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疗机的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6356发布日期:2021-06-25 16:30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蜡疗机的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蜡疗机的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蜡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蜡疗机代替了传统蜡疗人工接蜡舀蜡方法,能够快速制作出蜡饼。

蜡疗机包括熔蜡箱和恒温箱,熔蜡箱用于将固态石蜡加热熔化,熔化后的石蜡经过送蜡机构泵送至恒温箱的蜡盘上,最后在蜡盘上冷却后形成蜡饼。

在蜡饼制作过程中,刚开始进入到蜡盘上的石蜡为熔化状态,要想在蜡盘上制出蜡饼,就需要对整个恒温箱进行冷却降温,以方便石蜡凝固成饼状;而在蜡饼制作完成后,蜡饼需要恒温保存在50℃左右,以方便在蜡疗时对蜡饼进行裁切。现有技术中对恒温箱实现冷却降温时需要设置两个的离心风机,其中一个离心风机用于将蜡疗机外的冷风及时送入到恒温箱内以方便恒温箱内的热量快速被送到蜡疗机外;而另一个离心风机用于在保证蜡饼在50℃左右的恒温模式下实现恒温箱内的空气内循环。

然而两个离心风机的存在既使得蜡疗机的成本增加,也使得蜡疗机的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蜡疗机的送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蜡疗机具有两个离心风机存在的成本大和蜡疗机尺寸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

蜡疗机的送风系统,包括风道管、抽风单元、进风管和出风管,风道管的两端均与恒温箱连通,抽风单元位于风道管内,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与风道管连接,进风管和出风管均与外界空气连通,进风管和出风管位于抽风单元的同侧;进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处设有换向挡板,换向挡板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出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处设有回转挡板,回转挡板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时,当需要对蜡疗机的恒温箱进行冷却降温时,使得换向挡板将进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打开且回转挡板将出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打开,抽风单元启动后,外界的冷空气经过进风管和风道管进入到恒温箱内,恒温箱内部的热空气经过抽风单元后顺着风道管从出风管排出,实现了对恒温箱内部的冷却降温。而在需要使得恒温箱保持在恒温模式下并进行空气内循环时,则通过换向挡板和回转挡板将风道管与出风管、进风管的连通口均关闭,则抽风单元启动后,恒温箱内的空气将从风道管的一端进入到风道管内,再从风道管的另一端送入到恒温箱内,形成了对恒温箱内空气的内循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一个抽风单元即满足了蜡疗机对冷却降温的需求和恒温内循环的需求,降低了蜡疗机的成本,且零件少,有利于蜡疗机尺寸的减小。

进一步,所述回转挡板转动连接在风道管上,回转挡板能够在出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打开的同时将风道管自身的流通通道堵塞。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当送风系统处于对恒温箱的冷却降温模式下时,回转挡板将风道管自身的流通通道堵塞,即使得风道管的两端不能通过风道管自身形成连通,保证了在冷却降温时,风道管的其中一端成为了恒温箱的进风端,而风道管的另一端成为恒温箱的出风端,保证外界的冷空气快速进入恒温箱内,提高冷却降温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换向挡板转动连接在风道管上,换向挡板能够在进风管与风道管的连通口打开的同时将风道管自身的流通通道堵塞。

有益效果:在蜡疗机处于冷却降温模式下时,换向挡板与回转挡板同时将风道管内自身的流通截断,进一步缩短进风和出风的路径,有利于提高恒温箱内冷却降温的速率。

进一步,所述抽风单元位于风道管的上部,进风管位于风道管的下部,出风管位于抽风单元与进风管之间。

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时,在冷却降温时,冷空气从下部的进风管进入到恒温箱的下部,而恒温箱内的热风将从恒温箱的上部被抽出,利用热空气密度低而向上移动的特性,使得热空气更快从恒温箱内排出,有利于提高冷却降温效率。

进一步,所述风道管内设有加热器,加热器位于进风管与出风管之间。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加热器,以方便在恒温模式下通过加热器维持恒温箱内的温度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风道管靠近进风管的一端连接有底部风道组件,底部风道组件包括与风道管连通的第一送风道和两个第二送风道,第一送风道与第二送风道远离风道管的一端均与恒温箱连通;两个第二送风道与恒温箱的连通口位于第一送风道与恒温箱的连通口的两侧。

有益效果:本方案使得从风道管流通过来的空气能够通过第一送风道和两个第二送风道送往恒温箱的不同地方,在对恒温箱内进行冷却降温时,有利于快速地进行冷却降温;而在恒温箱处于恒温内循环模式下时,可以使得恒温箱内的空气温度更加均匀。

进一步,所述第一送风道与恒温箱的连通口处设有风口调节片。

有益效果:通过风口调节片方便调节进入恒温箱内的空气的流速。

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送风道从恒温箱底部向上延伸至恒温箱的侧壁上,恒温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二送风道连通的通风口。

