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419发布日期:2021-06-08 17:3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


背景技术:

2.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早逐年上升趋势,日逐年年轻化,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根治手术有可能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和血液回流障碍易引起上肢水肿、功能障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影响病人的舒适度、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所以,护士应严密观察,加强护理,及时防治,包括抬高患者上肢10

15
°
,保护患肢,术后7d

10d天内不能外展肩关节,以防皮瓣移动而影响愈合;传统方法用普通枕头或棉被衣物作为支撑物抬高患者,但是由于衣物的硬度不高,高度无法调节,且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调节支撑衣物的倾斜角度,从而降低了患者护理时的舒适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一侧上端转动安装有托板,所述床体的内腔中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轨与气缸,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内腔两侧,所述滑轨上滑动卡设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间设有连接板,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内腔一端,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与托板的底部转动连接;
5.所述床体的一端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床体上,所述安装盒的内腔下端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上螺纹插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安装盒的上端滑动卡设有移动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上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柔性绑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下端设有卡块,所述安装盒的内腔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卡块滑动卡设在卡槽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贯穿安装盒并在其末端设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转动安装有把手。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板的上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体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气缸的驱动下,再配合连接板与升降杆的使用,实现了托板角度的任意调节,从而满足患者将托板调整到合适位置的需求,进而提高了患者护理时的舒适性。
12.2. 本实用新型通过双头螺柱、移动块与连接杆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调节支撑板高度的目的,从而使其与托板倾斜角度相适应,进而提高了患者手臂固定时的稳定性,使其手臂不容易滑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床体;11、托板;12、支撑柱;2、升降组件;21、滑轨;22、气缸;23、滑块;24、连接板;25、升降杆;3、支撑组件;31、安装盒;32、双头螺柱;33、移动块;34、连接杆;35、移动板;36、支撑板;37、固定槽;38、柔性绑带;39、滑杆;310、卡块;311、卡槽;312、转轮;313、把手;31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乳腺癌术后上肢护理可调床,包括床体1,床体1的一侧上端转动安装有托板11,床体1的内腔中设有升降组件2,升降组件2包括滑轨21与气缸22,滑轨21固定安装在床体1的内腔两侧,滑轨21上滑动卡设有滑块23,两组滑块23间设有连接板24,气缸22固定安装在床体1的内腔一端,气缸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4上,连接板24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升降杆25,当托板11的下表面完全贴合在床体1上时,此时升降杆25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便于后期通过气缸22推动其转动,升降杆25的一端与托板11的底部转动连接;
20.床体1的一端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安装盒31,安装盒3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床体1上,安装盒31的内腔下端转动安装有双头螺柱32,双头螺柱32上螺纹插设有对称设置的移动块33,移动块33的上端转动安装有连接杆34,安装盒31的上端滑动卡设有移动板35,连接杆34的一端与移动板35转动连接,移动板3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36,支撑板36的一侧上端开设有固定槽37,固定槽37的两侧设有两组对称分布的柔性绑带38,在日常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放置于床体1和托板11上,然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体型以及伤口大小进行调节托板11的角度,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气缸22打开,通过气缸22推动连接板24进行移动,此时滑块23将在滑轨21上滑动,从而为连接板24的移动进行
导向,与此同时,连接板24将对升降杆25产生一个推力,但在托板11限制下,升降杆25将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托板11转动,直至托板11的倾斜角度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气缸22关闭,该上肢护理可调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气缸22的驱动下,再配合连接板24与升降杆25的使用,实现了托板11角度的任意调节,从而满足患者将托板11调整到合适位置的需求,进而提高了患者护理时的舒适性,当托板11角度调节合适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托板11倾斜角度的不同进行调节支撑板36的高度,此时医护人员可转动双头螺柱32,使其带动两组移动块33做相向运动,从而带动两组连接杆34转动,进而推动移动板35移动,使其带动支撑板36向上移动,当支撑板36的高度与托板11倾斜角度相匹配时,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手臂放置于固定槽37内,然后再通过柔性绑带38将其固定,之后便可进行点滴注射以及相应的护理治疗,通过双头螺柱32、移动块33与连接杆34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调节支撑板36高度的目的,从而使其与托板11倾斜角度相适应,进而提高了患者手臂固定时的稳定性,使其手臂不容易滑落。
21.移动板35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滑杆39,滑杆39的一侧下端设有卡块310,安装盒31的内腔侧壁上开设有与卡块310配合使用的卡槽311,卡块310滑动卡设在卡槽311内,通过滑杆39、卡块310与卡槽311的配合使用,对移动板35的移动起到了导向及限位作用。
22.双头螺柱32的一端贯穿安装盒31并在其末端设有转轮312,转轮312上转动安装有把手313,医护人员可通过转动把手313,使其带动转轮3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双头螺柱32进行转动。
23.移动板35的上端设有固定件314,固定件314的一侧与支撑板36固定连接,通过固定件314的使用,增加了支撑板36的稳定性。
24.床体1的底部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2。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日常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放置于床体1和托板11上,然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体型以及伤口大小进行调节托板11的角度,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气缸22打开,通过气缸22推动连接板24进行移动,此时滑块23将在滑轨21上滑动,从而为连接板24的移动进行导向,与此同时,连接板24将对升降杆25产生一个推力,但在托板11限制下,升降杆25将会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托板11转动,直至托板11的倾斜角度与患者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气缸22关闭,该上肢护理可调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气缸22的驱动下,再配合连接板24与升降杆25的使用,实现了托板11角度的任意调节,从而满足患者将托板11调整到合适位置的需求,进而提高了患者护理时的舒适性,当托板11角度调节合适后,医护人员可根据托板11倾斜角度的不同进行调节支撑板36的高度,此时医护人员可转动把手313,使其带动转轮31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双头螺柱3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组移动块33做相向运动,此时两组连接杆34将发生转动,从而通过移动板35带动支撑板36向上移动,当支撑板36的高度与托板11倾斜角度相匹配时,此时医护人员可将患者的手臂放置于固定槽37内,然后再通过柔性绑带38将其固定,之后便可进行点滴注射以及相应的护理治疗,通过双头螺柱32、移动块33与连接杆34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调节支撑板36高度的目的,从而使其与托板11倾斜角度相适应,进而提高了患者手臂固定时的稳定性,使其手臂不容易滑落。
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