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8247发布日期:2021-07-16 19:29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脑室外引流术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术式之一,常用于治疗脑室内出血、脑外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脑血管病术后脑水肿、脑膜脑炎/脑室炎等引起的脑积水,从而降低颅内压、缓解脑室炎症反应等,其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病情恶化,但是脑室外引流术所致的继发颅内感染也是目前神经外科医师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3.现有的皮下引流管道在使用后,需要长时间插在患者的身体内,因此会使得患者内与外界通过引流管连通,容易引发感染,不利于患者的安全,现有的引流管道缺乏主动防护消毒措施,而且每次在使用时手动消毒存在遗漏或发生交叉感染,很容易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包括超长皮下引流管,所述超长皮下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有防堵胶头,所述超长皮下引流管靠近防堵胶头的一端设有防堵孔,且超长皮下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一个支管,所述支管和超长皮下引流管的端部均连接有控制阀,所述超长皮下引流管靠近支管的一侧套接有密封罩,且密封罩的底端内壁设有弹性覆盖层,所述密封罩的一侧外壁倾斜设有侧气管,且侧气管的内壁和密封罩的内壁相连通,所述侧气管的内壁卡接有过滤塞和硅胶阀塞,且侧气管靠近过滤塞的一侧内壁设有按压气槽,所述硅胶阀塞的外边滑动连接在按压气槽的内壁上,且过滤塞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覆盖层的内壁中部设有通孔,且超长皮下引流管的外壁套接在通孔的内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覆盖层为类肤材料制成,且密封罩为医用硅胶制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位于超长皮下引流管靠近密封罩的一端内壁上,且封堵组件平行设于超长皮下引流管的端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堵组件包括磁性上盘和磁性下盘,所述磁性上盘的内壁设有转动环形槽,且磁性下盘的外壁设有下凸环,所述下凸环的外壁滑动连接在转动环形槽的内壁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长皮下引流管靠近密封罩的一端连接有硬直管,且硬直管的内壁插接有转动钢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性上盘和磁性下盘的内壁中部设有固定插槽,且转动钢线的一端设有卡钩,转动钢线的另一端为转动手柄。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气管的内壁中还设有连接气管,且连接气管和连接管相平行,所述侧气管的端部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密封盖。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设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在于管体连接件,一部分在于引流切口防护件,管体连接件用于启闭阻断和外界连接防止细菌进入影响管道腔体的洁净度,引流切口防护件用于对切口位置的皮层进行防护,减少切口细菌滋生,提高整体管道防护效果;
16.2.本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的管体连接件一端连接有防堵胶头,用过深入皮下层,减少血块或者渗透液等阻塞管道引流,另一端设有支管,支管可连接分流阀、输液器和排气管、引流三件套等,无需更换配件,减少更替时接口处的交叉污染;
17.3.本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中引流切口防护件通过罩式结构,将切口位置整体进行压合,同时通过侧气管进行弹性覆盖层的上下吸附,在需要插入管道或者移动管道时,侧支管吸气,将切口外翻,减少切口和管道摩擦,在需要防止污染时,充气,弹性覆盖层紧密贴服皮肤,起到止血、防污染和防渗透的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实施例1的侧气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实施例2的封堵组件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超长皮下引流管;2、防堵胶头;3、控制阀;4、支管;5、密封罩;6、弹性覆盖层;7、侧气管;8、连接管;9、过滤塞;10、按压气槽;11、硅胶阀塞;12、硬直管;13、封堵组件;14、密封盖;15、连接气管;16、转动环形槽;17、磁性上盘;18、下凸环;19、磁性下盘;20、防堵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

