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3948发布日期:2021-08-17 14: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麻醉只能做气管插管,如遇到困难插管患者一般都采用清醒插管,对患者刺激性大,易发生插管失败导致意外,并且行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的患者多为儿童,增加了气管插管的难度,如果能使用三代喉罩维持气道通畅,不仅能减少对患者的刺激,还能使困难插管患者避免经历清醒插管的恐惧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三代喉罩比较一代二代喉罩本身具有置入操作简单,气道密闭性更高,置入后稳固良好,可进行机械通气、安全性高、并发症低等优点。

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喉罩没有辅助管,当工作人员需要短时间灌入大量的物质时,引流总管的进口较小,不能使物质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装置中,给医务人员的使用的带来了不便。

2、传统喉罩的充气指示套囊没有固定装置,不能将充气指示套囊固定在装置上进行使用,充气指示套囊在使用时易发生晃动,不利于充气指示套囊的检测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解决了传统喉罩没有辅助管与充气指示套囊没有固定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包括喉罩气囊,所述喉罩气囊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处,所述连接处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充气指示套囊,所述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管与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一端设置有引流总管,所述引流总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的内侧面与第二引流管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引流总管的内侧面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前端面设置有辅助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远程孔,所述通气远程孔的后端面设置有胃管,所述胃管的内侧面设置有管口,所述充气指示套囊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设置有粘贴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处固定连接于喉罩气囊的一侧,所述充气管固定连接于连接处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气指示套囊固定连接于充气管的一端,所述通气管与第一引流管均固定连接于连接处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总管固定连接于第一引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引流管固定连接于引流总管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引流管的内侧面与第二引流管的内侧面,所述套管活动连接于引流总管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孔固定连接于套管的前端面,所述通气远程孔固定连接于通气管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胃管固定连接于通气远程孔的后端面,所述管口固定连接于胃管的内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分别固定连接于充气指示套囊的两侧,所述粘贴带固定连接于固定带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耳鼻喉手术用喉罩,通过设置套管与辅助孔,增大进入口的面积,当工作人员需要短时间灌入大量的物质时,将套管移出进行辅助灌入,为医务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2、该耳鼻喉手术用喉罩,通过设置固定带与粘贴带,使充气指示套囊能够固定在装置上进行使用,防止充气指示套囊在使用时发生晃动,为充气指示套囊的检测工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喉罩气囊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结构图。

图中:1、喉罩气囊;2、连接处;3、充气管;4、充气指示套囊;5、通气管;6、第一引流管;7、引流总管;8、第二引流管;9、开口;10、套管;11、辅助孔;12、通气远程孔;13、胃管;14、管口;15、固定带;16、粘贴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包括喉罩气囊1,喉罩气囊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处2,连接处2的上端面设置有充气管3,充气管3的一端设置有充气指示套囊4,连接处2的一侧设置有通气管5与第一引流管6,第一引流管6的一端设置有引流总管7,引流总管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引流管8,第一引流管6的内侧面与第二引流管8的内侧面均设置有开口9,引流总管7的内侧面设置有套管10,套管10的前端面设置有辅助孔11,通气管5的一端设置有通气远程孔12,通气远程孔12的后端面设置有胃管13,胃管13的内侧面设置有管口14,充气指示套囊4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带15,固定带15的一端设置有粘贴带16。

本实施方案中,喉罩气囊1为连接处2提供安装位置,第一引流管6能将引流总管7与开口9连接起来,开口9能将第二引流管8中的物质引流到患者体内。

具体的,连接处2固定连接于喉罩气囊1的一侧,充气管3固定连接于连接处2的上端面。

本实施例中,连接处2为充气管3提供安装位置,充气管3对充气指示套囊4进行充气工作。

具体的,充气指示套囊4固定连接于充气管3的一端,通气管5与第一引流管6均固定连接于连接处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充气指示套囊4对冲入气体的多少进行检测工作,通气管5为患者输入所需的气体。

具体的,引流总管7固定连接于第一引流管6的一端,第二引流管8固定连接于引流总管7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引流总管7向装置中灌入所需的物质,第二引流管8能将引流总管7中的物质引流到开口9上。

具体的,开口9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引流管6的内侧面与第二引流管8的内侧面,套管10活动连接于引流总管7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开口9能将第一引流管中6的物质引流到患者的体内,套管10用于固定辅助孔11的位置。

具体的,辅助孔11固定连接于套管10的前端面,通气远程孔12固定连接于通气管5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辅助孔11能够增大引流总管7的进口面积,通气远程孔12为通气管5提供安装位置。

具体的,胃管13固定连接于通气远程孔12的后端面,管口14固定连接于胃管13的内侧面。

本实施例中,胃管13用于固定管口14的位置,管口14能将胃管13中的物质导流到患者体内。

具体的,固定带15分别固定连接于充气指示套囊4的两侧,粘贴带16固定连接于固定带15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固定带15与粘贴带16配合使用,能将充气指示套囊4固定在装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医务人员先将固定带15移动到装置上,再通过粘贴带16对固定带15进行固定,防止充气指示套囊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为充气指示套囊4的检测工作提供便利,固定完毕后,医务人员将装置拿到患者的喉部进行使用,当医务人员需要灌入大量的物质时,医务人员将套管10从引流总管7中移出,再通过辅助孔11与总孔灌入,为医务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