有益效果:通过若干个通风口的设置,使得空气能够从第二送风道内直接流入到恒温箱的两侧,进一步提高恒温箱在冷却降温模式下的降温速率和提高恒温内循环模式下温度均匀性。

进一步,所述第一送风道与恒温箱的连通口位于恒温箱底壁的中部。

有益效果:第一送风道与恒温箱底壁中部的位置连通,而第二送风道在恒温箱的高度上延伸且与恒温箱的侧壁上的若干个通风口连通,使得整个恒温箱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且快速。

进一步,所述风道管靠近抽风单元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恒温箱内部的抽风风管,抽风风管上设有若干个与恒温箱连通的进风口,若干个进风口沿恒温箱高度方向分布。

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抽风风管使得抽风单元从恒温箱内抽得的空气来自于恒温箱内不同高度,有利于恒温箱内的空气被快速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在蜡疗机上的轴测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下本实施例在恒温内循环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下本实施例在恒温箱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c-c剖视图;

图6为图2中a-a剖视下本实施例在冷却降温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恒温箱10、通风口101、风道管1、加热器11、抽风单元2、进风管3、换向挡板31、出风管4、回转挡板41、抽风风管5、进风口51、第一送风道61、第二送风道62、风口调节片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6所示,蜡疗机的送风系统,包括固定连接在恒温箱10外壳的风道管1、抽风单元2、进风管3和出风管4,风道管1的顶端开口连接有固定位于恒温箱10内部的抽风风管5,抽风风管5上开有若干个与恒温箱10连通的进风口51,若干个进风口51沿恒温箱10高度方向依次分布;风道管1的底端开口连接有底部风道组件,底部风道组件与恒温箱10连通,底部风道组件固定安装在恒温箱10底部。

抽风单元2位于风道管1内,抽风单元2采用横流风机,进风管3和出风管4均与风道管1连接,进风管3和出风管4均与外界空气连通,抽风单元2位于风道管1的上部,进风管3和出风管4位于抽风单元2下方,进风管3位于出风管4的下方。

进风管3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处转动连接有换向挡板31,换向挡板31用于打开或关闭进风管3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出风管4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处设有回转挡板41,回转挡板41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管4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回转挡板41和换向挡板31均转动连接在风道管1上,换向挡板31和回转挡板41均能够将风道管1自身的流通通道堵塞;换向挡板31和回转挡板41的转动均由外接的阀门电机带动。

出风管4和进风管3之间的风道管1的一段内设有加热器11,加热器11采用石英加热管。

底部风道组件包括与风道管1连通的第一送风道61和两个第二送风道62,第一送风道61与第二送风道62远离风道管1的一端均与恒温箱10连通;两个第二送风道62与恒温箱10的连通口位于第一送风道61与恒温箱10的连通口的左右两侧。

第一送风道61与恒温箱10的连通口位于恒温箱10底壁的中部,第一送风道61与恒温箱10的连通口处滑动连接有风口调节片7,风口调节片7用于调节第一送风道61与恒温箱10的连通口的开口大小。

每个第二送风道62从恒温箱10底部向上延伸至恒温箱10的侧壁上,恒温箱10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与第二送风道62连通的通风口101,若干个通风口101沿恒温箱10的高度方向依次均匀排布。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采用本实施例时,通过送风系统能够满足蜡疗机的恒温内循环模式和冷却降温模式。

当需要对蜡疗机的恒温箱10进行冷却降温时,通过阀门电机使得换向挡板31将进风管3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打开且回转挡板41将出风管4与风道管1的连通口打开(与此同时,出风管4与进风管3之间的风道管1的一段被回转挡板41和换向挡板31所堵塞),达到如图6所示状态;抽风单元2启动后,外界的冷空气依次经过进风管3、风道管1底部一段而被送入到第一送风道61和第二送风道62上,最后从恒温箱10的底壁和侧壁进入到恒温箱10内部,恒温箱10内部的热空气从抽风管道的进风口51进入后在抽风单元2的作用下经过风道管1最后从出风管4排出,实现了对恒温箱10内部的冷却降温。

而在需要使得恒温箱10保持在恒温模式下并进行空气内循环时,则通过阀门电机控制换向挡板31和回转挡板41将风道管1与出风管4、进风管3的连通口均关闭,达到如图3所示状态,则抽风单元2启动后,恒温箱10内的空气将从抽风管道进入后,流经风道管1后再从风道管1的底端开口进入到底部风道组件的第一送风道61和第二送风道62内,最后空气从恒温箱10底壁的连通口和恒温箱10侧壁的通风口101中送入到恒温箱10内,形成了对恒温箱10内空气的内循环。

本实施例通过一个抽风单元2即满足了蜡疗机对冷却降温的需求和恒温内循环的需求,降低了蜡疗机的成本,且零件少,有利于蜡疗机尺寸的减小。

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对抽风风管5和底部风道组件的设置使得整个恒温箱10内的空气流动更加均匀且快速,有利于提高冷却降温模式下的冷却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恒温内循环模式下的空气温度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