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耳道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7389发布日期:2021-08-03 14:1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耳道冲洗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耳道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耳道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耳道疾病是耳鼻咽喉科科室常见的一种病症,多见于因外耳道内耵聍过多或由于炎症引起外耳道内化脓现象;除了正常的治疗手段,日常的护理清洁也十分重要。常见的外耳道清洗方法多为利用注射器伸入至耳道内进行注射,然后让患者头部先顺着冲洗方向歪向地面,等冲洗结束后,等待五到十分钟后再让患者反向歪头,使得药液由耳道自然滴出到垃圾桶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一次冲洗作业需患者反复歪头多次,导致在进行冲洗作业时患者常出现不适,究其原因是高压的冲洗液对患者耳朵内腔形成高压冲洗作业,这种高压冲洗作业会使患者出现眩晕的感觉,伴随患者频繁左右歪头,眩晕感会进一步加重,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抗拒心理甚至抗拒行为。其二,注射器冲洗方式多为单直线设计,因而在有限的耳道空间内无法达到对多点部位的全面清理效果,尤其对于角落的清洁效果较差;如若保证冲洗的全面性,就会延长每次冲洗的作业时间,费时费力。最后,目前大多数医院仍然采用弯盘甚至就近采用垃圾桶来接取耳道内流出的药液,很容易导致液体洒出,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操作上显然也极为不方便;一般门诊甚至需一人使用针管进行冲洗,一人使用弯盘接住流出物,也即至少需要两名人员才能完成冲洗,操作上极为繁琐费力,这些都给现场的外耳道清洗操作的正常进行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外耳道冲洗引流装置,其具备操作方便快捷且冲洗效率高的优点,能在实现对外耳道的全面清洗效果的前提下,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耳道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封堵外耳道的隔板以及贯穿式的固定在隔板上的注药管;以隔板为界将注药管分为内管段和外管段,内管段为分叉管路,内管段的各出液口分别斜向的指向外耳道的相应区域,外管段连通注液囊或注射器;隔板上还贯穿开设有可供外耳道内药液流出的出液孔,所述出液孔的出液路径指向外管段外壁,外管段上固接有口部朝向出液孔所在方向的储液部,从而使得外耳道内药液经由出液孔孔腔及外管段外壁的导流作用而流入储液部的储液腔内。

优选的,所述储液部为储液罐,储液部的罐口与外管段同轴并固定在外管段上,所述外管段的外壁开设有用于增加引流效果的螺旋状的第一引流槽。

优选的,所述外管段包括依序形成螺纹配合的直接连接隔板的第一直管段、直接固接储液部的第二直管段以及连接注射囊的软管段;第二直管段贯穿储液部的罐底且与储液部间形成一体结构。

优选的,第一直管段上同轴的回转配合有开关板,且开关板的上板面与圆板状的隔板的下板面间形成面贴合式密封配合;开关板上布置连通孔,从而通过开关板相对第一直管段的回转动作,实现开关板上连通孔与隔板上出液孔的错合启闭目的。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用于起到导流及结构加强功能的径向肋板;所述径向肋板外形呈板面平行第一直管段轴线的直角三角板状,径向肋板的上直角边一体式的固定在开关板的下板面处,径向肋板的相应尖端沿第一直管段延伸并伸入储液部的罐口。

优选的,所述径向肋板上布置有用于增加引流效果的直槽状的第二引流槽。

优选的,环绕隔板外缘布置有一圈弹性软垫。

优选的,隔板的朝向外耳道的一侧板面处布置软罩,内管段的各出液口分别固定在软罩上预设的第一贯穿孔上;软罩罩腔与隔板间共同围合形成可供药液暂存的引流腔,所述软罩上还开设有便于药液由外耳道进入引流腔的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孔径大于第一贯穿孔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区别于传统的注射器直接注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注药管来实现延伸注射,从而依靠注药管的多个斜向指向外耳道内相应区域的出液口实现同步的均匀喷射效果;此外,隔板的设置,使得药液进入外耳道后,会因隔板的隔离效果而实现部分的药液停留功能,患者在清洗时可全程保持单侧歪头姿势,而无需频繁左右变换头部朝向,使用便捷性及清洗全面性上均能得到有效提升。

实际操作时,首先将隔板塞入患者耳部,从而起到封堵外耳道的功能。之后,向注药管内注入药液,药液经由外管段进入内管段直至实现对外耳道内部区域的全面喷射清洗功能。由于隔板的隔离效果,药液可实现在患者耳部的暂留目的,并随后经由隔板上的出液孔流出外耳道,再经由外管段外壁的引流效果进入储液部的储液腔内,最终实现便捷化的对外耳道的全面清洗效果。由于固定在外管段上的储液部取代了传统的弯盘,因此单人即可保证对外耳道的冲洗操作,也不存在药液外洒污染状况,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2)、实际操作时,储液部可以是口部固定在外管段上的储液囊等。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储液罐这类固定容积结构,在后期操作时更便于患者单手托撑,以免因储液部内药液过多自重过大而将隔板拽出患者耳部。第一引流槽的设计,使得经由外耳部流出的药液能更方便的被引流至储液部内,以实现其药液收集效果。

