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型透明敷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0190发布日期:2021-07-02 19:2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镂空型透明敷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镂空型透明敷贴。



背景技术:

敷贴疗法是将药物直接施于患者体表患处,通过皮肤的呼吸作用吸收,使得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治疗方法,常用于止血消毒、隔离环境中的细菌污染和保护伤口,使用简单,易于推广。现临床上通常使用纱布盖住敷料配合纸胶布固定来进行伤口换药,此方法容易导致纱布卷边敷料脱落,同时,由于伤口处会有血液或者脓液渗出,容易污染药膏影响药效;医护人员通常根据经验来更换纱布,在贴胶布时,若固定面积过大,揭下时会带来疼痛通,若固定面积过小,固定得不牢靠,容易脱落,且换药时纱布常常粘连创面,使得新生上皮组织产生二次机械损伤,换药频次快需要多次撕揭敷贴,由于敷贴的与皮肤固定粘贴处常常距离创面很近,反复撕揭更换敷贴容易导致创面损伤,患者治疗体验差,故一种镂空型透明敷贴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镂空型透明敷贴,具有使用方便、敷料不易脱落、更换时不易粘连创面避免了二次损伤、更换敷贴时不必反复撕揭敷贴损伤皮肤、优化患者治疗体验,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镂空型透明敷贴,包括镂空粘贴衬,所述镂空粘贴衬的一侧依次设有接触层、敷料层和底衬层,所述镂空粘贴衬的另一侧设有离型层,所述镂空粘贴衬上设有敷孔,所述接触层覆盖所述敷孔,所述底衬层覆盖敷料层和接触层,所述底衬层与镂空粘贴衬粘接,所述底衬层、敷料层和接触层紧密堆叠连接并通过底衬层上的粘贴剂可撕揭的粘附在镂空粘贴衬的远离离型层的一侧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临床上处理伤口的传统方法,即使用纱布配合白胶布来固定,使用时将离型层撕下,将镂空粘贴衬的有粘贴剂的一面朝向创面避开创口贴好,同时将从敷孔露出的接触层覆盖在创面上,所述敷料层能及时吸收从伤口中流出的血液和脓液,为伤口提供一个相对洁净的愈合环境。换药时,仅需要将底衬层连同敷料层和接触层一起撕揭下,更换新的底衬层、敷料层和接触层,所述底衬层、敷料层和接触层通过底衬层上的粘贴剂粘连在镂空粘贴衬上,换药时不需要每次都将镂空粘贴衬撕下,频繁的对患者创面周围皮肤造成伤害,可以根据伤口的实际愈合情况阶段性的更换镂空粘贴衬,大大减少了换药时敷料固定方式对患者创面周边皮肤的撕扯伤害,提升了病患治疗体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简单实用;该实用新型固定均为四周固定,更加可靠,防止其脱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衬层与所述镂空粘贴衬均为透明的高分子弹性体材料,所述高分子弹性体材料为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柔软、透明,能够很好的贴合皮肤,避免产生卷边现象导致敷贴脱落,柔韧性和耐磨性较好,不容易在使用时产生破裂导致伤口被污染,透气好且有高抗撕裂性,能够适应关节等活动部位处伤口的包扎,是制备医用敷料的优良材料。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敷料层为无菌消毒棉、无菌消毒纱布、无菌变色硅胶、水胶体敷料或水凝胶类敷料,所述无菌变色硅胶为颗粒状。使用无菌消毒棉、无菌消毒纱布敷料时,能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感染伤口,透气且能保持伤口处于一个相对干燥的愈合环境之中;当需要吸附较多的伤口出血或脓液渗出时,采用无菌变色硅胶的敷料层,能够及时吸附创面血液或者脓液,营造一个干性的愈合环境;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水凝胶类敷料时,能够营造一个湿性的愈合环境。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接触层为网状的硅胶材料。硅胶材料不粘连湿性伤口,能够温和接触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有效的避免更换敷料时的再次损伤,缓解病人换药时的疼痛感。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离型层为格拉辛硅油纸。所述格拉辛硅油纸为单硅白色离型纸,即一面是素纸,一面是硅油,相比较与单硅黄色或蓝色离型纸,即二面均是硅油的离型纸,更加实用节约资源,成本更低;所述离型层的设有硅油的一侧与所述镂空粘贴衬连接,格拉辛硅油纸能够耐高温、防潮和防油,能与不同用途的敷贴或胶布配合使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敷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敷孔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常见创面的形状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敷料层与所述接触层之间设有抗菌止血药物。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止血处理,防止细菌滋生。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有不同尺寸的选择,根据创面的实际大小来选择敷贴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设计了镂空粘贴衬,使用该实用新型后,换药时,仅需要将底衬层连同敷料层和接触层一起撕揭下,更换新的底衬层、敷料层和接触层,不需要每次都将镂空粘贴衬撕下,频繁的对患者创面周围皮肤造成伤害,可以根据伤口的实际愈合情况阶段性的更换镂空粘贴衬,大大减少了换药时敷料固定方式对患者创面周边皮肤的撕扯伤害,提升了病患治疗体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简单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敷料层有多种材料可以选择,根据伤口愈合所需要环境的干湿程度来选择,针对性更强,提高了伤口愈合的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层采用网状硅胶材料,硅胶材料不粘连湿性伤口,能够温和接触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有效的避免更换敷料时的再次损伤,缓解病人换药时的疼痛感。

