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潮药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1229发布日期:2021-07-02 19:2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潮药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药品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潮药瓶。



背景技术:

药瓶作为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其能够承载包装药物的功能。由于药物用于治疗身体病症,而在服用药物时,更需要对症吃药,如果出现药物误实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人身安全。在购买药物时,我们需要对药瓶进行判断,判断其是否首次打开,如果不是首次打开,药瓶内的药物可能不是原装药物或存在变质的情况,我们就需要谨慎购买。同时,一些吸潮性比较高的药品,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吸潮变质,并影响药物的药性。

相关技术中的安全防潮药瓶,其一般包括瓶身,瓶身的开口端设置有瓶口,瓶口上螺纹连接有瓶盖。瓶盖包括瓶盖本体,瓶盖本体的开口端设置有安全环,安全环的内直径大于瓶盖本体的内直径,瓶盖本体开口端的外周面和安全环沿其轴线方向一端的内周面之间固设有多个连接带,多个连接带沿瓶盖本体轴线均匀分布。安全环远离瓶盖本体一端的内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固设有多个安全牙。瓶口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凸环,凸环的外周面固设有多个与安全牙相适配的卡接牙。在首次将瓶盖从瓶口上开启时,由于安全牙和卡接牙相抵触,且无法实现分离,旋转瓶盖,连接带断裂,并实现瓶盖本体和安全环的分离,根据连接带是否断裂,从而判断出药瓶是否首次开启。但是,发明人发现在将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经常出现连接带断裂的情况,使得瓶盖损坏,并造成瓶盖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在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为了降低瓶盖因连接带断裂而造成浪费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防潮药瓶。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防潮药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防潮药瓶,包括瓶身和瓶盖,所述瓶身的开口端设置有瓶口,所述瓶盖包括与瓶口螺纹连接的瓶盖本体、设置在瓶盖本体内的储放组件、设置在瓶盖本体开口端和瓶口之间且用于判断药瓶是否首次打开的安全组件;

所述储放组件包括固设在瓶盖本体内且储放有干燥剂的干燥仓、延伸固设在干燥仓开口端的收缩环、设置在收缩环和干燥仓之间的透气件,所述收缩环远离干燥仓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

所述安全组件包括延伸固设在瓶盖本体开口端的加强环、设置在加强环远离瓶盖本体一端的安全环,所述安全环的内周面上固设有多个安全牙,所述瓶口外周面固设有与安全牙相适配且用于实现安全环和瓶口固定连接的卡接牙;

所述加强环远离瓶盖本体的一端延伸固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加强环和安全环连接稳定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沿加强环周向方向的一端设置为与加强环端面垂直的平面、另一端设置为与加强环端面相交的斜面,所述安全环靠近加强环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安全环和加强环之间、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且沿加强环周向方向形成连通的间隙,所述加强环和安全环之间且于间隙内固设有多个连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旋转瓶盖,并使限位件向其斜面反方向转动,限位件和限位槽相抵触,且无法实现脱离,此时,连接带仅仅发生变形而不断裂,同时,在将瓶盖从瓶口打开时,反向旋转瓶盖,此时,限位件向斜面方向转动,限位件和限位槽脱离,进一步的实现连接带的断裂。本申请的安全防潮药瓶,通过安全牙和卡接牙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安全环和瓶口的固定连接,通过限位件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在不影响瓶盖打开的情况下,在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增加了加强环和安全环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瓶盖本体和安全环连接的稳定性,降低瓶盖因连接带断裂而造成浪费的情况。

同时,将干燥剂装入干燥仓内,然后通过透气件固定在干燥仓内,降低干燥剂从干燥仓内掉落,干燥剂对药瓶内的药物起到干燥的作用,降低药物因吸潮而发生变质的情况,增加药物的储放时间。