2,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包括超长皮下引流管1,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一端连接有防堵胶头2,超长皮下引流管1靠近防堵胶头2的一端设有防堵孔20,且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一个支管4,支管4和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端部
均连接有控制阀3,超长皮下引流管1靠近支管4的一侧套接有密封罩5,且密封罩5的底端内壁设有弹性覆盖层6,密封罩5的一侧外壁倾斜设有侧气管7,且侧气管7的内壁和密封罩5的内壁相连通,侧气管7的内壁卡接有过滤塞9和硅胶阀塞11,且侧气管7靠近过滤塞9的一侧内壁设有按压气槽10,硅胶阀塞11的外边滑动连接在按压气槽10的内壁上,且过滤塞9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8,弹性覆盖层6的内壁中部设有通孔,且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外壁套接在通孔的内壁上,弹性覆盖层6为类肤材料制成,且密封罩5为医用硅胶制成。其中,支管的内径与引流管的内径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最大的外径应满足能够通过通条。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使用时,通过将防堵胶头2固定在超长皮下引流管1插入端,然后超长皮下引流管1插入端深入皮下位置,利用控制阀连接不同的分流阀、输液器和排气管、引流三件套等配件,在切口处利用套接在管道外壁的密封罩5附着,然后利用侧气管7进行抽放气体控制弹性覆盖层6,其中在需要插入管道或者移动管道时,侧气管7吸气,将切口外翻,减少切口和管道摩擦,在需要防止污染时,侧气管7充气,弹性覆盖层6紧密贴服皮肤,起到止血、防污染和防渗透的作用。
27.实施例2
28.参照图3

4,一种微创皮下引流管道消毒防护装置,包括超长皮下引流管1,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一端连接有防堵胶头2,且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至少一个支管4,支管4和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端部均连接有控制阀3,超长皮下引流管1靠近支管4的一侧套接有密封罩5,且密封罩5的底端内壁设有弹性覆盖层6,密封罩5的一侧外壁倾斜设有侧气管7,且侧气管7的内壁和密封罩5的内壁相连通,侧气管7的内壁卡接有过滤塞9和硅胶阀塞11,且侧气管7靠近过滤塞9的一侧内壁设有按压气槽10,硅胶阀塞11的外边滑动连接在按压气槽10的内壁上,且过滤塞9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管8,弹性覆盖层6的内壁中部设有通孔,且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外壁套接在通孔的内壁上,弹性覆盖层6为类肤材料制成,且密封罩5为医用硅胶制成。
29.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封堵组件13,封堵组件13位于超长皮下引流管1靠近密封罩5的一端内壁上,且封堵组件13平行设于超长皮下引流管1的端面,封堵组件13包括磁性上盘17和磁性下盘19,磁性上盘17的内壁设有转动环形槽16,且磁性下盘19的外壁设有下凸环18,下凸环18的外壁滑动连接在转动环形槽16的内壁上,超长皮下引流管1靠近密封罩5的一端连接有硬直管12,且硬直管12的内壁插接有转动钢线,磁性上盘17和磁性下盘19的内壁中部设有固定插槽,且转动钢线的一端设有卡钩,转动钢线的另一端为转动手柄,侧气管7的内壁中还设有连接气管15,且连接气管15和连接管8相平行,侧气管7的端部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4。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基于实施例1中工作原理,将其中多个管道进行支管操作,支管启闭控制过程中容易不断进行内外互通,影响内部洁净度,所以将多支管结构替换成封堵组件13,其中封堵组件13为两个盘状结构,上下平行的磁性盘体相互吸附,通过下凸环18在转动环形槽16的内壁转动连接,其中通过转动钢线牵引转动,转动钢线固定在硬直管12内,用于固定连接转动钢线的牵引转动作业,气体引流通过侧边的侧管道完成,侧边设有两个管道,一个排气,一个连接其他部件,端部封堵组件13连接的管道用于引流,引流过程打开磁性盘体,通过磁性上盘17和磁性下盘19之间的凸环和环形槽之间的交错间隙引流,通过转动钢线牵引转动角度不同,形成的盘体之间的交过间隙大小不同,使引流的速率可
控,类型于旋转的控制流量阀门结构,不操作时,用钢丝带动两个盘体之间的交错间隙转动闭合,形成两个盘状磁片封堵的结构。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第一”、“第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