4、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临床上处理伤口的传统方法,即使用纱布配合白胶布来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镂空型透明敷贴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镂空型透明敷贴的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衬层、敷料层和接触层的正面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衬层;20、敷料层;30、接触层;40、镂空粘贴衬;41、敷孔;50、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镂空型透明敷贴,包括镂空粘贴衬40,镂空粘贴衬40的一侧依次设有接触层30、敷料层20和底衬层10,镂空粘贴衬40的另一侧设有离型层50,镂空粘贴衬40上设有敷孔41,接触层30覆盖敷孔41,底衬层10覆盖敷料层20和接触层30,底衬层10与镂空粘贴衬40粘接,底衬层10、敷料层20和接触层30紧密堆叠连接并通过底衬层10上的粘贴剂可撕揭的粘附在镂空粘贴衬40的远离离型层50的一侧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替代了临床上处理伤口的传统方法,即使用纱布配合白胶布来固定,使用时将离型层50撕下,将镂空粘贴衬40的有粘贴剂的一面朝向创面避开创口贴好,同时将从敷孔41露出的接触层30覆盖在创面上,敷料层20能及时吸收从伤口中流出的血液和脓液,为伤口提供一个相对洁净的愈合环境。换药时,仅需要将底衬层10连同敷料层20和接触层30一起撕揭下,更换新的底衬层10、敷料层20和接触层30,底衬层10、敷料层20和接触层30通过底衬层10上的粘贴剂粘连在镂空粘贴衬40上,换药时不需要每次都将镂空粘贴衬40撕下,频繁的对患者创面周围皮肤造成伤害,可以根据伤口的实际愈合情况阶段性的更换镂空粘贴衬40,大大减少了换药时敷料固定方式对患者创面周边皮肤的撕扯伤害,提升了病患治疗体验,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简单实用;该实用新型固定均为四周固定,更加可靠,防止其脱落。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衬层10与镂空粘贴衬40均为透明的高分子弹性体材料,高分子弹性体材料为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柔软、透明,能够很好的贴合皮肤,避免产生卷边现象导致敷贴脱落,柔韧性和耐磨性较好,不容易在使用时产生破裂导致伤口被污染,透气好且有高抗撕裂性,能够适应关节等活动部位处伤口的包扎,是制备医用敷料的优良材料。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敷料层20为无菌消毒棉、无菌消毒纱布、无菌变色硅胶、水胶体敷料或水凝胶类敷料,所述无菌变色硅胶为颗粒状。使用无菌消毒棉、无菌消毒纱布敷料时,能防止外界病原体侵入感染伤口,透气且能保持伤口处于一个相对干燥的愈合环境之中;当需要吸附较多的伤口出血或脓液渗出时,采用无菌变色硅胶的敷料层20,能够及时吸附创面血液或者脓液,营造一个干性的愈合环境;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水凝胶类敷料时,能够营造一个湿性的愈合环境。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接触层30为网状的硅胶材料。硅胶材料不粘连湿性伤口,能够温和接触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有效的避免更换敷料时的再次损伤,缓解病人换药时的疼痛感。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离型层50为格拉辛硅油纸。格拉辛硅油纸为单硅白色离型纸,即一面是素纸,一面是硅油,相比较与单硅黄色或蓝色离型纸,即二面均是硅油的离型纸,更加实用节约资源,成本更低;离型层50的设有硅油的一侧与镂空粘贴衬40连接,格拉辛硅油纸能够耐高温、防潮和防油,能与不同用途的敷贴或胶布配合使用。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敷孔41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敷孔41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常见创面的形状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敷料层20与接触层30之间设有抗菌止血药物。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止血处理,防止细菌滋生。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有不同尺寸的选择,根据创面的实际大小来选择敷贴的尺寸。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