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1512发布日期:2021-11-10 00:4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背景技术:

2.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规治疗的重要手段,输液需要使用到输液器;输液器是一种主要用于静脉输液,经过无菌处理的一次性医疗耗材;输液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重力作用下,瓶内液体顺着较细的输液软管流入墨菲氏滴管,当墨菲氏滴管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顺着软管流入静脉。
3.但是,现有的滤输液器过滤能力弱,不溶性微粒和气泡如果进入人体会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肉芽肿等临床症状,处理不当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滤输液器过滤能力弱,不溶性微粒和气泡如果进入人体会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肉芽肿等临床症状,处理不当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所述瓶塞穿刺器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瓶塞穿刺器热熔连接,所述瓶塞穿刺器的外部安装有抑菌防尘盖所述抑菌防尘盖与瓶塞穿刺器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的下端安装有滴斗,所述滴斗与第一导管热熔连接,所述滴斗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延长管,所述第一延长管与滴斗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滴斗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与滴斗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滴斗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空气捕捉滤网,所述空气捕捉滤网与滴斗通过卡槽连接,所述空气捕捉滤网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引流棒,所述第一引流棒与空气捕捉滤网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引流棒的下端安装有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所述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与第一引流棒热熔连接,所述,所述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引流棒,所述第二引流棒与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滴斗内部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延长管,所述第二延长管与滴斗通过卡槽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延长管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与第二延长管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下端安装有精密过滤器,所述精密过滤器与第二导管热熔连接。
7.优选的,所述精密过滤器的下端安装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与精密过滤器热熔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外部安装有调速器。
8.优选的,所述第三导管的下端安装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与第三导管通过连接头连接,所述第四导管的下端安装有注射针,所述注射针与第四导管热熔连接。
9.优选的,所述注射针的外部安装有注射针抑菌防尘盖,所述注射针抑菌防尘盖与注射针通过卡槽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注射针的上端安装有蝶翅捏片,所述蝶翅捏片与注射针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蝶翅捏片设置有磨砂层。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第一延长管可以减少药液滴落的距离,减少药液落入空气捕捉滤网溅起的水花,同时防止产生一些细小的气泡,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安装空气捕捉滤网可以将药液中细小的气泡捕捉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使用者体内,增加装置的安全性,提高装置的过滤能力,安装第一引流棒可以使药液更好的流到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上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安装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可以将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人体,避免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肉芽肿等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装第二引流棒可以将药液稳定持续的引到滴斗的下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调速器方便使用者调节药液流速,使装置更加人性化,安装蝶翅捏片可以使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更加顺手,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主视图;
16.图3为图1中a部分放大图。
17.图中:1、瓶塞穿刺器;2、抑菌防尘盖;3、第一导管;4、滴斗;5、密封胶塞;6、第一延长管;7、空气捕捉滤网;8、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9、第一引流棒;10、第二引流棒;11、第二延长管;12、第二导管;13、精密过滤器;14、调速器;15、第三导管;16、连接头;17、第四导管;18、注射针;19、注射针抑菌防尘盖;20、蝶翅捏片。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瓶塞穿刺器1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导管3,第一导管3与瓶塞穿刺器1热熔连接,瓶塞穿刺器1的外部安装有抑菌防尘盖2抑菌防尘盖2与瓶塞穿刺器1通过卡槽连接,第一导管3的下端安装有滴斗4,滴斗4与第一导管3热熔连接,滴斗4上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延长管6,安装第一延长管6可以减少药液滴落的距离,减少药液落入空气捕捉滤网7溅起的水花,同时防止产生一些细小的气泡,增加装置的实用性,第一延长管6与滴斗4通过卡槽连接,滴斗4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密封胶塞5,密封胶塞5与滴斗4通过卡槽连接,滴斗4内部的上端安装有空气捕捉滤网7,安装空气捕捉滤网7可以将药液中细小的气泡捕捉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使用者体内,增加装置的安全性,提高装置的过滤能力,空气捕捉滤网7与滴斗4通过卡槽连接,空气捕捉滤网7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引流棒9,安装第一引流棒9可以使药液更好的流到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上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第一引流棒9与空气捕捉滤网7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引流棒9的下端安装有不溶性微粒
捕捉滤网8,安装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可以将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人体,避免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肉芽肿等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与第一引流棒9热熔连接,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引流棒10,安装第二引流棒10可以将药液稳定持续的引到滴斗4的下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第二引流棒10与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滴斗4内部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延长管11,第二延长管11与滴斗4通过卡槽连接。
20.进一步,第二延长管11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导管12,第二导管12与第二延长管11热熔连接,第二导管12的下端安装有精密过滤器13,精密过滤器13与第二导管12热熔连接,精密过滤器1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安装精密过滤器13可以将装置内部的气泡和不溶性微粒进一步捕捉,增加装置的精密性,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21.进一步,精密过滤器13的下端安装有第三导管15,第三导管15与精密过滤器13热熔连接,第三导管15的外部安装有调速器14,安装调速器14方便使用者调节药液流速,使装置更加人性化。
22.进一步,第三导管15的下端安装有第四导管17,第四导管17与第三导管15通过连接头16连接,第四导管17的下端安装有注射针18,注射针18与第四导管17热熔连接,安装注射针18可以使其刺入使用者血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
23.进一步,注射针18的外部安装有注射针抑菌防尘盖19,注射针抑菌防尘盖19与注射针18通过卡槽连接,安装注射针抑菌防尘盖19可以防止灰尘病菌附着在注射针18,使其更加干净、卫生。
24.进一步,注射针18的上端安装有蝶翅捏片20,蝶翅捏片20与注射针18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蝶翅捏片20设置有磨砂层,安装蝶翅捏片20可以使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更加顺手,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5.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作人员从无菌包装袋中取出本装置,然后手持瓶塞穿刺器1尾部,取下抑菌防尘盖2,然后将其穿入药液瓶中,并将药液瓶挂在支架上端,待药液从注射针18中流出后,然后将注射针18刺入患者血管中,最后患者根据需求拨动调速器14,使药液流速达到一个舒适的速度即可,本装置安装第一延长管6可以减少药液滴落的距离,减少药液落入空气捕捉滤网7溅起的水花,同时防止产生一些细小的气泡,增加装置的实用性,安装空气捕捉滤网7可以将药液中细小的气泡捕捉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使用者体内,增加装置的安全性,提高装置的过滤能力,安装第一引流棒9可以使药液更好的流到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上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安装不溶性微粒捕捉滤网8可以将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过滤出来,防止其进入人体,避免导致患者出现输液反应、热原样反应、静脉炎、肺肉芽肿等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装第二引流棒10可以将药液稳定持续的引到滴斗4的下端,防止药液产生新的气泡,保证装置功能性的完整,安装调速器14方便使用者调节药液流速,使装置更加人性化,安装蝶翅捏片20可以使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更加顺手,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