所述的连接臂与针座1和保护座4分别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述的连接臂与针座1和保护座4分别旋转活动连接,且所述的针座1、连接臂和保护座4成“z”字形分布。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2、针座1、保护座4和中间连接臂共同以两个对角三角形的形式分布,结构稳定性很好。同时,通过合理的设置中间连接件3的长度调节范围,可以保证在第一位置状态下,针座1与保护座4之间的距离更小,整体空间占用很小,使用性能更好。

还包括锁止组件,当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的锁止组件阻止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继续远离。如图5所示,所述的锁止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滑臂31上的第一卡接部35,及设置在第二滑臂32上的第二卡接部34,当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所述的第一卡接部35和第二卡接部34卡接锁止。所述的第一卡接部35为卡槽,所述的第二卡接部34为卡块。当然,也可以设置成第一卡接部35为卡块,对应的第二卡接部34设置成卡槽。

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2的尖刺端缩入保护套41内,并在封口部43的阻挡下无法再次从针孔42伸出,同时锁止组件阻止针座1继续远离保护座4,也即阻止针管2的尖刺端从保护套41的后端退出。保证了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针管2的尖刺端能稳定的置于保护套41内,避免针管2尖刺端裸露在外,造成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连接臂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针管2位于两个连接臂之间;所述的锁止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二滑臂32之间的横杆33,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的横杆33与针管2接触。

第二横杆33可以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时,拨动针管2,推动针管2的尖刺端运动至与封口部43对应的位置。同时也可以在进入第二位置状态后,在针管2的阻挡下,避免中间连接件3进一步转动,起到避免针座1进一步远离保护座4的目的。封口部43为设置在针孔42一侧的盲孔,且盲孔的开口朝向针座1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臂与针座1和/或保护座4的连接处设有扭簧(图中未示出)。扭簧可以在第一位置状态和/或第二位置状态下提供弹性力,维持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的位置状态稳定。

如图5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臂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挡块36,所述的针座1和/或保护座4上设有与挡块36对应的限位槽或限位台阶。

在第二位置状态下,挡块36和限位槽或限位台阶配合,避免中间连接件3进一步转动,从而避免针座1进一步远离保护座4。当挡块36设置在对应针座1或保护座4的边缘时,以针座1或保护座4的边缘作为限位台阶;当挡块36设置在针座1或保护座4中间位置时,对应的针座1或保护座4上设置限位槽与挡块36配合。

如图7和图8所示,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臂与针座1和保护座4之间均采用转轴和轴孔5配合的形式连接。至少其中一组轴孔5为长条形孔,与长条形孔对应的转轴端部设有长条形限位部6。当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所述限位部6的长度方向与轴孔5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

在进入位置状态后,由于限位部6的长度方向与轴孔5的长度方向错开设置,转轴与轴孔5无法分离,可以避免从连接处对保护结构进行强行拆除,提高保护性能。在生产装配时,当限位部6的长度方向与轴孔5的长度方向对齐时,可以更为方便的装配。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状态下,限位部6的长度方向与轴孔5的长度方向对齐,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位置状态与第二位置状态之间的任一状态下,限位部6的长度方向与轴孔5的长度方向对齐。

一种针保护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正常使用时,所述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处于第一位置状态,针管2位于针孔42内。

当使用完成之后,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运动至第二位置状态,针管2的尖刺端缩入保护套41,且所述针管2的尖刺端与封口部43对应,同时锁止组件配合锁止。

锁止组件的锁止动作包括第一卡接部35和第二卡接部34的卡接锁止。

当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时,横杠33与针管2接触,横杠33与保护套41共同限制针管2在径向上的移动,使针管2无法重新进入针孔。

当针座1相对于保护座4进入第二位置状态时,挡块36与限位槽或限位台阶接触,限制中间连接件3相对于保护座4继续转动,进而防止针管2继续向上移动脱离保护套41。

一种针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针保护结构。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