3)、外管段为多段式结构,目的在于利用其多段的可拆卸的螺纹配合特点,从而实现各段结构的可换性。实际操作时,如隔板等部分由于需要伸入患者耳内,因此可设计为一次性用品,在使用后直接拆卸丢弃即可。储液罐作为容纳物,其可拆卸性确保了便捷清理效果。软管段连接注射囊,便于注液人员以最为方便施力的姿势注液,一举多得。

4)、进一步的,虽然隔板的功能是隔离药液,但由于出液孔的存在,因此只能稍稍延长药液在外耳道内的停留时间,无法实现药液的可控的长时间停留目的。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隔板处增设了开关板,从而利用开关板与第一直管段的回转特点,来实现开关板处连通孔相对隔板处出液孔的错合启闭效果,最终有效提升药液流出的可控性。

5)、径向肋板的设置,在于拓宽药液在出液孔至储液罐罐口之间的流通面,使得药液能更效率的经由出液孔排入储液罐内。第二引流槽的设计与第一引流槽同理,皆为提升药液的行进效率,以确保药液能可靠的进入前述储液罐内。

6)、软罩配合隔板形成类似软耳塞结构,从而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度。第二贯穿孔孔径大于第一贯穿孔孔径,原因在于进液时的药液为液体,因此小孔径的第一贯穿孔利于药液积蓄压力并冲洗耳壁;而出液时,药液内夹裹了部分如融化的耵聍等半固体,较大孔径的第二贯穿孔更利于这类混合药液快速排出。弹性软垫一方面起到密封隔板与外耳道之间间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于提升隔板的使用舒适度,此处就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开关板及径向肋板与第一直管段的配合状态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10-隔板11-出液孔

21-外管段22-第一直管段22a-第一引流槽

23-第二直管段24-软管段

30-注液囊40-储液部

50-开关板51-连通孔52-径向肋板53-第二引流槽

60-软罩61-第一贯穿孔62-第二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参照图1-2所示,主要结构包括耳塞组件、注药管、储液部40及注液囊30。其中:

耳塞组件包括软罩60、隔板10、开关板50及径向肋板52。软罩60与隔板10配合形成软耳塞结构,以便插入并固定在患者的待冲洗的外耳道内。开关板50在与如图2所示的注药管的第一直管段22间形成回转配合的同时,与隔板10间形成密封式的面贴合配合,从而每当转动开关板50,都能实现开关板50处连通孔51与隔板10处出液孔11的错合启闭功能,最终实现对整个外耳道的出液的可控启闭甚至出液流量大小的在线控制效果。

具体装配时,如图1-2所示的,径向肋板52作为导流板和加强板,其与开关板50形成一体结构,并延伸至储液罐也即储液部40的罐口处。软罩60上则相应的布置第一贯穿孔61和第二贯穿孔62。第二贯穿孔62孔径大于第一贯穿孔61孔径,原因在于进液时的药液为液体,因此小孔径的第一贯穿孔61利于药液积蓄压力并冲洗耳壁;而出液时,药液内夹裹了部分如融化的耵聍等固体,较大孔径的第二贯穿孔62更利于这类混合药液快速排出。弹性软垫一方面起到密封隔板10与外耳道之间间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在于提升隔板10的使用舒适度,此处就不再赘述。

注药管如图1所示的,由前至后依序被分为外管段21、第一直管段22、第二直管段23及软管段24。外管段21前端设置分叉管路,以便实现对外耳道内壁的指向性冲洗效果。第一直管段22构成与耳塞组件的配合段,第二直管段23构成与储液部40的配合段,软管段24直接连通注液囊30以灵活确保相对前述耳塞组件的药液输入效果。注液囊30可实现存储冲洗用的洁净药液。实际操作时,储液部40优选如图1所示的固体结构的储液罐,并将第二直管段23直接贯穿储液罐后再与储液罐罐底间形成一体结构,目的在于在确保药液储存效果的同时,确保对药液的可靠接纳目的。药液经由注药管进入患者的外耳道内后,再依序经过隔板10处出液孔11、开关板50处连通孔51排出,再经由径向肋板52、第二引流槽53及第一引流槽22a的导流作用而被引入储液部40也即上述储液罐内。患者实际使用时,甚至可以手托储液部40,从而避免因储液部40容纳药液过多自重过大而拽落耳塞组件。又由于患者可以协同医护人员实现冲洗效果,因此无需额外医护人员,也不存在药液外洒污染状况,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也能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在清洗时也可全程向单侧歪头,无需频繁左右变换头部姿势,使用便捷性及清洗全面性上均能得到有效提升。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