可选的,所述瓶口外周面与卡接牙远离瓶身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固定环增加了安全环和瓶口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安全牙沿安全环周向方向的一端设置为与安全环相交的斜面、另一端设置为垂直安全环的平面,所述卡接牙沿瓶口周向方向的一端设置为与瓶口端面垂直的平面、另一端设置为与瓶口相交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瓶盖旋转盖在瓶口上时,安全牙的斜面和卡接牙的斜面相抵触,继续旋转瓶盖,安全牙的斜面和卡接牙的斜面分离,并实现瓶盖和瓶口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且于间隙内也固设有连接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的连接带,增加了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还降低了限位件发生翘起并脱离限位槽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收缩环的内直径大于干燥仓的内直径,所述收缩环远离干燥仓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干燥仓之间,且使透气件和干燥仓紧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干燥仓之间,避免透气件于干燥仓内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或翻转,不仅提高了透气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也降低因透气件移动而和干燥仓出现缝隙的情况,提高储放组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干燥仓内可以根据需要,放置圆柱体型、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的干燥剂。

可选的,所述收缩环的内直径和干燥仓的内直径相等,所述干燥仓内设置有与其轴线重合的支撑杆,所述收缩环远离干燥仓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支撑杆之间,且使透气件和限位杆紧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支撑杆之间,且支撑杆的轴线和干燥仓的轴线重合,避免透气件于干燥仓内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或翻转,不仅提高了透气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也降低因透气件移动而和干燥仓出现缝隙的情况,提高储放组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干燥仓内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片状或块状的干燥剂。

可选的,所述收缩环的内直径和干燥仓的内直径相等,所述干燥仓的内周面沿其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杆,所述收缩环远离干燥仓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限位杆之间,且使透气件和限位杆紧密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件固定在收缩环和限位杆之间,且限位杆的数量为多个,避免透气件于干燥仓内沿其轴线方向移动或翻转,不仅提高了透气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也降低因透气件移动而和干燥仓出现缝隙的情况,提高储放组件使用的稳定性,而且干燥仓内可以根据需要,放置片状或块状的干燥剂。

可选的,干燥剂为块状、柱状、片状、颗粒状干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可选的,所述瓶盖本体内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设在瓶盖本体内顶面的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外密封圈之间形成与瓶口相适配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瓶口的开口端位于密封槽内,并对药瓶内部的药物起到密封的效果,降低水分进入瓶身内而影响药物的药性。

可选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口的开口端和密封圈相抵触,进一步增加了瓶盖和瓶口之间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安全防潮药瓶,通过安全牙和卡接牙实现了安全环和瓶口的固定连接,通过连接带实现了安全环和加强环的固定连接,进而通过连接带是否断裂,判断药瓶是否首次打开,同时,通过限位件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在不影响瓶盖打开的情况下,在瓶盖旋盖在瓶口上时,增加了加强环和安全环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瓶盖本体和安全环连接的稳定性,降低连接带出现断裂的情况,并降低瓶盖因连接带断裂而造成浪费的情况。

2.在限位件和限位槽之间也设置连接带,不仅进一步增加加强环和安全环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还降低限位件发生翘边并脱离限位槽的情况,提高了限位件使用的稳定性。

3.在瓶盖本体内设置储放组件,并在储放组件内放置干燥剂,干燥剂对药瓶内的药物起到干燥的作用,降低药物因吸潮而发生变质的情况,增加药物的储放时间。同时,透气件可以根据干燥剂,而选择固定在收缩环和干燥仓之间或固定在收缩环和支撑杆之间或固定在收缩环和限位杆之间,增加了储放组件的实用性。

