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3956发布日期:2021-06-25 16:2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瞳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瞳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眼镜的验配都需要测量瞳距,传统的瞳距测量方式是用传统的直尺直接测量,由验光师目测两眼瞳孔之间的间距。这种测量方式测量数据不精确,且直尺在测量过程中容易碰伤眼睛。现有的光学仪器测量瞳距,测量数据精确,但光学仪器构造复杂,价格高,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瞳距测量装置,其测量数据精确,使用安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保养费用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瞳距测量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左右对称连接在壳体下方的透明左视框和透明右视框,所述透明左视框上设置有左刻度,所述透明右视框上设有右刻度,所述壳体上滑设有左调节钮和右调节钮,所述左调节钮上连接有与左刻度相对应的左测量指针,所述右调节钮上连接有与右刻度相对应的右测量指针。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透明左视框和透明右视框之间设有鼻托。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左调节钮和右调节钮位于壳体前侧。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或后壳体内侧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滑设有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左滑块连接所述左测量指针,右滑块连接所述右测量指针,所述前壳体上左右对称设有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调节钮后端穿过左滑槽与左滑块螺连,所述右调节钮后端穿过右滑槽与右滑块螺连。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安装座上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设置有两个且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套设在滑杆左右两端。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左滑槽和右滑槽均为腰形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左滑块上连接有位于左滑槽后侧的左防尘板,所述右滑块上连接有位于右滑槽后侧的右防尘板。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透明左视框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透明左视框和后透明左视框,所述左测量指针设置在前透明左视框和后透明左视框之间,所述透明右视框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透明右视框和后透明右视框,所述右测量指针设置在前透明右视框和后透明右视框之间。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鼻托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鼻托和后鼻托,所述前透明左视框、前鼻托、前透明左视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透明左视框、后鼻托、后透明右视框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左刻度设置在前透明左视框或后透明左视框的内侧,所述右刻度设置在前透明右视框或后透明右视框的内侧。

在上述的一种瞳距测量装置中,所述左调节钮和右调节钮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防滑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设置左测量指针和右测量指针分别与左瞳孔中心、右瞳孔中心相对应,相比直尺测量,测量更准确,且调整好左测量指针和右测量指针的位置后可以拿下来读数,读数更准确,无需测量者眼球长时间保持目视某一方向,对患者的配合度要求更低;

2、本实用新型设有透明左视框和透明右视框,左刻度设置在透明左视框上,右刻度设置在透明右视框上,相比直尺测量,不会碰伤眼睛,安全性高;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后壳体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未安装后壳体、左调节钮、右调节钮和左防尘板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调节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壳体;1a、前壳体;1b、后壳体;2、透明左视框;3、透明右视框;4、左刻度;5、右刻度;6、左调节钮;7、右调节钮;8、左测量指针;9、右测量指针;10、鼻托;11、安装座;12、左滑块;13、右滑块;14、左滑槽;15、右滑槽;16、滑杆;17、左防尘板;18、右防尘板;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一种瞳距测量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左右对称连接在壳体1下方的透明左视框2和透明右视框3,所述透明左视框2上设置有左刻度4,所述透明右视框3上设有右刻度5,所述壳体1上滑设有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所述左调节钮6上连接有与左刻度4相对应的左测量指针8,所述右调节钮7上连接有与右刻度5相对应的右测量指针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将透明左视框2和透明右视框3分别放置在待测者对应的眼睛上,验光师从透明左视框2和透明右视框3看见待测者瞳孔的位置,并通过移动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使左测量指针8与左瞳孔中心位置相对应、右测量指针9与右瞳孔中心位置相对应,此时左测量指针8在左刻度4的位置刻度即左瞳孔中心到鼻梁中间的距离,右测量指针9在右刻度5的位置刻度即右瞳孔中心到鼻梁中间的距离,此时可记录下精确的测量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后期维修保养的成本低。

为了方便测量及测量数据的准确,所述透明左视框2和透明右视框3之间设有鼻托10。将鼻托10架设在待测者的鼻梁上,使本实用新型的中心更接近待测者的鼻梁中心,避免因测量时放偏而造成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为了方便调节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所述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位于壳体1前侧。

如图3、4所示,左调节钮和右调节钮与壳体的连接结构、左调节钮与左刻度的连接结构、右调节钮与右刻度的连接结构: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前壳体1a和后壳体1b,所述前壳体1a或后壳体1b内侧固定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滑设有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所述左滑块12连接所述左测量指针8,右滑块13连接所述右测量指针9,所述前壳体1a上左右对称设有左滑槽14和右滑槽15,所述左调节钮6后端穿过左滑槽14与左滑块12螺连,所述右调节钮7后端穿过右滑槽15与右滑块13螺连。移动左调节钮6可带动左滑块12移动,从而带动左测量指针8移动;移动右调节钮7可带动右滑块13移动,从而带动右测量指针9移动

如图4、5所示,左滑块12、右滑块13与安装座11的滑设结构:所述安装座11上固定有滑杆16,所述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分别套设在滑杆16左右两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杆16设置有两个且上下平行设置,左滑块12、右滑块13的滑动更平稳。

优选的,所述左滑槽14和右滑槽15均为腰形通孔。

为了防止灰尘从左滑槽14和右滑槽15进入壳体内部,影响左滑块12和右滑块13移动的顺畅性,所述左滑块12上连接有位于左滑槽14后侧的左防尘板17,所述右滑块13上连接有位于右滑槽15后侧的右防尘板18。

为了防止左测量指针8和右测量指针9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从而造成左测量指针8和右测量指针9被弯折损坏,所述透明左视框2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透明左视框和后透明左视框,所述左测量指针8设置在前透明左视框和后透明左视框之间,所述透明右视框3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透明右视框和后透明右视框,所述右测量指针9设置在前透明右视框和后透明右视框之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鼻托包括相互扣合的前鼻托和后鼻托,所述前透明左视框、前鼻托、前透明左视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透明左视框、后鼻托、后透明右视框为一体式结构。

为了避免左刻度4和右刻度5被磨损而变得模糊,所述左刻度4设置在前透明左视框或后透明左视框的内侧,所述右刻度5设置在前透明右视框或后透明右视框的内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刻度4设置在后透明左视框的内侧,所述右刻度5设置在后透明右视框的内侧。

为了方便推动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所述左调节钮6和右调节钮7上均设有凹槽19;为了增大摩擦力,所述凹槽19表面设有防滑条。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