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腔封堵型喉罩

文档序号:26323947发布日期:2021-08-17 14:0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咽腔封堵型喉罩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咽腔封堵型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的主要功能是协助上呼吸道通气,是应用于全麻手术中建立安全气道的有效手段。喉罩是对全麻手术者、危重症患者以及呼吸骤停者有效的控制呼吸道方法。喉罩安置于喉咽腔,用气囊封闭食管和喉咽腔,经喉腔通气建立人工呼吸道。20世纪80年代喉罩问世至今全世界应用已达1亿人次。喉罩实用且独具特点,它既可以选择性的用于麻醉,也可以用于急症困难气道。喉罩的临床应用给麻醉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目前对喉罩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现有技术中的喉罩一般包括一个软体材料制成的罩囊,罩囊连接有一个通气管和一个充气管,手术时口腔中会有大量液体(包括口腔内的分泌物和一些药液等)通过咽腔流入,使用现有的喉罩时这些液体容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产生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咽腔封堵型喉罩,具有能够堵住咽后壁防止液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咽腔封堵型喉罩,包括通气管、罩囊以及封堵气囊;所述通气管一端设有罩囊和封堵气囊另一端设有气源接头;所述封堵气囊位于罩囊底部,所述封堵气囊为充气气囊;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位于所述封堵气囊顶部;所述吸引孔连接吸引管,所述吸引管末端设有吸引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气囊内部连接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末端连接有第一指示气囊和气囊充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为l形软管,所述吸引管和所述第一充气管均为前端设置在通气管内,末端穿出通气管管壁。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气囊长度大于等于3cm,小于等于7cm。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气囊的充气量小于等于60cm水柱。

进一步的,所述罩囊为非充气罩囊,所述罩囊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罩囊为充气罩囊,所述罩囊上设有罩囊充气管,所述罩囊充气管末端连接有第二指示气囊和罩囊充气阀。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封堵气囊堵住咽后壁,从而防止液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产生并发症。

2、本实用新型在封堵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吸引孔并连接有吸引管和吸引接头,吸引接头连接吸引装置可以将汇聚在封堵气囊顶部的分泌物及时吸引排出,更好的防止液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通气管;11-气源接头;2-罩囊;21-罩囊充气管;22-第二指示气囊;23-罩囊充气阀;

3-封堵气囊;31-第一充气管;32-第一指示气囊;33-气囊充气阀;4-吸引孔;5-吸引管;6-吸引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特例举以下实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参阅附图1,咽腔封堵型喉罩,包括通气管1、罩囊2以及封堵气囊3;所述通气管1一端设有罩囊2和封堵气囊3,另一端设有气源接头11;所述封堵气囊3位于罩囊2底部,所述封堵气囊3为充气气囊;所述通气管1上还设有吸引孔4,所述吸引孔4位于所述封堵气囊3顶部;所述吸引孔4连接吸引管5,所述吸引管5末端设有吸引连接头6。

所述封堵气囊3内部连接第一充气管31,所述第一充气管31末端连接有第一指示气囊32和气囊充气阀33。所述罩囊2为充气罩囊,所述罩囊2上设有罩囊充气管21,所述罩囊充气管21末端连接有第二指示气囊22和罩囊充气阀23。所述封堵气囊3长度大于等于3cm,小于等于7cm。所述封堵气囊3的充气量小于等于60cm水柱。

所述通气管1为l形软管,所述吸引管5和所述第一充气管31均为前端设置在通气管1内,末端穿出通气管1管壁。

实施例2:参阅附图2,咽腔封堵型喉罩,所述罩囊2为非充气罩囊,所述罩囊2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咽腔封堵型喉罩,通气管、罩囊以及封堵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一端设有罩囊和封堵气囊另一端设有气源接头;所述封堵气囊位于罩囊底部,所述封堵气囊为充气气囊;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位于所述封堵气囊顶部;所述吸引孔连接吸引管,所述吸引管末端设有吸引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内部连接第一充气管,所述第一充气管末端连接有第一指示气囊和气囊充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l形软管,所述吸引管和所述第一充气管均为前端设置在通气管内,末端穿出通气管管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长度大于等于3cm,小于等于7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的充气量小于等于60cm水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为非充气罩囊,所述罩囊由弹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腔封堵型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为充气罩囊,所述罩囊上设有罩囊充气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咽腔封堵型喉罩,包括通气管、罩囊以及封堵气囊;所述通气管一端设有罩囊和封堵气囊另一端设有气源接头;所述封堵气囊位于罩囊底部,所述封堵气囊为充气气囊;所述通气管上还设有吸引孔,所述吸引孔位于所述封堵气囊顶部;所述吸引孔连接吸引管,所述吸引管末端设有吸引连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封堵气囊堵住咽后壁,从而防止液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产生并发症;本实用新型在封堵气囊的顶部设置有吸引孔并连接有吸引管和吸引接头,吸引接头连接吸引装置可以将汇聚在封堵气囊顶部的分泌物及时吸引排出,更好的防止液体逆流进气管造成呛咳。

技术研发人员:潘楚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