4.在瓶盖本体内设置密封组件,并对药瓶内部的药物起到密封的效果,降低水分进入瓶身内而影响药物的药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瓶口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储放组件、密封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瓶口和密封组件连接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为了表示安全牙和卡接牙连接关系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为了表示支撑杆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3中为了表示限位杆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瓶身;11、瓶口;2、瓶盖;21、瓶盖本体;211、凹槽;22、储放组件;221、干燥仓;222、收缩环;223、透气件;224、支撑杆;225、加强板;226、限位杆;23、密封组件;231、内密封圈;232、外密封圈;233、密封圈;24、安全组件;241、加强环;242、限位件;243、安全环;244、限位槽;245、连接带;246、安全牙;247、卡接牙;248、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安全防潮药瓶。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安全防潮药瓶包括瓶身1和瓶盖2,瓶身1顶端开口,瓶身1开口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固设有瓶口11,瓶口11呈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型设置,瓶盖2盖在瓶口11上且与其螺纹连接。再结合图3,瓶盖2包括瓶盖本体21,瓶盖本体21呈一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型设置。瓶盖本体21的外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凹槽211,凹槽211沿瓶盖本体21周向方向设置。瓶盖本体21的内周面和瓶口11的外周面螺纹连接。瓶盖本体21的内部固设有用于储放干燥剂的储放组件22,储放组件22内的干燥剂对瓶身1内的药物起到防潮的效果,降低药物因吸潮而发生变质的情况。瓶盖本体21的内顶面还固设有密封组件23。瓶盖本体21的开口端和瓶口11之间设置有安全组件24,安全组件24用于判断药瓶是否首次打开。

参照图3,储放组件22包括干燥仓221,干燥仓221呈两端开口且中空的圆柱体型设置,干燥仓221的轴线和瓶盖本体21的轴线重合,干燥仓221沿其轴线方向的一端固设在瓶盖本体21的内顶面上。干燥仓221另一端延伸固设有收缩环222,收缩环222的内直径大于干燥仓221的内直径。收缩环222和干燥仓221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干燥剂储放在干燥仓221内的透气件223,透气件223为透气滤纸,且透气件223呈与收缩环222相适配的圆形,透气件223的直径和收缩环222的内直径相等。收缩环222远离干燥仓221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干燥仓221之间,且使透气件223的顶面和干燥仓221的底端紧密抵触。

参照图3和图4,密封组件23包括固设在瓶盖本体21内顶面的内密封圈231、固设在瓶盖本体21内顶面的外密封圈232。内密封圈231、外密封圈232的轴线均和瓶盖本体21的轴线重合,内密封圈231和外密封圈232之间形成与瓶口11相适配的密封槽。密封槽内卡接有密封圈233,密封圈233为橡胶密封圈233,并进一步增加了瓶盖2和瓶口11之间的密封性。

参照图5,安全组件24包括延伸固设在瓶盖本体21开口端的加强环241,加强环241的内直径大于瓶盖本体21的内直径。加强环241远离瓶盖本体21的一端延伸固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连接稳定性的限位件242,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4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件242对称设置。限位件242沿加强环241周向方向的一端设置为与加强环241端面垂直的平面、另一端设置为与加强环241端面相交的斜面,限位件242远离加强环241的一端设置为与加强环241端面平行的平面,即限位件242呈直角梯形设置。

参照图5和图6,加强环241远离瓶盖本体21的一端设置有安全环243,安全环243靠近加强环241的侧壁开设有与限位件242相适配的限位槽244,即限位槽244呈直角梯形设置。安全环243和加强环241之间、限位件242和限位槽244之间且沿加强环241周向方向形成连通的间隙。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之间、限位件242和限位槽244之间且于间隙内固设有多个连接带245,多个连接带245沿加强环241周向均匀分布。

在将瓶盖2旋转盖在瓶口11上时,限位件242向其斜面反方向转动,限位件242和限位槽244相抵触,限位件242无法脱离限位槽244,连接带245发生变形且不断裂。在将瓶盖2旋转打开,并和瓶口11脱离时,限位件242向其斜面方向转动时,限位件242能够与限位槽244脱离,并使连接带245断裂。限位件242增加了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5和图6,安全环243的内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固设有多个安全牙246,瓶口11的外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固设有多个与安全牙246相配合的卡接牙247,安全环243通过安全牙246和卡接牙247实现了其和瓶口11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安全牙246、卡接牙247的数量均为四个。再结合图2,瓶口11外周面于卡接牙247远离瓶身1的一端固设有固定环248。

参照图2和图5,安全牙246沿安全环243周向方向的一端以及安全牙246远离安全环243的一端设置为与安全环243相交的斜面,安全牙246沿安全环243周向方向的另一端设置为垂直安全环243的平面,即安全牙246呈三角形设置。卡接牙247远离瓶口11的端面设置为与瓶口11相适配的弧面,卡接牙247沿瓶口11周向方向的一端设置为与瓶口11端面垂直的平面、另一端设置为与瓶口11相交的斜面,即卡接牙247呈直角梯形设置。

在将瓶盖2旋转盖在瓶口11上时,限位件242向其斜面反方向转动,安全牙246的斜面和卡接牙247的斜面相抵触,继续旋转瓶盖2,安全牙246的斜面和卡接牙247的斜面分离。在将瓶盖2旋转打开,并和瓶口11脱离时,限位件242向其斜面方向转动,安全牙246的平面和卡接牙247的平面相抵触,且安全牙246和卡接牙247无法分离,继续旋转瓶盖2,连接带245断裂,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分离,再继续旋转瓶盖2,完成瓶盖2和瓶口11的分离。

本申请的安全防潮药瓶,在首次将瓶盖2旋盖在瓶口11上时,旋转瓶盖2,通过限位件242和限位槽244的设置,增加了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连接的稳定,降低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出现分离的情况,继续旋转瓶盖2,并进一步的实现安全牙246和卡接牙247的卡接,进而实现了安全环243和瓶口11的固定连接。在首次将瓶盖2从瓶口11上打开时,反向旋转瓶盖2,通过限位件242和限位槽244的设置,便于判断瓶盖2的旋转方向,继续旋转瓶盖2,并进一步的实现加强环241和安全环243的分离,从而判断出药瓶是否首次开启。同时,在瓶盖本体21内设置储放组件22,通过干燥仓221、收缩环222、透气件223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干燥剂放置在干燥仓221内,由于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干燥仓221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在干燥仓221内放置柱状、片状、块状或颗粒状的干燥剂。

实施例2

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储放组件22中收缩环222的内直径和干燥仓221的内直径相等,瓶盖本体21内顶面固设有支撑杆224,支撑杆224为圆形杆,且支撑杆224的轴线和瓶盖本体21的轴线重合。收缩环222远离干燥仓221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支撑杆224之间,且使透气件223的顶面和支撑杆224的底端紧密抵触。支撑杆224的外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固设有四个加强板225,加强板225为直角三角形板,且加强板225的一个直角面固设在瓶盖本体21内顶面上、另外一个直角面固设在支撑杆224的外周面上。

在瓶盖本体21内设置储放组件22,通过干燥仓221、收缩环222、透气件223、支撑杆224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干燥剂放置在干燥仓221内,由于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支撑杆224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在干燥仓221内放置片状或块状的干燥剂。

实施例3

参照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储放组件22中收缩环222的内直径和干燥仓221的内直径相等,干燥仓221的内周面沿其轴线均匀固设有多个限位杆226,限位杆22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限位杆226的轴线和干燥仓221的轴线平行,本实施例中限位杆226的数量为四个。收缩环222远离干燥仓221的一端向其轴线方向聚拢并将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限位杆226之间,且使透气件223的顶面和限位杆226的底端紧密抵触。

在瓶盖本体21内设置储放组件22,通过干燥仓221、收缩环222、透气件223、限位杆226之间的相互配合,将干燥剂放置在干燥仓221内,由于透气件223固定在收缩环222和支撑杆224之间,可以根据需要,在干燥仓221内放置片状或块状的干燥剂。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